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遗址 新石器 聚落址
凤凰山遗址位于江苏省丹阳市西南隅,地处241省道与122省道交汇处正南300米,总占地面积约80亩(约5.33万平方米)。遗址主体为高出地表4-5米的椭圆形台型高地,文化层厚达2.2米,其第八层属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层,考古发现腰沿釜、鸭足鼎等300余件马家浜文化时期文物,证实该遗址距今约6000年历史。
--------
李家庄枕头山遗址 新石器-商周 聚落址
该遗址位于云阳镇永兴行政村西岗自然村南80米处,遗址呈长条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00米,高出地表1—2米不等,遗址东北高向西南渐低下,地表可采集夹砂红陶鬲足,各种纹饰的红陶片、灰陶片。从地表采集到的标本纹饰、质地来看,具有明显的新石器晚期风格,以及商周时期风格。
--------
庵墩遗址 新石器—商周 聚落址
庵墩遗址位于访仙镇山南行政村陈家自然村。庵墩遗址外形极不规则,南北长200米,东西宽200米。遗址北高南低且中部隆起向南渐低,平均高出地表1.5米。地表陶片、鬲足等遗存丰富,现地表种植蔬菜等农作物。从地表采集的陶片质地、纹饰分析,判断该遗址是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并延续至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
--------
后彭遗址 新石器—商周 聚落址
后彭遗址位于云阳镇前艾行政村后彭自然村。遗址地处低丘岗地,墩体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约100米,高出地表约8米。中高向四周渐低,顶部为平顶,有后彭村民房及农作物种植。东北部被取土破坏近3000平方米,从剖面土层可观察到,距地表0.20米土层为垦地。第二层约0.70米为浅灰色土。土层中夹有陶片及生活垃圾。遗址北面文化层较厚,南面较薄,地面可采集到夹砂陶、鬲足、鼎足、几何印纹陶等,纹饰有方格纹,绳纹、麻布纹等。从地表采集的标本质地、纹饰来看,具有鲜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特征,部分标本为商周时代特征。
--------
葛城遗址 西周 城址
葛城遗址位于珥陵镇祥里行政村南葛城自然村。城址四周为农田,地势平坦,西有南葛城自然村,南有祝家自然村,西距丹金溧漕河1500米,东临老丁义河道,北临新鹤溪河。葛城遗址是目前江苏省所发现最大的一处吴国城址。建筑年代最早由西周中期延续至春秋晚期。遗址面积约33000平方米,高出地表3米,为一不规则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古城,遗址外有3—4道环濠,最里1—2道环濠比较完整,外2道环濠较模糊。遗址内发现早中晚三道叠压一起的城墙遗迹。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遗址。根据考古发掘工作显示,葛城遗址是现江苏境内面积最大、建筑年代最早、保护最好的一处周代城址。是吴文化研究工作的重大发现,其时代贯穿吴国历史的整个过程。对于江苏商周时代考古及吴文化研究,特别是对吴国早期政治中心的探究有重要的意义。
--------
神河头遗址 西周 祭祀址
神河头遗址位于珥陵镇祥里行政村神河头自然村西北。该遗址为一大型土墩,南北长80米,东西宽70米,高出地面5米,四面环水。2008年3月由南京博物院对其考古发掘,在墩体面及坡面发现大量灰坑,出土大量陶器、石器。根据出土物器初步分析,分西周前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四个时期。基本与南面相距1000米的周代早期的葛城遗址的三期城墙对应。初步判断,神河头遗址是一处由西周早中期延续至战国时期的祭祀遗址,是吴文化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的大型祭祀遗址。神河头遗址是吴文化遗址中唯一发现并确认的祭祀遗址,对吴文化早期政治中心的确认、吴国城市的形制布局等诸多吴文化课题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
珥城遗址 周 聚落址
