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篱笆三个桩
+ _$ M9 n1 x+ H; A8 D1 Q: Z$ }8 C, _0 P% W* x' P) e) G# Q2 k
项其24岁起兵,31岁失败,力拔山兮气盖世,可惜只会用力气,不会用人。有谋士不会用,有武将也不会用。
2 w# z6 U8 @% {2 ?0 E9 `* K% J
+ D ^: v1 |/ f( |# f身边的人越打越少,最后成了孤家寡人,他死前也没有明白自己为什么失败,还说天之亡我!: c) ]; C' H' S2 Q( I. t9 m3 h$ H
# D5 t' I, u; s+ P
韩信,几乎百战百胜,可惜在项羽手下只能做一个执戟郎,被刘邦封为大将军。后来汉室的天下几乎都是韩信打下来的。项羽最后败于韩信的十面埋伏。3 G2 S2 D: r h; A6 A. N
5 C6 N6 a5 ?4 G( c6 i是不是因为项羽能征善战,就看不见还有比他更加能打仗的人?% }' S. @6 w4 F6 p# z/ k
( U) o) D8 n/ e
陈平,也曾经在项羽的手下,经常有奇谋妙策,可惜项羽几乎不听不采纳,后被刘邦所用,六出奇计,为刘邦排忧解难,功勋卓著。那个项羽信任的范增和大将钟离昧,也被陈平用离间计的弃之不用。- S4 }* f' r% n: T1 h. I+ Z' x
9 s1 G) z6 C0 B4 |% X1 M; ~
项羽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别说陈平的计策不入眼,就年贴身的谋士范增的谋划也不听。
' d# f2 O5 v% W2 p# _: H ^. f3 S9 N8 {$ A5 W: T3 `5 {. \
范增也无可奈何,只能说:竖子不足以谋!; g) ^& _5 d, R5 d( e& s
/ e2 t9 ~- s- x4 F3 ~4 [% v' d
你看对于项羽,范增想帮都帮不上,着急上火也没用呀。
) r: D; u2 y) C" ^. f
& M8 l' x& ?" m! ]$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W+ ^/ `, P9 I* E" D3 l
! Z/ w6 U$ H$ Y" }+ Q你再能打,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最后都是光杆司令了,这个仗还怎么打?6 b- A3 e/ [9 `' K/ l `7 P
h1 m* {. {$ L6 e# ~
一根柱子再好也撑不起一座宫殿呀,怎么的也得四梁八柱才能搭建成一个完整的屋子。2 l$ i, A, P7 m) A# a( y1 m$ Y
# C8 O$ x+ C; v9 z/ c" Y项羽到最后也没有长進,没有想过自己哪里有问题?7 V+ R O' Y2 _" ]/ s8 ]
A0 a4 G" U: D
为什么从号令天下的局面走到孤家寡人?
. G* A: Q; b& \0 P8 ]$ U, K- L( j9 P+ {# E; s& s# g; p+ n3 H9 y
为什么有能力的人走了,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为什么不得人心?5 [, ?9 q* f( R
$ k: h b& T: W6 e0 M/ \
他自己不去思考,冷静下来想一想,到最后的时刻还说天要亡他。* j2 i8 ?, a2 Z0 y- C+ A
% t' u f# S5 n7 x
可是那些让人背离的事情不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吗?
; v s# h! z' v8 r2 U4 W6 C
, g, h4 H( B! d3 F' ]有一个小插曲,也充分的映射出项羽的思维方式。
& }* F! H) D6 l$ B+ a' r) |1 r0 t, p4 y9 k' n+ P" j" u# z
当楚汉久持未决,项羽也心力憔悴,便天真的和刘邦说,我们两个来单挑对决,谁赢了谁就当大王?$ B( G# k# b' q7 Y# Y ~. \6 y
' s. ^3 r v1 @: d刘邦笑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1 W0 g* W0 T- T; R: z
' W; C( P1 H& M& y6 c3 ?# ]! w项羽把打天下看成是拳王格斗这么简单的事情了,确实这就是项羽的思维方式。
5 o, o1 P( E, \* ` D# D% i
/ T9 L/ v' k- H x* h9 N, `* o* b. f韩信给他总结的很到位: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D% V7 {- M( ]5 `: l2 e7 N1 K2 a
u# F1 e6 e& z/ q% A
一时胜负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d/ R/ O! v8 R8 h8 b
3 _0 a5 l7 x, ?5 i后人都觉的项羽很悲壮,其实也谈不上啦,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心智如此,焉能不败?4 n' \# J8 h9 z/ q0 @0 ?
5 @+ I3 O. m( \0 H. }- T i可悲的是,他从登上舞台到谢幕,从辉煌到没落,没有想过自己哪里有问题?只知道找外在的原因,天要亡他。
% B' U% W2 T$ h% s
, h# N1 [3 h0 J吃了一百个豆也不知道豆腥,谋士、良将都走光了还不是不知道反省!
6 o( P( m7 t! J/ x# z; m9 ~1 Q5 y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 c+ g; M K0 S0 L$ P( \. Q$ G: w" e! c! g
他没有自知之明,也没有知人、用人的能力。+ R; h1 ~ h9 e8 j3 F9 O$ @
" t+ ^0 @; _1 H- G- I$ y- `那注定就是——悲剧收场。7 q+ w, _7 p$ ~( c
6 }" Q) N# ]6 T# o. `( M1 M你看刘邦,不会带兵不要紧,只要把将领带好了就够了。
2 U6 c" D2 \7 [4 E# F4 `9 J" J+ h+ N1 @/ I# \# l
打仗不行,经常被打的丢盔卸甲,也没有什么奇谋妙计,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能用人,能够做决策、定方向。3 S- K9 x4 i' W3 ]' l
; @/ L u; l# m1 Z% m
方向对了,到达成功的终点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V( o+ D' S9 e1 a2 _0 b
0 U; Z& K8 Y' }/ D7 Y$ ]* d
1 _3 j8 U' q% G: w8 q$ {% R$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