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警 方 提 醒 !
查看: 18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事件] 警 方 提 醒 ! [复制链接]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3 14: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每年暑假

都是学生被诈骗的高峰期

江苏警方为各位学生及家长

整理了这份暑假防骗指南

同学们在享受暑假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防范

以下几类诈骗套路

套路一:游戏皮肤“免费送”

典型案例<<<<

6月3日晚,小学生小楠在家刷某平台短视频时,通过点击免费领蛋仔派对皮肤的广告加入QQ群,并添加了一个自称是工作人员的人为好友。对方要求小楠提供账号,随后发送二维码称可领皮肤,但小楠扫码失败。对方称小楠操作失误导致系统异常,需配合解除,否则将被罚款6万元,严重的还要吃官司。

小楠顿时慌了神,不知怎么办。接着,在另一位“客服”的诱导下,小楠瞒着妈妈拿了其手机与“客服”通话,并开启摄像头拍摄妈妈手机界面。在对方指导下,进行一系列操作后,银行卡被扣款。妈妈发现后立即报警。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引流广告,谎称可以免费赠送“蛋仔派对”等游戏皮肤(游戏玩家主要为未成年人)。

待受害人信以为真,主动联系诈骗分子后,诈骗分子便会要求受害人扫码领取所谓的“皮肤”。待受害人扫码后,诈骗分子便会以“受害人未成年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不解除冻结就会起诉其父母,让其父母坐牢”等理由对受害人进行恐吓,让受害人按照其指示要求进行操作“解冻”,随后便要求受害人在手机上下载远程控制软件或者开启手机屏幕共享,一步步诱导受害人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汇款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请勿轻信网络上发布的免费领取皮肤广告,谨防被骗。因社会阅历不足,未成年人甄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较为薄弱,各位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反诈知识的教育和灌输,正确引导孩子进行休闲娱乐活动。

同时,尽量不要将微信、支付宝、手机网银的登录密码、支付密码告诉孩子,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管理以及对自身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方式的监管。

套路二:游戏账号“高价收”

典型案例<<<<

6月3日,初中生小孙在玩网游时,被陌生人以购买游戏账号为由诱骗。对方引导小孙在虚假交易平台上挂售账号,小孙登录了该网址并注册了平台账号。

但是当小孙提现时平台显示账户被冻结,被“客服”以解冻为由要求转账,连续转账后仍无法提现。最后,“客服”称需上传身份证照片和再次转账,小孙才意识到被骗并报警。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或是在各类游戏中发私信询问潜在受害人是否有售卖游戏账号的意向,或是在二手交易等平台上售卖游戏账号的人员中物色潜在受害人。

待受害人上钩后,诈骗分子便会谎称为了安全起见要通过平台交易,随后便会要求受害人下载一个虚假的交易平台软件并注册账号。诈骗分子伪造付款截图,并通过后台操控让受害人账号上显示相应的数额。待受害人发现平台无法提现时,诈骗分子便会以“收款账户不是本人的”“身份信息未填写”等各种理由谎称账户被冻结,要求支付“解冻费”“保证金”等费用或者以指导解冻”为由引导受害人开启手机屏幕共享后诱导受害人使用其父母手机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售卖游戏账号请认准官方交易平台,避免私下交易!更不要绕开现有的正规平台监管,下载对方提供的陌生的“交易平台”,谨防被骗!凡是以号提现失败、交纳保证金、账号被冻结等各种理由,需要继续充值才可以解冻账号的或者要求开启手机屏幕共享“指导解冻”的,都是诈骗,切勿按照对方要求进行充值!

套路三:防沉迷系统“代解除”

150539mjq518nhq55kjhnz.jpeg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专业代解防沉迷”的广告吸引未成年人添加其为好友。诱导受害人支付“服务费”后,告诉他们点击链接填写游戏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解绑成功,当受害人再回到游戏登录页面发现无法登录时,诈骗分子再以“更换身份需要支付验证费、审核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进一步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游戏防沉迷系统没有任何人或者软件工具能够破解!因此,凡是声称可以破解防沉迷系统的,都是诈骗!请各位家长给孩子们合理安排手机的使用时间,多培养其它兴趣爱好,让孩子们适度游戏,快乐成长。

套路四:明星隐私“被侵犯”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上伪装成某某明星的私人账号,诱导喜爱该明星的未成年人添加其为好友。随后恐吓受害人涉嫌泄露或侵犯“明星”的隐私,要求其添加“律师”进行视频配合查证,查证期间还会冒充警察进一步获取信任、施加压力,再以“如不配合将会被逮捕”“影响征信以及学籍”等威胁话术,随后诱骗受害人使用父母手机进行转账进而实施诈骗。

