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舜留下的人生之路
4 e# o% t5 w4 ]+ ?+ t3 b x- {; H, \7 z
在舜很小的时候,他母亲便去世了。/ R. K% k; A$ Y' `0 A
) i% S0 s$ r8 O ~父亲瞽叟又娶了妻,这就是舜的后母。
3 d. [, e4 w) x9 d, R7 d! W5 T8 L0 O% s+ q, |9 ^
于是,他们从小便虐待舜,甚至想谋害舜。
; P+ X+ C) P# N9 `- h8 c0 j( I! D/ U) J
父亲和后母经常因为一点小小的过失就重重惩罚他,打骂更是常有的事情。9 L' A9 p" N$ @$ E) z
/ @6 H/ s/ E( _1 K在诸多考验和不公中,砥砺自己的德行,坚守着人最本初的善念。! [; u6 O2 d2 A# D4 ~* k
i: p) L+ }' u+ s+ D( _他没有抱怨,以“恶”制“恶”,还是选择善念和宽恕。
f" [/ Z" z. X; I% e+ f! a8 L- b- {
虽然遭受不公的待遇,但每次事后他又到父母身边恭敬服侍。好像之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o* Q( ~7 P" r& M |8 q
% e' C& Q' _, u0 }
不计别人的恶。" Q# t& x" L* T* E. a7 h4 U& @2 Z9 F
% f8 k6 a- L2 x+ s3 [+ c即便每次的责罚都有些鸡蛋里挑骨头,但舜都会更加谨慎地服侍父母,而无半点怨恨之心。1 p. L4 O/ o: c0 e0 A
; d( n1 L$ j; O5 Z! _9 s
自己做好,无怨无恨。
3 a6 }) p; z) R1 A. G5 w
8 g' I1 ^- J2 e& u7 t; C- }: |因为舜的坚守和孝心,乡邻都非常钦佩舜。
6 r5 m3 h5 p0 ~5 I* L2 X4 P. Y1 x3 T. K
于是,年仅二十岁的舜,德行便已传遍天下,路人皆知,连尧帝都知道了。2 I( i- p. U, r; a
0 I, a" d" v$ j6 D$ Q
有些时候,人们会习惯抱怨环境,诉说种种不公,但或许忘记了,换一个角度,这恰恰是可以成就自己的路。$ I, y8 z, @' t2 Q; N# @
$ f: k6 ^) p' g只看我们如何选择。任何坏事事都可以变成好事。
! j2 c( Z3 {0 V& O
; z5 ]$ b9 K p, z: m$ L. \$ a即使大家都看得到舜的德行,但家里人还是并不能容下他。 x: \8 V" C) k2 m9 \% J
7 ~6 ?% J6 o6 Q+ y7 |3 g
无奈之下,舜只好离家外出谋生。
: q6 b, c! h2 r+ R4 N4 ]
$ M% q% I* N4 Q& g+ u# w7 y因为谋生需要,舜曾在历山种过田,在雷泽捕过鱼,在河滨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家具用品,在负夏做过生意。. f) o7 w# [, B
) P+ T8 S- T* ?
