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木匠工艺的精细、精炼,木匠工种也随之增多,出现了车匠行当,车匠是木匠行当的分类,是介于家具类、木雕类的工艺木匠。
在我们江南,车匠最杰出的作品是手推独轮车,江南的手推独轮车非常多,虽不是家家户户都配备,但每一村庄或一家族都备有几部。这种独轮车,还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轮车,一是造型轻便美观,轮廓线条经过精心雕琢。二是车轮的木质坚韧,木轮的圆周边都钉有铁条,有了这铁条,特别耐磨,长年累月它还把石板路压出深深的车辙。九里季子庙古街石板路上的深深车辙,麻巷门通泰桥背上花岗岩条石上,都有江南独轮车行走留下的车辙。三是独轮车作为旧时主要的运输工具,为适应江南路窄,缺口(俗称豁口)多的特点,独轮车的前部都配有小轮,遇上豁口,推车人只要将车把轻轻一提,前部的小轮即滚动起来,独轮车即轻松跨过豁口。这独轮车堪称江南一绝。在江南还有一种大车,造型同独轮车基本相同,该车前后有车把,要两人同时一推一拉。这种大车数量不多,一个村庄只有一部两部,用于青年姑娘结婚发嫁妆。推这种车的两人,如协调不好很容易翻车。千百年来,独轮车为江南先民运送物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古代车匠还有制作纺车的活,丹阳地区自古就种植棉花,棉花收获后除出售外,家家户户都留一些自用。请弹花匠到家弹被絮、弹棉衣用絮,还要弹一些棉条,供妇女农闲或夜晚放纱用,这样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纺车,所以,旧时的车匠活路还是很多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不断地丰富,新的淘汰旧的,车匠不得不逐步扩大活路。他们用脚踏式滚动小车床,用车刀车出木雕用配件,雨伞用伞帽、伞托,各种床脚,椅子靠背等木质配件,还有刀柄刀把。但,这种小打小闹的活路,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许许多多车匠只得另寻出路,1949年后,丹阳城内还有几家车匠店,合作化时合并到木器社,木器社用小型电动车床车脚床和一些木器配件。改革开放后,旧式家具逐步淘汰,车匠的活路全面萎缩,所以,车匠行当也即消失。
来源:丹阳老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