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怒一恕两重天
9 G5 q, |1 ]. S8 E! m
% b8 ]0 U6 ]3 O怒字,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心。# o4 r I4 M5 B; \
n4 {3 t4 }' o7 J所以,什么是怒呢?心被情绪主宰,陷入被奴役的状态。' G o, F2 s6 E* }
) S* k. y9 u2 a n
发怒往往是因为利益受损、人格被辱、或被骗等等。
. I4 D# ^( l( q
- E! K X2 n7 d《五代史平话》中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 a+ s: g! Y7 ^' Z2 e
' ]- ^$ [: @" \! F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的什么都干的出来。0 }3 b: ^, |% b3 _* g& J8 y. O; `
|+ i0 Z {" e+ f( w' y9 [
这里面就要说到一个忍字,忍不住,没有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的愤怒,那么当年韩信可能一剑就把那个挑衅羞辱他的无赖给杀了,杀人要偿命,那么可能韩信就做不了大将军了。
- @$ e% ~" ?$ r1 Q7 U% [$ ?$ u% ?3 A& c% G4 ?. Q; b5 D
忍字心上一把刀,那做起来真的是不容易。从别人的胯下钻过去,换了谁心里也不好受。但是有人能够做到。8 \( l- l3 m. _4 j* l6 B; f
7 w# Z z+ Z% k# a/ A
过去看人,名师收徒弟也要看对方是不是能忍,比如黄石公三试张良。
* O9 l8 W" C w; |$ n
1 Y" E1 }* W. U) u6 Q% Q9 I观人的方法之一,就是无故加之,观其怒与不怒!也就是观其器量与心智。0 b; O7 s4 m+ J3 O/ r8 t
6 |2 W9 ]! v7 G; n# x8 A) |
比如东汉时,魏昭请学于大儒郭林宗,郭林宗让魏昭煮粥,粥成,郭摔碗于地,怒呵其无敬意!再煮粥,再摔碗,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郭曰:吾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
6 K* Y8 b7 Z/ y. d3 X& A% I! d3 |2 U7 C
魏昭自然有器量,所以不管老师什么发怒,还是恭敬如初,而老师也在找好徒弟,通过测试,很满意,是自己要承传的人,是故友而善之。
+ Z; V3 I% [6 S0 V' ?7 K2 C+ o" l8 h5 I! N4 \5 m2 K4 n4 K
说完这个字,那么就要谈另外一个字恕。6 |( e# o7 _/ q6 Q# z$ o
" f2 k. w/ R! \* L5 Q
能容则大,大则恕。, @' ]2 r j h9 l1 W6 t- Z, q
h8 B1 [! d6 R0 J) r( i; |一杯水中放入一滴墨,杯水皆染,就象一件不平之事入怀,器量小则怒气满怀。
- Q, d4 O+ E2 \: O U7 W* O. ?2 o- y' k" r) k
一碗墨入海,海依旧是海,一碗墨可以忽略不计,散开的无影无踪。羞辱之事加身,器量大者如海纳百川。$ f; h* u% {5 m' q1 F- O
4 I/ P. ]9 T- w3 S- C4 x% w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也是讲的这个意思。
. e4 H! m+ }; k0 s$ M; n: P. Q: U+ g. {' J N( e
寇准数次弹劾王旦,王旦则多次称赞寇准。 _. Y& D8 k3 x% L/ Z( r$ z- N
0 s- _$ y" `/ v" k) s B7 w
问王旦:"你虽常夸他,他却专谈你的不足。"
7 v4 V0 l" a _) F- v4 E. L+ v8 i) D% F9 O" l0 N; m2 c6 i3 {2 G1 w5 E
王旦曰:"理所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多,阙失必多。寇准对陛下无所隐满,由此更加见其忠直。这也是臣所以称赞寇准的原因。"' k; ?( p+ Q9 D
+ O G4 U3 a# s7 `" |可见王旦的心胸有多大!
2 a- u3 E: Y' x$ m5 B4 X( \' j
( W+ o+ O3 \7 O/ I- F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心胸从小到大,也是一个动心忍性的过程。& r8 o# @) b' x, s6 }3 f# V& \
' C' f: e- N" c; s( s$ z7 {7 L
人的言行其实是思想外现。
8 g D/ f2 Q. X# H- @2 ]9 V- V0 V: p
+ L0 c% T O7 _( g6 w) K一般来说,人都是这样的,容易宽恕、原谅自己,也容易指责、埋怨别人。7 d* N& \' `# ?& Z2 ^
# K( ^6 u2 z: K4 ?1 ~
唐代林逋《省心录》中说“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9 g$ ` j: e z0 ^4 m4 v
0 F5 c0 b0 [6 Z2 b: A
以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过错就会很少;以宽容自己的心态来宽容别人,那么朋友就会很多。' O6 K: ?- K D) B- R3 |
! v: p' I% u' s/ l9 |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够真正替别人着想,这样的人我想谁都喜欢。; I- j3 a5 u& `
. O& {$ @$ x; [" _" }, N/ W* s2 p# P8 p从怒到忍至恕,讲来讲去都是一个人心的问题。5 h' f& t" H$ v6 _8 B* H( j. b6 ]$ l
; `* C# ]" [6 g/ P1 c7 @3 @& |$ C
古人讲修身养性,其实也都是在这个内心上下功夫。; P- c( ^% \" i4 b
. l. f- k9 x6 C三省其身,就是说三省其心。# d7 { F. v) e6 h3 u5 O
. ?9 r/ v" l% j- ~; U6 H8 s唐·韩愈《答冯宿书》:然子路闻其过则喜;禹闻昌言则下车拜。4 W0 `) B+ q) W
$ i9 `9 ]4 e5 a* t" v5 I: Y能够闻过则喜的人,这样的器量与心智真是让人肃然起敬,也值得别人尊敬。
5 T. a1 _! {. }' ~9 V: k4 Y" l- m9 {! v! j3 d
闻过则喜,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我佩服这样的人。
5 m: M2 I" j1 b/ \4 z4 f% r& R; o }, u0 c( Z5 _. ^' ^
; g- @; Q# M; W% q0 K: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