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背后有心酸
! d2 b4 I7 A; H5 E2 S! c& J+ P0 F8 q* L. C
北宋杰出家范仲淹的一生充满坎坷。他两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随后改嫁。* ^. ^$ b' N9 ?) s
& |1 Y; U! {( h" c+ i" ^! H9 b- E0 _幸运的是,他的继父为人善良,待他如同亲生,教导他读书识字。/ m5 A; N# t. s E# M
( `1 t! b; T4 Z- N) p- @* J, O然而,继父去世后,家中的兄弟开始争斗,范仲淹作为“外来者”,成为了众矢之的。
( b2 f* ^1 Q1 N. x7 q
5 t1 e4 }* X z1 Z, s% }! s! X( K他不得不离开家,孤身一人前往南都应天府继续求学。
" H8 \5 }) C, D6 j- G2 |0 g% f2 z% i" j
E3 P& _# `9 ^2 } M4 g& n+ y) n# C身无分文,缺乏资助,范仲淹的日常学习之地是一间破旧的庙宇。很象写《寒窑赋》的吕蒙正,穷的只能住在寺院旁边的破窑洞里,靠着和尚的救济勉强度日。8 q2 [0 i; I) z! o* W* Y4 h! C
. `& K$ Q- k: K% j/ v" u
这个也许就是属于: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t# j& E) D# B1 P" s) @' S
- Q! c, H/ w: z) B" E. b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z( \- j0 k+ c) }
7 a5 z& G! r. x- w- O. U, w他的生活极为简朴,每天仅以稀粥维生,为了能够节省食物,他将凝固的粥切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配以腌菜。* G+ v" ]2 h; m' r& ?3 Z$ J3 X
9 U- J( Y5 h9 G" X9 I五年后考中进士。当然他为官时往往是造福一方。
+ d; y; |$ y9 `, E5 E. K+ ?; v7 h* m5 E/ `+ Y- |
吃过苦的人,更加知道民间百姓的疾苦,以后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也会替别人考虑。
2 x* h) S J8 I6 P: A4 g+ ?- H3 p' H8 [+ a9 g- n
就不会出现晋惠帝说何不食肉的笑话。
% E5 S" |4 X1 D$ ^9 \7 I) ~: J; k) G
! ^# n9 T+ V( Q) _1 Y唐宣宗李忱,因为生母卑微,所以一直受气,为了避免被害,年少装傻,以至后来被害未死,流落民间,登基前遭受了很多磨难。
. Y5 w2 ]" v( A
; i* N4 e; c1 H2 \李忱即帝位之前,因武宗嫉之,曾遁迹为僧。一日与香严闲禅师在庐山观瀑,禅师先咏二句曰:“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1 D4 Y: H8 d- ]( i$ Y/ s! y( M
, h% I9 z$ `2 l6 S+ y5 L2 e; b李忱应声续作二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7 b8 G6 b$ N2 ^9 ]: r; V+ j
5 j9 q F5 d8 |; P' c' C" C6 Y时运未到,暂时只能在溪涧徘徊,但是终究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一番波涛。
. p$ }9 H0 r) W; b. \: j$ O; Z, x/ L1 C# k' c, N; _/ u V
很多事情是急不来的,韬光养晦,蓄精养锐,这个是人在穷困之时必须磨炼和积累的。
7 Q% l( V9 G) A) j. h, i$ _; U( v, X% a4 }4 W
继位后,他非常喜欢读贞观政要,励精图治,史称小太宗。7 c6 x& X# f+ q6 a9 g' `8 \ H
6 Q8 S1 X" u5 U Q+ }
苏轼在《留侯论》中写道: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A% I9 E& j2 {: x' L" q7 ]1 I
3 b5 {- O: M: _) Y( Q# E) W对于所有志向高远的人来说,种种的苦难与磨炼都是为了成就他辉煌的未来!' ~& V/ }4 I7 u" ~' P
; ?0 d1 Q4 p# r& k0 h"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