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2025年夏季超长待机背后的真正原因
查看: 44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事件] 2025年夏季超长待机背后的真正原因 [复制链接]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15 15: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都十月中旬了,还在体验夏天plus版,这个超长夏天何时才能结束?


入夏越来越早、入秋越来越迟,极端高温与干旱频繁登场,“超长夏天”是否正从偶然现象变为统计意义上的新常态?


“江浙沪只有冬夏,没有春秋”将从戏言变成现实?

150337srd3dzoykaoj1awc.png

数据说话:今年夏天 “长到离谱”

150338j33fc76scs77kyzw.png

就丹阳市而言,今年夏天高温持续时间长,但极端性上并不显著,未出现40℃以上的极端高温。总体上有三个特点:


150338ulcw4dlczc55l5yk.png

1.气温异常偏高

7月平均气温为30.3℃,比常年偏高2℃;

8月平均气温为30.7℃,比常年偏高2.9℃;

9月平均气温为26.7℃,比常年偏高3.1℃。


150338iyvpmf7ls32gyn1f.png

2.夏天持续时间较长(入秋晚)

气象意义上的入秋标准为:连续5天日均气温或5天滑动平均气温小于22℃。过去几十年内,平均入秋日期为9月26日,其中夏季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年是2021年,为156天。而今年预计10月18日入秋,整个夏季持续时间为159天,比常年平均多3天,因而有望突破极值。


150338qj3aix9d7z2a4na9.png

3.降水偏少

梅雨期偏短以及影响我市的台风少导致今年夏天降水偏少。丹阳市气象站7月总降水量为147.1mm,比常年偏少28%;8月降水量为115.2mm,比常年偏少21.7%;9月降水量与常年持平。


150338on814jikhbqih8hx.png




150338zvz0w0y0x2yxnc70.png
150338brr4juuv2lhv1v2h.png

幕后三大 “推手”:超长夏天从何而来?

150338csl370iglsw7afsi.png


这场反常天气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三大核心原因尤为关键:





1. 副热带高压:“赖着不走”的“加热罩”

作为影响中国夏季天气的“指挥棒”,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今年的表现格外反常。今年入夏时间偏早,主要是副高北跳异常偏早,入梅和出梅时间都比往年明显提前,并且在出梅之后,气温升高明显,出梅后到高温的过渡期大幅缩短。正常年份8月中下旬便会逐步南退,但2025年的副高不仅强度偏强、范围偏大,还异常偏西偏北,从初夏到深秋持续笼罩长三角。

原本能打破高温的台风也“缺席”助力,今年登陆长三角地区的台风有且仅有第8号台风“竹节草”对我市产生影响的台风数量偏少未能形成有效降温。

150338l22q37zx7v2xtbzd.jpeg







2. 全球变暖:不可逆转的“大背景”

如果说副高是“直接凶手”,全球变暖就是“幕后推手”。联合国IPCC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气温百年间升高约1.1℃,而中国东部沿海升温速度远超全球均值,长三角过去30年平均升温幅度接近1.8℃。

这种变暖不仅抬高了气温“基本盘”,还加剧了大气环流异常。全球变暖导致北极与热带海洋变化失衡,高低纬度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增强,直接干扰了副高的季节性移动规律,使得极端高温更频繁、更持久。同时,变暖还削弱了冷空气势力,导致秋季降温延迟,进一步拉长了夏季周期。






3. 城市热岛:放大高温的“本地加速器”

长三角作为中国城镇化率最高的区域之一,密集的钢筋水泥建筑群成为高温的“放大器”。城市中的混凝土、沥青路面替代了自然植被,白天吸收大量热量,夜间散热能力却不足自然地面的1/3,形成“夜间高温效应”,夜间温度居高不下让人体难以休整。大量空调运转排出的热气进一步加剧热岛效应,形成“高温-制冷-更高温”的城市热循环,使得城区气温比郊区平均高出2-3℃。








新气候会成为“新常态”吗?

150338e83ec6rqqekvm6eq.png
150338h5a31sasnsqzs5vv.png

面对这场超长夏天,更值得关注的是专家的预警:长三角“夏长冬短、春秋萎缩”的气候模式正在形成,极端高温可能成为未来常态。

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过去30年长三角夏季日数持续延长,秋季存在感不断减弱,气候格局正从“四季分明”向“冬夏双极化”过渡。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华东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出现频率可能翻倍,每年35℃以上高温日数将大幅增加,10月高温的情况或许会成为“可预期的气候现实”。除了全球变暖的长期影响,自然气候的年代际波动也在叠加作用,未来十余年华北、东北夏季多雨,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热浪风险仍将持续攀升。来源:丹阳气象

150338goruqum2noftopox.png


150337uvnev5ief2hfazhc.png (1.21 KB, 下载次数: 0)

150337uvnev5ief2hfazhc.png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推荐
发表于 2025-10-15 15: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人跟社会也会遇到不公平对待,人跟天气同样也会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5-10-16 07:15 , Processed in 0.11276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柯本光学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