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人文初始,遗韵丹阳
查看: 1046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丹阳文化] 人文初始,遗韵丹阳 [复制链接]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1 14: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140031l89me7v5m8j1jfkv.jpeg
140032e5uikjp3nvf7v72z.jpeg

凤凰山遗址 新石器 聚落址

凤凰山遗址位于江苏省丹阳市西南隅,地处241省道与122省道交汇处正南300米,总占地面积约80亩(约5.33万平方米)。遗址主体为高出地表4-5米的椭圆形台型高地,文化层厚达2.2米,其第八层属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层,考古发现腰沿釜、鸭足鼎等300余件马家浜文化时期文物,证实该遗址距今约6000年历史。

--------

140031ccraejrkzav8bz8v.jpeg

140031yj30tt7kuk3gz6a7.jpeg

李家庄枕头山遗址 新石器-商周 聚落址

该遗址位于云阳镇永兴行政村西岗自然村南80米处,遗址呈长条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00米,高出地表1—2米不等,遗址东北高向西南渐低下,地表可采集夹砂红陶鬲足,各种纹饰的红陶片、灰陶片。从地表采集到的标本纹饰、质地来看,具有明显的新石器晚期风格,以及商周时期风格。

--------

140032rpjw9jv7xpjv3ewn.jpeg

140032jrjoteojoj2jupyr.jpeg

庵墩遗址 新石器—商周 聚落址

庵墩遗址位于访仙镇山南行政村陈家自然村。庵墩遗址外形极不规则,南北长200米,东西宽200米。遗址北高南低且中部隆起向南渐低,平均高出地表1.5米。地表陶片、鬲足等遗存丰富,现地表种植蔬菜等农作物。从地表采集的陶片质地、纹饰分析,判断该遗址是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并延续至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

--------

140032dfmr0lr4mr4rmxmx.jpeg
140032qcivk02i3ezvt55s.jpeg

后彭遗址 新石器—商周 聚落址

后彭遗址位于云阳镇前艾行政村后彭自然村。遗址地处低丘岗地,墩体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约100米,高出地表约8米。中高向四周渐低,顶部为平顶,有后彭村民房及农作物种植。东北部被取土破坏近3000平方米,从剖面土层可观察到,距地表0.20米土层为垦地。第二层约0.70米为浅灰色土。土层中夹有陶片及生活垃圾。遗址北面文化层较厚,南面较薄,地面可采集到夹砂陶、鬲足、鼎足、几何印纹陶等,纹饰有方格纹,绳纹、麻布纹等。从地表采集的标本质地、纹饰来看,具有鲜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特征,部分标本为商周时代特征。

--------

140032h36zdh3dnni0mp0m.jpeg
140032f76cqdt79c79qcgc.jpeg

葛城遗址 西周 城址

葛城遗址位于珥陵镇祥里行政村南葛城自然村。城址四周为农田,地势平坦,西有南葛城自然村,南有祝家自然村,西距丹金溧漕河1500米,东临老丁义河道,北临新鹤溪河。葛城遗址是目前江苏省所发现最大的一处吴国城址。建筑年代最早由西周中期延续至春秋晚期。遗址面积约33000平方米,高出地表3米,为一不规则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古城,遗址外有3—4道环濠,最里1—2道环濠比较完整,外2道环濠较模糊。遗址内发现早中晚三道叠压一起的城墙遗迹。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遗址。根据考古发掘工作显示,葛城遗址是现江苏境内面积最大、建筑年代最早、保护最好的一处周代城址。是吴文化研究工作的重大发现,其时代贯穿吴国历史的整个过程。对于江苏商周时代考古及吴文化研究,特别是对吴国早期政治中心的探究有重要的意义。

--------

140032aasmabsilshxs9lx.jpeg
140032o44w8wan4w4mozmw.jpeg

神河头遗址 西周 祭祀址

神河头遗址位于珥陵镇祥里行政村神河头自然村西北。该遗址为一大型土墩,南北长80米,东西宽70米,高出地面5米,四面环水。2008年3月由南京博物院对其考古发掘,在墩体面及坡面发现大量灰坑,出土大量陶器、石器。根据出土物器初步分析,分西周前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四个时期。基本与南面相距1000米的周代早期的葛城遗址的三期城墙对应。初步判断,神河头遗址是一处由西周早中期延续至战国时期的祭祀遗址,是吴文化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的大型祭祀遗址。神河头遗址是吴文化遗址中唯一发现并确认的祭祀遗址,对吴文化早期政治中心的确认、吴国城市的形制布局等诸多吴文化课题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

140032v39vkh3d6cf23hhw.jpeg

珥城遗址 周 聚落址       

该遗址位于珥陵镇珥城行政村。地处平原田间,南北长约170米,东西宽约165米,高出土面约6米,为一西周至春秋时期大型环濠聚落遗址,南西两面有环濠河沟环绕。地面有近现代墓葬。断面可采集到红陶片、鬲足、几何印纹硬陶片等。纹饰有折线纹、方格纹、几何印纹等。

--------

140032fwtevgwzrodgoue6.jpeg

蜘蛛墩遗址 商周 聚落址

蜘蛛墩遗址位于埤城镇门楼行政村后谢陈村南约100米处。遗址东西长125米,南北宽约80米。高出地面约2—3米,为一台型聚落遗址,面积约12000平方米,地面可采集到鬲足、夹砂红陶片、几何印纹硬陶片,陶片纹饰有网格纹、回形纹、水波纹等。也有少量的唐、明、清瓷片。

