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应知应会】警示!多人因此伤亡,工贸领域8起典型安全事故
查看: 1286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焦点话题] 【应知应会】警示!多人因此伤亡,工贸领域8起典型安全事故 [复制链接]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3-18 16: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在工贸企业的日常生产中

危险往往发生在不经意之间

稍有不慎

一个走神、一次大意

甚至是违章操作

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以下是8起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

让我们以案为鉴,以案促防

一起来看!

160933nz2r22kb7noa5vcj.gif

1
物体打击事故安全警示
案例一

2024年3月7日,某公司冲压机发生故障,当班工人叫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修结束后,启动冲压机测试过程中,由于限位柱遗落在冲床台面,限位柱受挤压后弹出,击中维修人员左胸致其休克,经120抢救无效死亡。

160932i443i1a23gh1wwbw.png

(事故现场示意图)

01
事故直接原因

检修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未掌握本岗位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作业,未及时清理遗落在操作平台上的限位柱,导致调试过程中限位柱受挤压飞出。

02
防范措施建议

一、企业应制定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细化岗位操作规程,加强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杜绝违章作业。

二、作业前,应制定检维修作业方案,严格执行作业票审批制度,对参加检维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监护。

三、作业时,必须切断设备电源,挂“禁止合闸,有人作业”标示牌,做好警示隔离,严禁带电状态下进行检维修作业,检维修人员须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四、作业后,应及时恢复现场拆除的安全设施,检维修工器具及时撤离现场,确保无遗漏,检维修人员完成移交手续后方可撤场。

案例二

2024年6月25日,某公司聘请外包公司工人使用叉车搬运货物,行至一楼仓库门前时,因路面不平整,货物失稳发生倾倒,伤者手扶倾倒的货物时,被货物砸中压至地面受伤,造成重伤。

160933vvqdlflwrzfoqifo.png

(事故现场示意图)

01
事故直接原因

工人安全意识不足,用手扶倾倒的货物,被货物砸中压至地面受伤。

02
防范措施建议

一、叉车在装载时,严禁超载、偏载及单叉作业;所载物品重量必须在搬运车允许负载范围内;确保货叉长度大于等于货盘的长度。

二、行进中严禁在倾斜的斜面或陡坡上操作手动液压搬运车。若须手动液压搬运车在斜坡上使用时,操作者不得站在手动液压叉车正前方,避免手动液压搬运车因惯性导致速度过快失控撞人。

三、企业应加强员工特别是外包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案例三

2024年6月26日,某公司配料工人刘某在操作电动葫芦卸料作业时,将整包再生聚酯瓶片包装袋吊至拌料罐进料平台上方位置,上半身探入拌料罐进料平台处准备解开底部的捆扎带。整包再生聚酯瓶片包装袋掉落,砸中刘某,将其上半身挤压在拌料罐进料平台上,经120抢救无效死亡。

160933e7rrt671g6xgq8zb.png

(事故现场示意图)

01
事故直接原因

刘某违反操作规程,在吊物正下方操作。

02
防范措施建议

一、起重作业前要严格检查起吊设备、吊钩、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吊钩有无防止脱钩保险装置,起重作业应根据吊物尺寸选择相适应的吊物捆绑方法,平稳吊运。

二、吊重运行时吊臂及吊物下严禁站人,重物不得长时间悬在空中。可在起吊范围内设置围栏,加强现场管理。

三、企业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2
机械伤害事故安全警示

2024年3月25日,某公司丝印部工人进行丝印作业时,将上半身伸入网架与承片台之间清理油污,网架突然自动下压将其上半身压于网架与承片台之间,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160933iudxudkgu2fr8zd4.png

(事故现场示意图)

01
事故直接原因

丝印工人在未按下急停按钮或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违规进入网架与承片台之间清理油污,网架自动下压,导致事故发生。

02
防范措施建议

一、加强员工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定期开展机械安全教育和培训,在设备危险区域张贴安全警示标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在未切断电源的状态下清理设备。

二、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严禁“带病”作业,确保防护栏、紧急停止按钮、红外光栅或感应联锁装置等安全装置完好有效。

三、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巡查,对临时作业(如清洁、调试等)加强监管,落实防护措施,及时制止违规操作行为,杜绝违章作业。

