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怒到恕
( B2 f7 m+ s9 a; R8 {7 E, T: H; V: d- m
怒字,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心。
: |+ Z2 h7 o3 ~: ~
& z, k: P7 D2 s. n所以,什么是怒呢?心被情绪主宰,陷入被奴役的状态。" P- [" h) x9 p O" l; Y' d
2 l$ I2 ~( ?% |: M
发怒往往是因为利益受损、人格被辱、或被骗等等。
; @ a* M9 C+ ?' f I
% |6 k7 m5 p( h0 M; u+ T* }《五代史平话》中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v& w; f) f7 l" L/ Q3 }% h2 c
9 e. B& w2 G5 D& F9 U, T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的什么都干的出来。! N' [) @6 R' G) U q2 d: R
* Y# X7 X& l+ r1 N* @这里面就要说到一个忍字,忍不住,没有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的愤怒,那么当年韩信可能一剑就把那个挑衅羞辱他的无赖给杀了,杀人要偿命,那么可能韩信就做不了大将军了。7 W' I, }! ]( [# q5 P# K5 x
% }, T' h5 m8 y# w忍字心上一把刀,那做起来真的是不容易。从别人的胯下钻过去,换了谁心里也不好受。但是有人能够做到。
$ q2 I- o% _2 {9 A5 V, B) f9 G6 P( f. a7 R9 L+ p! Z: U
过去看人,名师收徒弟也要看对方是不是能忍,比如黄石公三试张良。2 ^" K& v. j5 C: z
' j f5 ]; K; c: N0 ~1 M观人的方法之一,就是无故加之,观其怒与不怒!也就是观其器量与心智。$ L9 |8 R3 I1 K. @
. _- y0 o9 ~6 N' A/ K比如东汉时,魏昭请学于大儒郭林宗,郭林宗让魏昭煮粥,粥成,郭摔碗于地,怒呵其无敬意!再煮粥,再摔碗,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郭曰:吾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 g" f1 a |2 c+ ~; H5 t% V
2 k) A/ e t4 i# k, w魏昭自然有器量,所以不管老师什么发怒,还是恭敬如初,而老师也在找好徒弟,通过测试,很满意,是自己要承传的人,是故友而善之。
# a q1 S' S8 v2 T; h1 G! {% O" S: X+ j/ m* c2 y
说完这个字,那么就要谈另外一个字恕。
" ~" c- [# c; a0 H: m/ i$ G4 I5 S# K' W' t* G
能容则大,大则恕。/ W4 e5 p, F7 n8 M Z- i7 Z
- e/ m+ p- e* \- o一杯水中放入一滴墨,杯水皆染,就象一件不平之事入怀,器量小则怒气满怀。7 ^+ y0 a# L/ t( T9 O
7 u1 Z9 }- J3 e& p+ I: x1 S一碗墨入海,海依旧是海,一碗墨可以忽略不计,散开的无影无踪。羞辱之事加身,器量大者如海纳百川。3 F8 ?0 e4 }7 U% M D# m0 e
- T$ q. k5 k1 \7 \: i! p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也是讲的这个意思。" O" E* I+ E# U# C
( G" } P* ^3 I) m7 m9 J- `
寇准数次弹劾王旦,王旦则多次称赞寇准。
% k! P4 Y6 B8 r' n5 i
' c6 a- _% D# o8 |3 t皇帝问王旦:"你虽常夸他,他却专谈你的不足。"
# k& z5 [! m: M5 m* c2 D
& X( P+ q! V6 y$ w3 @9 G0 V, d王旦曰:"理所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多,阙失必多。寇准对陛下无所隐满,由此更加见其忠直。这也是臣所以称赞寇准的原因。"- ^3 M4 Y8 f6 d3 y1 d9 x5 j
2 x+ F; L3 J7 ~6 A H6 P
可见王旦的心胸有多大!/ [- E5 T2 b" s9 x
" \& Y% M9 s# c+ N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心胸从小到大,也是一个动心忍性的过程。* T- a* n, g! J1 G
2 M f2 ^" h7 \. e( m& g9 L
人的言行其实是思想外现。& I( Q( n9 ~! p( l
) b5 ]6 M" b$ W
一般来说,人都是这样的,容易宽恕、原谅自己,也容易指责、埋怨别人。
9 K. e8 j {, c$ s: j1 x8 F- d C7 I0 j& z/ \- X
唐代林逋《省心录》中说“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7 k/ U" v5 A4 W; I4 c
$ g, X6 [* y3 [以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过错就会很少;以宽容自己的心态来宽容别人,那么朋友就会很多。
? j: T% @; c! p
) O8 i( P' P( C; U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够真正替别人着想,这样的人我想谁都喜欢。2 j8 a" c/ V. s1 d
- p2 \% b/ n1 {从怒到忍至恕,讲来讲去都是一个人心的问题。
8 b5 @9 y% ^5 ?( M* [8 d9 G3 H# t; _( J1 ^+ B
古人讲修身养性,其实也都是在这个内心上下功夫。
+ C3 d2 X4 d# E3 {6 a4 s8 x/ q# |+ l. a# L6 k. x) j3 r4 D
三省其身,就是说三省其心。
, n4 p+ X) r) g; C* D, ~% V% m! {; t1 m; P9 y' k- G
唐·韩愈《答冯宿书》:然子路闻其过则喜;禹闻昌言则下车拜。
! w9 T- X4 u) t1 x8 V2 E9 V; P7 Y0 D+ X. E
能够闻过则喜的人,这样的器量与心智真是让人肃然起敬,也值得别人尊敬。# Z7 c' v g: v) M# M
' g- Z y, L1 g+ Y% w9 k
闻过则喜,我还做不到,但是我佩服这样的人。1 v8 G! U0 n% W$ k
( C& _5 ~* E- r3 b
# {" z1 V4 _" f; m* z% d
, r2 Y# \ D% a
8 I/ n& f: |9 [+ X) [% i- U3 B! D L$ {0 ^
: c3 W6 G9 I% M1 u% C. _6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