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百年坚守,只为美好丹阳(一)
查看: 62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丹阳文化] 百年坚守,只为美好丹阳(一) [复制链接]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15 09: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丹阳黄酒-

095400c005wxzz10x40j5d.jpeg
上世纪五十年代 丹阳酿酒厂 职工佩章
丹阳酿酒,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期,已载于史册。丹阳黄酒作为贡品进入宫中。清宣统二年,丹阳黄酒在首届南洋劝业会上获头奖。民国时期,全县有酿造作坊数十家。新中国成立后,县内的大小酿酒作坊逐步改为公私合营,1958年,以县内规模最大的几家酿酒厂合并创建丹阳酿酒厂,后更名为丹阳酒厂。主要产品封缸酒、黄酒、老陈酒等。产品多次被评为国、部、省优质产品,畅销省内外,远销海外。企业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历史文化名酒”等多项荣誉,企业现为“江苏老字号企业”。
--------

-陵口萝卜干-

095400nhklaxx9fnn4zmon.jpeg

1952年 丹阳县各界人民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大会 欢迎证

相传南北朝时期,陵口就有人种植萝卜作为食材。明朝中后期食疗和药理知识普及后,种植的人越来越多。但萝卜不耐存储,当地人就把萝卜切片后通过腌、晒、封存,制作成萝卜干,不仅味道咸甜香郁,而且还能长期储存。民国时期,陵口萝卜干就已声名远播。解放初,国家实行公私合营,将当地萝卜干加工经验丰富、产品优良、工艺讲究的农户招集起来,成立国营丹阳县陵口萝卜腌制厂。在抗美援朝时期,前线蔬菜紧缺,陵口萝卜干被作为军用物资运往前线,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76年,成立丹阳县陵口腌制厂,1988年更名为丹阳市腌制厂,其生产的萝卜干系列产品在日本、香港及东南亚市场有很高的声誉。2023年,陵口萝卜干制作工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恒升香醋-
095400ghbb1qytv3u5pevq.jpeg
清 恒升号官酱园 匾牌
恒升坊创始于1815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初为酿酒槽坊,1872年,增加了酱油、香醋和酱菜等产品,1875年获清政府两浙巡抚盐漕部院批准,由江南盐运使司颁发“恒升号官酱园”匾牌,1910年恒升香醋荣获南洋劝业会金奖。1954年,恒升坊公私合营,成立“国营丹阳县恒升酱醋厂”。2015年,恒升香醋酿造技艺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恒升”被认定为“江苏省老字号”。
--------
-正则绣-
095400cu4hoh8hdsvdk4hp.jpeg
1947年 私立正则学校 修建校舍募捐收据

正则绣,又名乱针绣,由著名美术家、教育家吕凤子先生首创。因在私立正则学校发生、发展、发扬,故得名“正则绣”。正则绣运用绘画的原理,以线条的交错、重叠、堆积为主要技法特点,进行艺术创作,平等于一切美术作品的表达与内涵,具有很强的艺术塑造能力。正则绣诞生百年,历经三代传承,现已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丹剧-
095400u83o0h2ac2583h88.jpeg
民国时期 丹阳梨园职业工会 证章
095401pi8f0owi9iialaso.jpeg
1992年 文化部授予丹剧团“天下第一团”锦旗

丹剧,丹阳地方戏曲剧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丹阳“啷当调”演变而来。在曲艺“啷当”基础上吸收民歌小调发展形成。其唱腔以丹阳方言为载体,表演兼具京剧程式化与越剧生活化特点,形成阳刚与阴柔并济的艺术风格。代表剧目《砻糠记》曾参加省级汇演,丹剧团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称号,剧目《凤先生》获紫金文化艺术节奖项。2023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贤桥牛肉-
095401o2nllqqosllxxvjl.jpeg
解放初 丹阳牛市场 工作人员佩章
丹阳牛市场,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曾是全国六大牛市之一,南门外牛市交易的繁荣,为牛肉加工提供了充足条件。丹阳知名的牛肉店-贤桥牛肉店(原生产资料公司所属)延续至今,其干切牛肉制作技艺被列入丹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贤桥牛肉店为保持传统风味,由丹阳干切牛肉技艺传承人进行工艺指导,确保选料与制作标准,原料选用4岁以上吃草水牛肉,调料配方遵循古法,确保肉质密实、香气浓郁。

--------

-丹阳眼镜-
095401hxsxjr9vrc49r4ox.jpeg
民国时期 吴县人力晶片(眼镜)业职业工会会员证章 丹阳籍会员佩用
095401inuqhcs2ntth471g.jpeg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丹阳眼镜厂职工佩章

中国眼镜业,起源于苏州地区。到了清康熙年间,眼镜已成为了专门的商品,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配镜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眼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民国时期,苏沪地区的眼镜业已得到大力发展。丹阳,由于毗邻苏州与上海,民国至解放初,很多民众选择前往苏州和上海谋生,其中,选择眼镜业的不在少数。他们学习当地先进的制镜技艺,从学徒成长为师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苏沪地区工作和生活了数十年的丹阳籍眼镜师傅们,被下放回了丹阳农村,依托这批师傅的技术,丹阳大泊、司徒等地办起了社队眼镜厂,自产自销,开启了丹阳眼镜传奇般的大门。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丹阳境内已有大小眼镜厂数百家,华阳眼镜市场、云阳眼镜市场......应运而生。成了名副其实的眼镜之乡。丹阳眼镜企业不断变革升级,眼镜交易市场不断更新扩建,相继成立的眼镜研究所、眼镜商会、眼镜质检中心,为丹阳眼镜长远的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如今,丹阳拥有大小眼镜企业数千家,镜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3。镜片产量占全国总量75%,世界总量的50%。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


--------
路边云阳,记忆丹阳
--------
095401rt5btjbnacterbnb.jpeg
作者:施俊 1979年 生于江苏丹阳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丹阳市收藏协会理事
丹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丹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丹阳市摄影艺术协会会员
来源:路边云阳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25-11-16 16: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这么多只有眼镜趟出了一条出路
     
3#
发表于 2025-11-16 17: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5-11-17 05:19 , Processed in 0.05216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柯本光学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