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自取的笑话
" F( S, L5 O6 @+ s7 c3 j, b1 I8 C2 n. o' z5 v9 M: O
北魏孝明帝时代,因为累世强盛,东夷、西域贡献不绝,又立互市以致南货,至是府库盈溢。
* r6 @ y6 F6 f! V
9 @8 V: l$ F6 @' B) E. |财物太多了,用不完。: \6 o) I5 m7 a# s
$ a. M) q+ W2 ?( R1 c) A
有一次胡太后去存放绢的库藏,命王公嫔主从行者百馀人各自取绢,你有多大劲就搬走多少,能搬走的就算你的,这话一说,大家都来劲了。! D" k2 H' g" U4 f( ?! ^+ X; I
" P e) |' z) ^6 c$ D, U- s* `/ a
在巨大的垂手可得的利益面前,几乎人人都放下了王公嫔主的面子、斯文,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即使力气小的也能一次搬走上百匹。
7 ~: k! o6 t+ E$ S+ \1 q" N ~# ?8 F" F0 V( A: w4 }: P
最大的利益面前,释放出来最大的潜力,机会只有一次呀!. w& z q" a. O5 v& u! e* m' `
/ _ S7 T6 q1 X i% w7 T5 Q) f3 o! z
当然每个人的品性也一览无余,想掩盖都掩盖不住。* t2 |6 q7 l' W3 e3 C
F) T2 b5 ]. A, L! j$ f3 v
尚书令李崇,章武王融,由于抗的绢过重,摔倒于地,李崇伤腰,章武王融损足。两个最大的官,也想拿最多的,想拿最多的也可以,可是也要看看自己有多大的力气呀。真是:贪财不自量力。5 n5 y, ~+ J; L
- g+ L2 i2 Q+ g6 F' ^) q
太贪了,吃相太难看了,结果把自己都摔伤了。更懊恼和丢人的是后面的处理:) Q8 z5 W( h( b8 D
, ?/ C" f* D$ t7 V) X胡太后居然把他们两个拿的绢全部扣下,因为这两个人违反了赏赐的规则,只能空手退场,这件事情成为当时满京城的笑话。+ r1 A* z; @1 [! }
5 @3 V0 W) P. y3 z
贪心不足,自取其辱。
& b9 n' E# s% L% \/ K) s$ r1 X; ]9 L# w- w4 Y4 {* r+ z! V s1 ?0 r
但是也有温文尔雅的,侍中崔光只取了两匹。
: m o8 ~! z$ R; M1 E: K' A ?
# r; R9 P7 Q4 h胡太后又奇怪的问他怎么拿这么少?太后以为人人都会拿很多,直到拿不动为止,其实没想到有的人又会把利益看的很淡。0 k! U l1 N* c7 s- K
2 `% r! \) h* C/ F8 M, {! b
其实崔光可能是一匹都不想拿,但是不能做的太突出,毕竟是太后发话了。拿两匹,应应景而已。
' r I3 \9 a4 b$ g6 Z0 Q* |9 A/ }& k9 m& W7 z* I
然后崔光解释说:“臣两只手只能拿动两匹。” u0 w( W! h, \4 B6 W! w. W
2 r/ H: j- L- ?9 I, ?9 \ @" `众皆愧之。愧什么?每个人都有廉耻之心的,这是与生俱来的。这一对比,优劣自现。: F2 O+ f# [+ s7 D
) k3 i; i+ F6 I: L& ]' a
就象王阳明审强盗,强盗不怕死,说你不要和我讲什么道德廉耻·····
: V0 ?" X) o" `% Q p3 [ n8 a) A
- O O w" K2 o4 P2 u/ s2 [+ v2 s" t王阳明就说天热,你把外衣脱了吧,强盗同意······,最后让强盗把内裤脱了时,强盗头目却紧紧抓着遮羞布大叫:这可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
; D9 t( m- o3 ~. [
9 W6 }8 ~* }# m9 a王阳明说:为什么使不得?说明你内心还有一些羞耻感。这羞耻感何尝不是道德良知的一些表现呢?看来我还是可以跟你讲道德廉耻的!' B, f @9 F/ [, {- J9 w5 m
! ?6 ^5 A; r0 e
崔光的行为也就是过去所说的:不贪为宝。他是能拿而不拿。0 x d1 W- s$ s! }' I
# _7 @' R! d2 D% h2 j
而尚书令李崇、章武王融是:拿不动了还要拿。
1 M; B& I- g/ e' A6 J& J6 X1 H0 _" V1 t. B5 n6 t2 M
相比之下,这不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了嘛?
: F) p8 ?$ Z9 Z1 F8 E# Z7 q, A; f2 J% t( N% N8 k
如果把取绢这件事情作为一面镜子的话,那么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心。
3 X3 s) [5 K7 c( j9 _4 u, W [# A% X6 T/ O/ T) y2 }
可以看到各自的长短,智慧的人也可以由此取长补短:" n/ J2 ~0 {! q4 i$ j9 o/ r
: I) }' H2 }) N7 e+ {) o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 _2 R- R7 J1 t2 L6 |1 T* ~7 Z$ p! S l4 Z' a9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