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长护险观察 | “三多元一带动”的汉中模式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焦点话题] 长护险观察 | “三多元一带动”的汉中模式 [复制链接]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19 16: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165120kd1xhtpgypfr7zxy.gif
165120odslmdz7iddvvmls.png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决策部署,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补齐民生短板的重大制度安排,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银发经济的关键措施。近年来,中国人寿全力参与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形成“东营模式”“璧山模式”“吉林模式”“江苏模式”等,既是“一个国寿 一生守护”的生动实践,也为长期护理保险“国家方案”提供了宝贵经验,彰显了中国人寿的头雁作用和责任担当。


83岁的周爷爷因脑梗长期卧床,老伴王奶奶一人苦苦支撑,身心俱疲。一张长护险保单的出现,让这个家庭迎来希望的曙光:专业护理员定期上门服务,辅具租赁减轻负担,周爷爷的褥疮消失了,肌力恢复了,笑容回来了,家庭照护支出也直降90%。“不仅负担减轻了,老周的身体也在好转。长护险这个政策是真的好!”王奶奶感叹。这束照进困境的光,正是中国人寿在有着“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的陕西省汉中市交出的“长护险”暖心答卷缩影。


在汉中,人口老龄化挑战日益严峻。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市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4.31%,65岁以上人口占比亦高达17.71%,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是陕西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市之一。“未富先老”叠加“未备先老”,传统家庭的失能照护难以为继,“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许多汉中家庭的真实写照。

165120u1jm8lu5h5e1lvlz.jpeg

放眼全国,汉中的情况并非孤例。据统计,当前全国约有4500万失能失智老人需要长期护理,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五年强调“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该制度已经成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政策东风下,汉中市政府积极推动将长护险试点纳入“医养在汉中”城市品牌战略。汉中也成为陕西唯一的长护险试点城市。肩负主承保重任的中国人寿寿险汉中分公司,在政府及医保部门指导支持下,开启了一场关乎制度创新与民生温度的探索。


试点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深植于本地土壤的创新。中国人寿将自身禀赋资源与地缘深耕经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机构、人员、科技三大优势,组建汉中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中心,遴选出31名具有护理、康复、保险等专业特长的员工团队,开发“汉中智慧长护系统”,建立起具有“有亲情、有温度、标准化、科技化”的特色长期护理保险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探索建立“三多元一带动”的长护险“汉中模式”,服务全市40余万职工群体。


165120ap5abpb6bzpviv05.gif


165120qeveuofeyymbpe81.png

多元筹资:

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165120i83g03s400s6pdzq.png

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是制约长护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阶段,许多试点城市长护险资金主要来源于医保基金划转,个人缴费占比较小。这种筹资模式使得长护险对医保基金依赖度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保基金本身也面临着较大支付压力,长护险资金的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165120yz3m0ju7od03w557.jpeg

针对以上问题,在筹资测算过程中,汉中市政府及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通过前期调研、摸排、走访、会议研究等创新提出建立多元化筹资模式,减少医保基金压力,明确采用个人缴费为主、医保基金和财政补助为辅方式进行筹资,最终确定采用“50+30+20”三方共担模式:个人账户年缴50元,医保基金划转30元,财政补助20元。这种结构性设计既分散了基金风险,又满足了业务推动的实际需求,确保了制度的可持续性。

165120l9m37umaaooiz0qq.gif


165120izxg5n5fus3757gp.png

多元照护:

优化“谁来护理”的选择

165120l366enmmdq4xqx3x.png

在城固县103岁的徐爷爷家中,护理员正为他进行擦浴。这位选择“居家自主+上门护理”组合的老人每月既能获得6次定点机构的上门照护,还能收获基金支付给他的480元补助,用于支持家人对他的照护。“该模式占比达待遇人群的55%”,中国人寿工作人员介绍道,“既保留了家庭温情,又注入专业力量。”


汉中目前的五维照护矩阵覆盖居家自主、上门服务、机构护理等多种场景。其中,“居家自主与上门护理相结合”模式在依托失能人员的家人、亲属自主照料基础上,还能定期享受到护理机构上门专业护理。这种“基础+可选”的弹性设计是汉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对标试点城市经验采纳,既实现了失能人员能够享受到标准化的生活照护,又解决了家人在照护亲人和个人收入难以兼顾的难题,同时缓解了失能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照护负担,得到了失能家庭的高度认可。

165120s2guha5atjg1ubep.jpeg
165120qwh7ypwqr7o1qppz.gif


165121n5qgcbnzbpifqkk8.png

多元服务:

“服务包”温暖千家万户

165121oajvswvaajdbsdkf.png

长护险制度的核心要义是服务。为进一步丰富服务项目与标准,汉中市医保管理部门制定了《汉中市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明确3大类40项护理服务项目,包括身体护理、生活护理、医疗护理等,所有重度失能者能从中选择7个子项组合“服务包”享受照护;根据失能等级和护理方式不同,制定了从450到1620元的15个差别化的支付标准。同时,符合条件的重度失能人员还可单独或同时获得护理用品、助浴护理、辅具租赁服务等3个特色服务项目,满足了不同失能人员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服务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165120usxir90thp2e9sha.jpeg


165121qmooakaudu5ay5ud.gif


165121p8jbsrrlb9ljzro9.png

资源带动:

激活银发经济乘数效应

165121b5ixy6ihii050wow.png

长护险不仅解了失能家庭之困,更成为激活汉中康养产业的强力引擎。作为汉中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实施“四个在汉中”发展战略的重要落地措施,长护险的杠杆效应远超预期:试点四年来,汉中催生37家定点机构,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产业能级的跃升——从单一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到专业上门护理机构,并延伸出辅具租赁机构和护理耗材配送机构,一条覆盖“医、养、护、械”的完整产业链条初具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37家定点机构中还包含7家以长护险实施为契机参与进来的国内大型康养机构,其带动的社会资金投入、500个新增岗位,以及全市医养结合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打造区域康养高地提供了关键支撑。

165121wi47vv6ggfy4fe00.jpeg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汉中的长护险试点经验获得了国家医保局、陕西省人民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其独特价值在于以区域禀赋为基座,将制度创新转化为切实的民生温度。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政府、市场和家庭责任共担的可持续机制,推动长护险业务健康发展,更好地惠及更多失能家庭,让失能者更有尊严,让服务者更有力量。”中国人寿寿险陕西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165121pci44go5z8a32m3a.gif
165121hw0yyyyk9062if9t.gif
165121neqvy8s532bvevhs.gif
165121tzlqlszddt366jff.gif

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及行业“头雁”,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全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持续深化长护险工作实践,积极助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在全国承办长护险项目70余个,覆盖人群超4400万人,并在多地协助政府探索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服务做法,为长护险制度的长期发展提供“国寿样本”。未来,将继续在政策执行上落细落实,推动长护险制度试点走稳走实,以专业服务点亮银发梦想,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岁月的长河中,从容体验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165121slllxcq24ww4nl4x.gif

来源:中国人寿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5-9-20 05:32 , Processed in 0.12284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柯本光学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