另外,诈骗分子还会邀请受害人加入某明星团体的粉丝福利群,谎称可以送周边。待受害人进群后,诈骗分子便会冒充警察,谎称有人泄露艺人隐私,涉嫌犯罪,群里所有人都必须配合调查,否则不但会被拘留、留案底,甚至父母也会受到牵连。随后便会以“要对受害人父母的所有银行账户进行核查”的理由诱导受害人使用父母手机进行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小朋友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盲目追星,不轻信网络上所谓明星私人社交账号,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的搭讪或者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如遇到陌生人的威胁一定要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

套路五:刷单返利“有钱赚”

150539cuxsxuc18umusxpx.png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刷单兼职广告,吸引受害人添加QQ。随后便会将受害人拉入群聊中,在群聊中派发任务。刚开始通过完成简单任务即刻给受害人返利骗取信任,再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由,诱导受害人不断垫资充值,等到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后,便会以“卡单、联单、操作失误”等各种理由拒不返还资金,并将其拉黑。

警方提醒<<<<

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先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不要抱有“贪小便宜”“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千万牢记,“刷单入了套,本金要不到”!

套路六:虚假购物“钱莫转”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二手交易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售卖游戏账号、演唱会门票、手机等物品的虚假引流信息,吸引潜在受害人上钩。待吸引到有购买意愿的受害人后,骗子便会以私下交易可以节约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直接转账,或诱导受害人进入虚假的交易网站转账付款。在受害人付款后,诈骗分子还会以“付款未备注”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之后还会以“指导退款”为由引导受害人开启手机屏幕共享,进一步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网络交易请选择正规平台,严格遵循官方交易流程,切勿脱离平台直接转账汇款!警惕虚假网站和钓鱼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要随意扫描未知二维码,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APP,谨防被骗!

套路七:冒充熟人“急用钱”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盗取QQ号等社交账号并了解摸清账号所有人的人脉关系。锁定受害人后,诈骗分子便会冒充受害人的同学等,“朋友出车祸”“酒后斗殴”等理由谎称急需用钱,让受害人将钱转到指定的账户上,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收到好友通过QQ等社交软件发来的借款、代付等请求时,一定要与对方电话或者当面核实,切勿直接转账付款。同时,若发现个人QQ等社交账号被盗,应及时找回账号并提醒亲友,以免他人上当受骗。

除了以上7种常见骗局,学生及家长们还需警惕诈骗分子在网络上发布的“拨打电话”“帮忙取现”“收购租赁手机卡、银行卡、互联网账号”等虚假兼职、引流信息,切勿贪图小利、因小失大,成为诈骗“工具人”!

150540d0d9f7cwffccojc0.jpeg

典型案例<<<<

今年6月,17岁的在校学生李某在玩手机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招聘兼职的广告视频,李某便主动联系对方。对方要求李某准备两部手机,一部下载境外通联软件,并与对方进行在线语音,同时用另一部拨打对方提供的指定号码,并将两部手机用音频线连接。李某通过操作获利,随后邀请8名同学一起“兼职”,最终9人一同被公安机关抓获。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利用互联网、社交软件等平台,发布“两部手机、日赚斗金”“躺在家里、轻松赚钱”等极具诱惑性的广告,鼓动他人为其犯罪行为提供帮助。目前,许多市民对境外电话心存警惕,而“手机口”业务可以将来电号码转化为本地号码归属,使犯罪更加具备隐蔽性和欺骗性。通过这种方式,诈骗分子不仅可以让受害人放松警惕,还会加大警方侦查打击难度,严重危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

警方提醒<<<<

电诈手法多种多样,电诈“工具人”也种类繁多。电信网络诈骗各环节都需要“工具人”,有供卡类、金融支付工具类、转移案款类、提供通信技术支持类等不同类型的“工具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工具人”具有犯罪的故意、过失,则构成帮信罪、诈骗罪共犯。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钱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快乐过暑假

防诈不放假

请学生和家长们查收这份

暑假防诈小贴士

150540m89a5v11r9rk991x.gif

1、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发力,持续加强对孩子反诈知识的教育和灌输。提醒孩子来历不明的电话一律不接、来历不明的短信一律不看、来历不明的链接一律不点、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一律不扫。对于陌生人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一律不听不信不转账,同时及时告诉家长。

2、家长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将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钱包的登录密码以及支付密码告诉孩子,以免孩子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汇款。

3、家长应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陪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

来源:江苏警方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24-7-24 08: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
{:em40:}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4-11-15 16:18 , Processed in 0.13007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