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超级水稻之父 杨守仁
查看: 417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丹阳文化] 超级水稻之父 杨守仁 [复制链接]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3-4 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偶然看到,居然是我们丹阳人,好像知道他的人不多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25-3-4 10: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
     
3#
 楼主| 发表于 2025-3-4 10: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杨守仁,男,汉族,江苏省丹阳人,1912年3月生。193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48年赴美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任山东大学农学院教授。1953年后从事水稻理论、水稻育种的研究工作,奉调到沈阳农业大学,为沈阳农业大学一级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被称为"中国农业科技界的'北丐'";他三年时间连拿威斯康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研究的超级稻亩产800公斤以上;他90高龄的时候,一谈起水稻,仍然精神振奋,没完没了。

2005年2月28日6时20分,杨守仁教授逝世,享年94岁。农大校园里一片悲痛之声。

杨守仁教授是我国迄今惟一而且是比较全面科学地阐明我国悠久的传统经验而又有所创新的著名水稻科学家。他曾用第一代IBM进行博士论文的研究,还发明了"田间试验区估算的新方法",人称"杨氏公式",至今美国仍在应用。他是东北三省水稻生产的积极宣传倡导者,是我国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体系的始创者。经过多年的长期努力,水稻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且已形成体系。他是釉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育种、水稻超高产育种新途径的开拓创造者。由他主持的超级稻研究在国内外已引起高度重视,超级稻科研项目列人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杨守仁教授执教40余载,他从1980年开始招收博士生,是我国第一批招收"作物栽培学及耕作学"的博士生导师,发表有关水稻栽培理论、水稻育种、育种新途径的开拓等方面重大学术问题的论文达200余篇,在总结弘扬我国传统种稻经验和开拓水稻新的育种领域籼粳稻杂交育种、理想株型育种中做出了创造性的突出贡献,填补了这项空白,因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委一部"六五"重点科技攻关奖等几十项奖励。1998年,杨守仁教授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此奖项的农业科学家全国仅2人,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评价杨守仁教授"对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育种及水稻超高产育种有重要贡献,在超级稻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50年代起,他先后主编了第一部全国高等学校通用教材《作物栽培学》和《东北水稻栽培》专著,编写了《中国水稻栽培学》,还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及《中国农百科》有关水稻的内容,并担任世界名著《稻的生物学》的总校译,出版了个人学术专著《水稻高产栽培与高产育种论丛》和《水稻专题讨论文集》。在他80岁高龄时,仍然孜孜不倦,辛勤耕耘,自辑出版了《水稻文选》,并列人辽宁省文化名人丛书之列。

.  折叠 编辑本段 个人履历.



1912年 3月5日 生于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六家村。

1926年 6月 毕业于丹阳县立第一小学。

1929年 6月 毕业于江苏省南京中学初中部。

1932年 7月 留江苏省立南京中学任实验小学教师。

1933年 9月-1937年6月 在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37年 7月-1945年8月 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术助理员、技佐、技士。在此期间曾兼任湖南省农业改进所衡阳稻场主任等职。

1945年 9月-1947年9月 任台湾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兼嘉义支所所长。

1948年 1月-1951年1月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49年初获硕士学位。1951年初获博士学位。

1949年 -1950年 兼任该校助教。

1951年 3月-1953年5月 任山东大学农学院教授及山东农学院教授。

1953年 6月- 任沈阳农业大学教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4#
发表于 2025-3-4 1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
二爷爷,皇塘陆家村
     
5#
 楼主| 发表于 2025-3-4 1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赵小赵 发表于 2025-3-4 10:42
二爷爷,皇塘陆家村

     
6#
 楼主| 发表于 2025-3-4 11: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杨守仁,男,汉族,江苏省丹阳人,1912年3月生。193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48年赴美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任山东大学农学院教授。1953年后从事水稻理论、水稻育种的研究工作,奉调到沈阳农业大学,为沈阳农业大学一级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被称为"中国农业科技界的'北丐'";他三年时间连拿威斯康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研究的超级稻亩产800公斤以上;



1912年 3月5日 生于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六家村。

1926年 6月 毕业于丹阳县立第一小学。

1929年 6月 毕业于江苏省南京中学初中部。

1932年 7月 留江苏省立南京中学任实验小学教师。

1933年 9月-1937年6月 在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37年 7月-1945年8月 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术助理员、技佐、技士。在此期间曾兼任湖南省农业改进所衡阳稻场主任等职。

1945年 9月-1947年9月 任台湾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兼嘉义支所所长。

1948年 1月-1951年1月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49年初获硕士学位。1951年初获博士学位。

1949年 -1950年 兼任该校助教。

1951年 3月-1953年5月 任山东大学农学院教授及山东农学院教授。

1953年 6月- 任沈阳农业大学教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5-4-4 15:55 , Processed in 0.08867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