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丹阳老行当:剪纸
查看: 137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焦点话题] 丹阳老行当:剪纸 [复制链接]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19 16: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160517i7k9wxmbfxu0uxf9.png

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就有使用金银箔纸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并流行成为时尚,唐诗“对镜贴花黄”这句,就是讲那时的妇女,鬓角贴剪纸为风尚的写照。后来,逐渐发展到喜庆、节日,人们用彩色纸,剪出各种有山水、人物故事、动物、花草、鸟类等题裁图案的剪纸作品,贴在窗户上叫窗花,贴在门楣叫门帘,一为装饰,二为吉祥。这剪纸传统工艺在我国大江南北都很流行,各地都有名师高人,展示的技艺风格,表现手法看似相同,但都各有地方特色。


       160517rwnaaanjyx9zzxon.jpeg


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街上除卖春联外,还有卖灶联、门联的,这灶联门联都是五色纸用刀刻的,也有不少农家贴剪纸年画,年画题裁都是小孩抱鱼、孩童牵牛、五谷丰登、寿星迎春之类的,还有荷花菱角莲藕,象征吉祥如意、风调雨顺、福寿财喜。这些年画都是用红纸剪成,贴在白纸上,这些剪纸作品生动活泼,反映了农家的希望和企求,也增添了节目的喜庆气氛。在我们丹阳,凡遇喜庆,特别是结婚,最常见的是各式各样的双喜,门上贴,窗上贴,嫁妆上也放上双喜。这双喜一般人都会剪,只要将红纸裁成所需大小,对折两次就能剪成,花式双喜就难剪多了。但这种剪纸还是最简单的,记得小时候常看见挑担进村卖纸剪花样的妇女,一头是各式大小不一的花样,一头是五颜六色的丝线(俗称花线),他们每到一村,便被妇女们围个水泄不通,翻花样的,挑花样的,讨价还价的,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剪纸作品,都用宣纸剪成,花样格调秀丽清新,线条纤细流畅,体裁广泛,形态逼真。这些民间剪纸作为绣花底样,粘贴在布料上绣花,用来作鞋、帽、兜肚、帐栏头、台布、床单、枕头等生活用品的装饰。

160517enc9n9i98z29i3cs.jpeg


1949年后,这种挑担卖花样的很少见了,也还有挟着几本大小不一的书本,书本里夹着许多花样进村叫卖的,在城里有时也能见到。旧时,有人就凭一把剪刀剪纸为生,因为旧时姑娘必学绣花这门功课,有需求就必定有供给,绣花姑娘众多,便产生了这剪纸行当。当然,其他如祭神,制作龙灯、龙船、花担、灯龙、扎风筝也用剪纸来装饰,这些制作人也都会剪纸,他们用彩色纸直接剪,剪出各式花样贴在作品上,这些文化娱乐作品,内容更加广泛,百般变化,寓意多端,如仕女图、三国人物、西游记人物,都可以成为剪纸作品,既有娱乐价值,也有观赏价值。

现在,专门以剪纸为业的已经没有了,但作为业余剪纸爱好者仍然不少,有美术基础的人都能学会,随着现代装饰业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及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的使用,千变万化的图案也能迅速绘出。虽然不用剪刀剪出,而其图案风格、图案构思与剪纸一模一样,所以这剪纸行当作为民间艺术,是不会灭绝的。


来源:丹阳老行当、丹阳市档案馆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25-8-19 16: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丹阳剪纸历史久花样多,曾用途广,如今专职少但爱好者不少。
     
3#
发表于 2025-8-20 14: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民间手艺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5-9-5 02:06 , Processed in 0.11251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柯本光学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