3
车辆伤害事故安全警示

2024年5月26日,某公司叉车司机在生产车间驾驶叉车自西向东行驶,撞上突然步入车间通道的工人,将其卷入车辆底部,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160933wutkyzt2rur9wu90.png

(事故现场示意图)

01
事故直接原因

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叉车司机未遵守场内车辆安全管理规定,超速行驶,遇到突然闯入通道的员工未采取有效避让措施;员工(死者)未认真观察周围环境和车间通道安全状况,穿越叉车行驶区导致事故发生。

02
防范措施建议

一、完善场内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定期检查和维护叉车设备。

二、叉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叉车操作规程,注意观察道路状况,严禁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三、合理规划车辆行驶路线,实行区域分隔、人车分流。在弯道、路口或视野盲区,应张贴限速标志,安装广角镜。

四、鼓励安装智慧叉车系统,安装防撞系统、限速器、倒车摄像头等安全装置,提升操作安全性。

4
高坠事故安全警示

2024年5月21日,某公司员工违规作业,在未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情况下攀爬固废压缩箱翻转架,处理掉入压缩箱内的垃圾桶,不慎跌落地面,头部撞击到地面的铁板,经120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160933xivufjohwvhjl1hs.png

(事故现场示意图)

01
事故直接原因

工人安全意识不足,违规攀爬压缩箱处置故障。

02
防范措施建议

一、严格设备检维修操作规程,杜绝野蛮作业。确需登高作业时,应按规定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作业前要检查安全带并有可靠的挂钩点,高挂低用。

二、企业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消除员工不良习惯,规范个人行为,切实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加强作业现场管理,改善作业安全环境,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5
中毒事故安全警示

2024年8月17日,某公司委托第三方电镀设备回收公司对公司空置车间的旧电镀生产设备实施拆除。在清理抽取电镀槽中遗留废液时,疑似回收桶内残留物与电镀废液发生反应,产生氰化物挥发导致中毒。5名中毒人员被送到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

160933qhjlxx8reeylzjm1.png

(事故现场示意图)

01
事故直接原因

工人清理作业过程中使用的收集桶未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导致桶内遗留残液与电镀废液反应生成氰化物挥发导致中毒。

02
防范措施建议

一、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搬迁、拆除作业预案,并进行作业风险研判,对涉及清淤、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需落实监护制度。

二、企业应加强外包作业安全管理,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加强员工特别是外包人员岗位安全教育培训,熟悉岗位的安全风险和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三、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场所应安装有毒气体报警装置。作业时,应配备与作业环境适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腐蚀性作业场所,配备眼面部防护具、防化学品手套、防化学品鞋、化学防护服。

6
爆燃事故安全警示

2024年8月23日,某公司冶炼部工人在车间使用硝酸溶液溶解银废料。溶解作业过程中,工人使用钛棍搅拌溶液发生爆燃,硝酸溶液溅出到两人身上,造成两人被灼伤和烧伤,工友立即用清水清理伤者身体,并送至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

160933kx2ax7eoacr1ono1.png

(事故现场示意图)

01
事故直接原因

溶解作业过程中使用的酸桶未清洗或清洗不彻底,桶内盐酸残液与银废料中的少量活泼金属杂质反应产生氢气,发生燃爆。

02
防范措施建议

一、企业应对每批次回收废料成分进行检测,把好收货、验货关,作业时应确保容器干净,无残留废液。

二、企业为员工配备与作业环境适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腐蚀性作业场所,配备眼面部防护具、防化学品手套、防化学品鞋、化学防护服。

三、企业应加强员工岗位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来源: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丹阳市应急管理局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25-3-18 16: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亦千语 发表于 2025-3-18 16:09
【应知应会】警示!多人因此伤亡,工贸领域8起典型安全事故https://mp.weixin.qq.com/s/ZsT6AeP3a75EFEEFWW ...
这警示太有必要啦!工贸安全不容忽视,这些典型事故是“前车之鉴”,咱得吸取教训,守好安全红线,保生产平安!     

--来源:丹阳翼网
     
3#
发表于 2025-3-18 17: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这就叫做事不带脑子
     
4#
发表于 2025-3-18 18: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湖州市
     
5#
发表于 2025-3-18 19: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6#
发表于 2025-3-18 20: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外资企业把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通常归结为系统制度和设备自身的安全防护原因,民营企业根本原因都是员工安全意识不够,操作不当。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5-4-3 04:26 , Processed in 0.13033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柯本光学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