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2024年,我在写作路上的付出与收获!(持续更新)
查看: 13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4年,我在写作路上的付出与收获!(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3 16: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本帖最后由 上海小魏 于 2025-1-13 18:18 编辑

在分享这一路所获之前,首先要感谢“翼网”给予我写作锻炼的平台,也要感谢论坛的编辑及热心的网友。更应该感谢“丹阳”这座城市给予我美好的回忆。少年时曾读过一句“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那时曾觉得这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吗?然,人过四旬才惊觉这段话的意义及影响。

论坛版主“百事通”曾在我帖中留言“有空分享你写作之路”,说来惭愧,那时我离写作,离文学相距甚远,甚至对“文学”这一词汇的概念都尚不知晓。所以也就无从分享。如今我离“文学”依旧很远,但我深知其的方向,只要努力,我想有朝一日终究会与其来个拥抱。


微信图片_20250113150807.jpg

这是我1998年—2005年手写的日记本。2005年之后就开始写博客,随即转至天涯论坛,陆续写了近30万字的日记。2000年曾有过一段时间阅读过一些散文,并做了摘录,2005年开始接触《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刊物。2022年回到家乡县城后,心态慢慢发生了变化,空闲除了学习古玩的知识外,就会看《红楼梦》,但是一直都是断断续续也未曾看完。

   2023年夏天,我试着给我们县城当地内刊投稿,写作的梦想在那一刻渐渐生根发芽。

1.jpg
2.jpg
3.jpg
  

一个月后,我收到县作协陈秘书长给我发来的微信,点开一看,是我作品上刊的照片,另还有一百元稿费(一页稿酬五十元)。见作品上刊,我欣喜若狂,恨不得让所有好友都知道这个消息,当即就去秘书长那取样刊。那一日,秘书长告诉我:“文章的题目帮你修改了,最后有几句话我删掉了,作品应该积极向上”。并鼓励我多看书,看好书,随即拿了几本市刊赠予我。
    《屋檐下避雨的白衣青年》讲的是一位毕业青年在外工作一年后,深刻体会到学历与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又重新走进校园的故事。“多看书、看好书”于是我又办了一张借书证,随即又在家中找来一本《青春之歌》阅读。并将之前写的几篇文章都打印了出来,想烦请秘书长给我一些建议。其中就有一篇《我与丹阳房东奶奶的故事》,一周后,秘书长给我回话:“你这篇文章很感人,读了很有泪点,但是文体又不是散文,我们七月份有个改稿活动,到时我把你这篇散文交给省作协的老师,听听他们的意见”

7月5日,在县某大酒店会议室里,坐满了前来听课的县作协老师们。于我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改稿会多以批评为主,省作协李老师对每一篇作品都给予了建议与点评,最后他说了一句话:“这次的改稿作品中,魏云革的作品写得最好”,哪位是魏老师?我忙站起身。接着又听李老师所言:“他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与房东奶奶的相处到分别,最后又重逢,直到老人家的离去,文章中的亮点很多,有悲悯的情怀在里面,但是这个文章严格上讲,不算是散文,像记叙文,还有散文中这样的时间交代也是不可取的。比如1998年,2005年等等,这篇文章要大改,改过后我可以帮你推荐发表”。改稿会结束后,就有很多老师走到我的跟前,找我要微信。并都称我为“魏老师”,当时一点都不适应。晚上,众老师聚在一起吃饭,作协主席、秘书长以及省作协老师在另一个包房。饭后我将剩下的酒拿给秘书长,县作协陈秘书长见我来,连忙让我加了省作协李老师的微信。我知道陈秘书长是有意让我认识省作协老师。
7月中旬,我带着一本《青春之歌》去恩施利川为期一个月的避暑,将那篇文章做了大幅度的修改。

8月,我将这篇文章发给了省作协李老师,李老师将这篇文章推荐给了《作家天地》刊。不久给我发来截图。说道:“这个刊物的负责人说你的文章写得很好,不要再对外投稿了”。获悉作品可以上刊,真的太激动了。

4.jpg
5.jpg

11月中旬,发现《作家天地》公众号分享的12期的目录中,有我的这篇文章。后经过发现,与我之前写的原稿存在多处语句及标点的错误,尽管如此,作品还是经过编辑的修改最终得到了上刊,我也曾自忖,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发表,皆因有省作协、县作协老师的推荐,冥冥之中也有房东奶奶的帮助。拿到样刊的那一刻,我激动地落泪了。

作家周晓枫在《他就是神骏,他就是猛禽》一文中曾写道一个作家只要文字活着,他就是在呼吸,在成长,在兀自歌唱;那些写下的句子如海,永远有自己的澎湃和潮汐。”如今,我想我写了这篇长达五千多字的散文,纪念我丹阳房东奶奶,希望她老人家能如我写的这些文字一般,在呼吸,在成长,在兀自歌唱。
  文人相轻,没有好作品是不行的。
  那时,我对什么是好书,如何写好散文一无所知,我只从真实事件,真实情感去出发。
  建议,先找到当地作协组织,最好加入到作协里,后期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未完)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25-1-13 18: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当我看到久负盛名的《文学报》也停止出刊,而栖息于某报赐予的一个版面,心里已经有点悲哀了。纯文学的光芒不再,让我有些落寞。
感谢“上海小魏”这类文学爱好者坚持初心,用笔触反映生活,反映社会,折射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当我发表第一篇作品时,心中的激动和喜悦是难以言表的。当岁月的沉淀促使我们冷静的思考后,
写一些自己陶醉的文字,可以分享,可以深藏,都能坦然处之。
感谢“上海小魏”能在《凡人风采》版块发表作品,我很欣赏你文中摘录的几句话:“一个作家只要文字活着,他就是在呼吸,在成长,在兀自歌唱;那些写下的句子如海,永远有自己的澎湃和潮汐。”
作家应该具备良知,无论何时,都不能迷失自我。
我坚持一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要有傲骨。
作为文学爱好者,可以多写让人振奋和良善的文字,最起码不要为了谄媚而写作。
“小魏”的作品,值得慢慢去品。
     
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18: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百事通 发表于 2025-1-13 18:11
当我看到久负盛名的《文学报》也停止出刊,而栖息于某报赐予的一个版面,心里已经有点悲哀了。纯文学的光芒 ...

谢谢版主的点评,嘴里正吃着酱面,反反复复将您的留言读了几篇,若加以润色化开来,也是一篇好的散文,我读过一些名家的作品,我更偏爱有故事情节,或者接物的文章。
说实在的,其实都不知道能分享什么,只是将这一年多的付出与回报分享出来,若能有益那些文学爱好者,想来也是件幸事。
     
4#
发表于 2025-1-14 14: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上海小魏 发表于 2025-1-13 18:38
谢谢版主的点评,嘴里正吃着酱面,反反复复将您的留言读了几篇,若加以润色化开来,也是一篇好的散文,我 ...

“若加以润色化开来,也是一篇好的散文”

-----凭你的文字功底,“润色”一下呗,期待!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5-2-7 17:48 , Processed in 0.04227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