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经山北麓彭山,群峰掩映一座白龙寺。一座据说有着王气的寺庙。”
说到丹阳的白龙寺,很多人都有争论,白龙寺究竟是在皇塘还是在埤城,其实,两个地方都有,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埤城白龙寺,一座正在重修的寺院。
丹阳丹北镇埤城,经山北麓彭山下,群峰掩映一座白龙寺。始建年代不详,初为彭山龙词,宋嘉泰元年(1201年),帝赐额“显济庙”。因为寺内有龙池,终年不涸,白龙常现,祈雨灵验,所以后来改名“白龙寺”!
大殿的正中是弥勒佛,两侧为四大金刚塑像。
1942年,白龙寺被日军拆除烧毁,现在的白龙寺是2008年,在原址往东百米重建而成的,白龙寺地理位置幽静,远观,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寺后郁郁葱葱,彩色飞檐,气宇轩昂,每座殿的建筑都不一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白龙寺历经千年沧桑,风雨艰辛,依旧美名远扬,这源于老百姓心中对白龙传说的刻骨铭心,源于对白龙的崇敬爱戴。
白龙寺最神奇的莫过于白龙池,白龙池人们众说纷纭,一说是龙的眼泪汇聚而成,为龙泪泉。又说是白龙池与山泉相通,终年不涸,为龙山泉。还说是白龙池是山底暗河的河口,暗河直通长江入东海,为龙泉。
龙池水面不大,池内水位常年不变,洪涝不溢,干旱不涸。1978年大旱,河沟见底,井水干涸,土地龟裂,周边村民饮用水亦发生困难,白龙池水却满溢,成为当地民众救命之水。
一九三八年,日寇烧毁龙王殿时龙池围墙受损,十年动乱期间残墙全被拆除。2005年重建后,白龙池白大理石围栏,之间镶嵌着碑文和雕刻的龙图。
每年四月初一,白龙寺举办皇帝批准的官府祭典,即白龙寺,是由官府举办传统的祭祀活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曾经庙会期间,寺庙置祭桌,桌上摆满了各种果品和猪、牛、羊三牲,并用红纸剪花贴盖,把整个祭桌装扮得像一座小宝塔,由八个大汉抬入龙王殿中。寺前大路两旁被各种摊贩排得密密麻麻,路中香客及购物者前推后拥,连绵到两公里之外。庙会期间还有戏班子前来唱三本大戏,唱京剧或者锡剧,整个寺庙人山人海。
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