--------

140032s1gilp2igl5orrn5.jpeg

墩头山遗址 商周 聚落址

墩头山遗址位于埤城镇胡桥村城头上自然村南约25米,与村头山遗址相连,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20米,高出地面约5米,面积约1600平方米。遗址东边地表有红烧土块堆积,地表可采集到夹砂红陶片、几何印纹陶片、纹饰有回形纹、席纹、菱形纹、网格纹等。

--------

140032glta4lal6baffbae.jpeg

村头山遗址 商周 聚落址

该遗址位于埤城镇胡桥行政村村城头上自然村,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20米,面积约4800平方米,东北部较高约5—9米,向西南渐低下,东部地表灰土较多,遗物有夹砂红陶、黑皮磨光陶、几何印纹陶。

--------

140032yg2hbl5bhgsltgia.jpeg
140032rkvmgizumzxvfkwa.jpeg

小星台遗址 商周 聚落址

小星台遗址位于埤城镇胡桥村城头上自然村东北约300米。遗址东西长9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约13000平方米。高出地面约5.5米,墩顶平坦,地面采集到夹砂红陶、黑皮磨光陶、软硬陶残片等,纹饰有方格纹、网纹、弦纹、回形纹等。

--------

140032fp0v51mm01bu151w.jpeg

前村遗址 周 聚落址

前村遗址位于珥陵镇中仙行政村前村自然村东北。该遗址地处平原,高出地面约3米,东西长约185米,南北宽135米,东高西渐低下。分布面积约25000平方米。地面可采集到鬲足、鼎足、夹砂红陶、泥质灰陶片、红烧土块、软硬陶片、及釉陶片、瓷片等。纹饰有细绳纹、网格纹、折线纹、几何组合纹等。地面有近现代墓葬,现前村自然村大部分建于该遗址上。从地表采集标本来分析,陶片纹饰具有典型的周代风格。

--------

140032b3m3tgug2zwqlgdu.jpeg

安联寺墩遗址 商周 聚落址

安联寺墩遗址位于延陵镇安联行政村寺墩自然村东,地处平原田间,东西环水,呈圆形,底径约160米,高出地面约8米,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地面生长农作物,断面可采集到软硬陶片、灰陶片、鬲足等。纹饰有回形纹、几何印纹、方格纹、网格纹等。该遗址形制完整,对研究宁镇地区商周聚落有较高的价值。

--------

140032ph9x2h4m9a5z9x9z.jpeg

八仙墩遗址 周 聚落址

八仙墩遗址位于司徒镇北大行政村大吴塘自然村。是一处周代大型环濠聚落遗址,东南西三面有环濠,遗址南北长约195米,东西宽约150米,高出地表约3米,地表生长着农作物,有近现代墓葬。地表可采集到软、硬陶片,纹饰有方格纹、回形纹、麻布纹等。遗址东南部与狮子山土墩墓群相距20米。该遗址南部有狮子山土墩墓群,东部还有秦角墩、大吴塘窑坟墩,他们之间密集分布的现象是宁镇地区较为少见的,对宁镇地区的土墩墓及当时社会结构研究具有较高价值。

--------

140033l8yy205ln5extnz2.jpeg

后北洛神墩遗址 周 聚落址

后北洛神墩遗址位于司徒镇杏虎行政村后北洛自然村北,地处低丘岗地,遗址呈椭圆形,底径约48米,高出地面约5米,遗址地表生长着竹林,地表采集到软硬陶片、鬲足等,纹饰有方格纹、回形纹等。遗址在清代曾经作为太平军重要军事营垒与清军作战多年。

--------

140033ld2s61ihmmo1710a.jpeg

大帝庙墩遗址 周 聚落址

大帝庙墩遗址位于司徒镇前岗行政村下前村东,地处低丘岗地,四面环水,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40米,高处地面约4.5米,西高东面渐低,地表生长着农作物及树木。

--------

140032gfzmhtkhiejes00j.jpeg

庙山遗址 周 聚落址

庙山遗址位于珥陵镇黄埝行政村松棵自然村北处,东西长约110米,南北宽约100米。原遗址范围较大,现松村建在遗址南部。遗址仅存部分,地面采集到硬陶片,纹饰有麻布纹等。

--------

140033w5afgfwf4q6nyxgn.jpeg

黄固庄遗址 周 聚落址

黄固庄遗址位于延陵镇行宫行政村黄固庄自然村东。地处香草河西岸,墩体较大,东西长约74米,南北宽约56米,高出地面约6米,地表生长着树木。由于村民建房用地,修路取土,现仅存三分之二部分。在遭破坏断面土层中采集到软硬陶片,夹砂红陶片,鬲足,泥质灰陶片等。纹饰有粗绳纹、回形纹、几何印纹、网格纹等。

--------

来源:路边云阳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2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25-8-1 14: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丹阳人文气息浓,这文章估计有很多家乡的历史遗韵故事呢。
     
3#
发表于 2025-8-1 14: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4#
发表于 2025-8-1 16: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5#
发表于 2025-8-1 17: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
丹阳历史
     
6#
发表于 2025-8-2 06: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丹阳的文物是不是都在南京?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5-8-2 23:56 , Processed in 0.12691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柯本光学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