该遗址位于珥陵镇珥城行政村。地处平原田间,南北长约170米,东西宽约165米,高出土面约6米,为一西周至春秋时期大型环濠聚落遗址,南西两面有环濠河沟环绕。地面有近现代墓葬。断面可采集到红陶片、鬲足、几何印纹硬陶片等。纹饰有折线纹、方格纹、几何印纹等。
--------
蜘蛛墩遗址 商周 聚落址
蜘蛛墩遗址位于埤城镇门楼行政村后谢陈村南约100米处。遗址东西长125米,南北宽约80米。高出地面约2—3米,为一台型聚落遗址,面积约12000平方米,地面可采集到鬲足、夹砂红陶片、几何印纹硬陶片,陶片纹饰有网格纹、回形纹、水波纹等。也有少量的唐、明、清瓷片。
--------
墩头山遗址 商周 聚落址
墩头山遗址位于埤城镇胡桥村城头上自然村南约25米,与村头山遗址相连,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20米,高出地面约5米,面积约1600平方米。遗址东边地表有红烧土块堆积,地表可采集到夹砂红陶片、几何印纹陶片、纹饰有回形纹、席纹、菱形纹、网格纹等。
--------
村头山遗址 商周 聚落址
该遗址位于埤城镇胡桥行政村村城头上自然村,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20米,面积约4800平方米,东北部较高约5—9米,向西南渐低下,东部地表灰土较多,遗物有夹砂红陶、黑皮磨光陶、几何印纹陶。
--------
小星台遗址 商周 聚落址
小星台遗址位于埤城镇胡桥村城头上自然村东北约300米。遗址东西长9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约13000平方米。高出地面约5.5米,墩顶平坦,地面采集到夹砂红陶、黑皮磨光陶、软硬陶残片等,纹饰有方格纹、网纹、弦纹、回形纹等。
--------
前村遗址 周 聚落址
前村遗址位于珥陵镇中仙行政村前村自然村东北。该遗址地处平原,高出地面约3米,东西长约185米,南北宽135米,东高西渐低下。分布面积约25000平方米。地面可采集到鬲足、鼎足、夹砂红陶、泥质灰陶片、红烧土块、软硬陶片、及釉陶片、瓷片等。纹饰有细绳纹、网格纹、折线纹、几何组合纹等。地面有近现代墓葬,现前村自然村大部分建于该遗址上。从地表采集标本来分析,陶片纹饰具有典型的周代风格。
--------
安联寺墩遗址 商周 聚落址
安联寺墩遗址位于延陵镇安联行政村寺墩自然村东,地处平原田间,东西环水,呈圆形,底径约160米,高出地面约8米,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地面生长农作物,断面可采集到软硬陶片、灰陶片、鬲足等。纹饰有回形纹、几何印纹、方格纹、网格纹等。该遗址形制完整,对研究宁镇地区商周聚落有较高的价值。
--------
八仙墩遗址 周 聚落址
八仙墩遗址位于司徒镇北大行政村大吴塘自然村。是一处周代大型环濠聚落遗址,东南西三面有环濠,遗址南北长约195米,东西宽约150米,高出地表约3米,地表生长着农作物,有近现代墓葬。地表可采集到软、硬陶片,纹饰有方格纹、回形纹、麻布纹等。遗址东南部与狮子山土墩墓群相距20米。该遗址南部有狮子山土墩墓群,东部还有秦角墩、大吴塘窑坟墩,他们之间密集分布的现象是宁镇地区较为少见的,对宁镇地区的土墩墓及当时社会结构研究具有较高价值。
--------
后北洛神墩遗址 周 聚落址
后北洛神墩遗址位于司徒镇杏虎行政村后北洛自然村北,地处低丘岗地,遗址呈椭圆形,底径约48米,高出地面约5米,遗址地表生长着竹林,地表采集到软硬陶片、鬲足等,纹饰有方格纹、回形纹等。遗址在清代曾经作为太平军重要军事营垒与清军作战多年。
--------
大帝庙墩遗址 周 聚落址
大帝庙墩遗址位于司徒镇前岗行政村下前村东,地处低丘岗地,四面环水,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40米,高处地面约4.5米,西高东面渐低,地表生长着农作物及树木。
--------
庙山遗址 周 聚落址
庙山遗址位于珥陵镇黄埝行政村松棵自然村北处,东西长约110米,南北宽约100米。原遗址范围较大,现松棵村建在遗址南部。遗址仅存部分,地面采集到硬陶片,纹饰有麻布纹等。
--------
黄固庄遗址 周 聚落址
黄固庄遗址位于延陵镇行宫行政村黄固庄自然村东。地处香草河西岸,墩体较大,东西长约74米,南北宽约56米,高出地面约6米,地表生长着树木。由于村民建房用地,修路取土,现仅存三分之二部分。在遭破坏断面土层中采集到软硬陶片,夹砂红陶片,鬲足,泥质灰陶片等。纹饰有粗绳纹、回形纹、几何印纹、网格纹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