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位女乘客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自诉头胀、脸皮发麻、浑身发冷,并伴有恶心腹泻。其丈夫告知,乘客有高血压病史。
危急关头,黄三青临危不乱,立刻展现出资深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她迅速协助乘客平躺,向乘务员要来毛毯为其保暖,并关闭上方的空调出风口。简单测生命体征后,在航班医疗条件有限情况下,她运用穴位按摩技术,为乘客按压内关穴和合谷穴,以缓解其恶心、发冷等不适。
同时,她始终轻声安慰,帮助乘客稳定情绪,缓解其紧张与恐惧。
在乘务员们的协同帮助下,该乘客的情况有所好转。
然而,由于飞机遭遇颠簸,乘客再次感到极度不适,出现了严重的呼吸不畅和强烈的“濒死感”。
情况再度危急!
黄三青当机立断,立刻向乘务员申请氧气罐,为该乘客吸氧,在余下的航程中黄三青始终守护在侧,密切观察并给予精神鼓励。
随后,乘客出现呕吐,黄三青又小心搀扶她至卫生间。在其因不适而半弓着身体的二十多分钟里,黄三青始终守护在侧,一边继续穴位按压,一边给予精神鼓励。
这一个多小时的全程陪伴,不仅仅是专业的救治,更是一位医者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终于,乘客的症状逐渐缓解。航班抵达常州后,患病乘客被转至常州四院进一步救治。
航班落地,黄三青老师并未向任何人提起此事,在她看来,这不过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份万米高空的恩情,从未被忘却。11月8日中午,这位被救助的乘客和她的丈夫经过多方打听,确认了救命恩人是丹阳市中医院的黄三青护士,接着专程驱车从常州市区赶来医院。见面那一刻,所有的感激都化为了紧握的双手和哽咽的话语:“黄护士,终于找到您了!那天在飞机上,要不是您,我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三十七载护理生涯,从青丝到华发
时间诠释的不仅是经验
更是一份早已融入血脉的职业本能
万米高空的挺身而出并非偶然
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最自然的流露
在平凡中坚守,在需要时担当
——这,就是医者仁心最好的模样
为黄三青点赞!
向所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
医务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