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必须要在谷雨前结束,村民都去茶园里帮忙去了,我们又多了份收入。”屯甸村茶农老赵喜滋滋的说起了自己的农活安排,“屯茶”的“立体式”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让村里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村集体增收约34万元,更是让村民多了一条增收“新路子”。正是农村公路促成了农村地区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深刻转化——放眼望去尽是整洁宽阔的沥青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村在景中、景在村中……,处处呈现出生机和活力,曾经默默无闻的家乡,竟成了都市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屯甸村茶文化园体验
老赵感慨道,“村里产业做起来了,路也修的平平整整,住在村里生活方便极了,既能吃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也能一出家门就能坐公交进城。”一场与“小叶子”的邂逅更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创业,共诉茶园禅语的惬意与美好。
▲农村地区实现校车接送
乘着“农村公路示范建设”的东风,丹阳市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同一张发展蓝图,重点把镇村公交线路、校车线路、特色田园乡村以及“茅山福道”项目等道路列入规划,全市145个行政村公交覆盖率达100%,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覆盖率100%。接送农村中小学生人数约3700余人。拓展路网通达深度和覆盖广度。目前,丹阳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63.024公里,其中县道393.181公里、乡道802.183公路、村道867.660公里,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100%,县道优良率达90.05%,乡村道优良率达到86.82%。
▲丹阳访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