舜在历山耕种时,人们经常争地。
' X( Z8 ?& [9 i( P5 |, r( q6 m+ j. c$ {. e
舜自然也是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4 {0 k+ v, \' _+ I3 {0 H
0 B0 @# k6 m& E' }$ w. N& j$ e7 X
他开垦耕种好的田地也被人说是自己的,被要求归还。
7 `' \0 q+ f$ c" J; J# C
, {1 D6 }7 E: e" Z9 ^辛辛苦苦开垦了许多天的田地,别人一句话就要拿走。
+ O/ M) y$ ~* i- P4 X: s% A& U% V }
他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只是摆摆手,说:$ e/ P: y0 W+ g. N
2 w1 Y$ j2 q# X3 F" @+ d
是你的,那就给你吧。7 v: j2 U& n, p
- r6 Z# V" c( U' r7 q
时间长了,周围的人皆受到舜的感化而惭愧不已,便慢慢形成一股风气,都将好地让给他人,再没人为田界而争了。( t* V2 G ~# Q
: e e% | _9 i6 y
后来无论是打鱼、制陶、做家具都能做的很好,不与人争。
7 C% t; z: ?* n2 ~4 u4 o& R; Y
# s# @8 ?* Q' v: x2 c于是,大家都喜欢围绕在他身旁,跟从着他。这样的人当然谁都喜欢。2 \' O- c ]/ `$ g
4 e7 u9 s1 g9 D0 p, w- m2 V无论舜搬到哪里,大家很快就会慕名而来,搬到舜身边居住。
7 X/ h% S# x) M( D* a) x- ]9 N
9 w. }/ B9 D; b0 M这样一来,舜所住的地方,一年之内会成为村落,两年会成为城镇,三年就成了一座繁荣和睦的都市。0 T, u. U6 T/ R) F, `
, H; R5 O5 C/ M4 W& N+ N他天生善良宽容,但他并不是傻.
! n' s4 U+ }4 ] {! k2 m& M2 P U
% x; [+ R3 |! S8 _+ _! T只是,他一直在选择,选择原谅,选择理解,选择包容,选择宽大,选择孝悌。& k9 c/ ^; a! j0 ^* H0 ~% v! a; o
; Z4 g6 s4 y" U1 N* Q$ Y. Z) h# C选择用善的方式。 T7 A0 o. p# l: y( G, B( W
( L/ ~ @+ b: u: B当然,最终家人终于受到感化,从此再也没有坑害舜了。% l1 X' u# m8 L5 A7 a- I
' ?2 {5 }4 \* J2 [1 i7 P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人所言不虚。人真的可以以心换心。
$ S2 x. q3 B4 h3 m/ K9 y" F, l; z |9 r9 N/ E; d
问题是我们是否愿意一直坚持,坚持,再坚持。
$ W7 d2 d' v' U( M; L0 w
6 y, V! e0 w4 w! m4 g* H( |! ?* U6 A他用自己的一生的演绎,给后来的人做参考。! u. N. i. C1 o2 n& Q0 V
* d [5 c% ^, G2 E9 H* l+ c: }3 B四千多年后,再读他的故事,依然感动不已。% z" S+ H6 ^ B+ t% p
原来天下还有这样的人,原来做人还可以这样去做。% A8 y7 a) Q8 y8 N4 ~4 f
; q& D5 J# m: j4 ]% a2 L# r' @! S舜真的不知道人性之恶吗?他比谁都清楚,只是他选择了用善意。
7 K' A) `, d$ G: R! a# a L1 d7 U9 A+ L/ i4 K6 M1 _/ k3 @: x
在他禅让给大禹时,很郑重地对禹说:
5 n7 j' \, A0 n7 V4 i, z
! q% [6 q) ]- p) B, T3 `4 M p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i' s* k% g9 b- b6 k+ V+ i
5 h1 q* s* E: |用人心去衡量,随处可见不公之事。以善心、爱心去看待,你会发现人人都不容易,或者说很辛苦。
1 m4 o0 e" a: C5 U: w2 ]
/ b; ]5 N5 C* F- \不要说生老病死的苦,更有七情六欲得不到的苦,如果这样去想,还有什么好争的。
! k6 ` }' C3 Q8 E G. z* A- S+ N* k1 T$ _
再退一步讲,百年之后尘归尘、土归土,哪个又是你的?8 ^0 X/ ?: Q6 X- l0 J
K9 @" \1 m4 @
宋朝的邵雍在《人生一世吟》中写到:
' a" ^* G9 n" G* L+ U# b" F0 J7 q) C" v2 }- ~
前有亿万年,后有亿万世。
* a& N9 c; ~' F% N9 i5 I4 B) {) ]# W! S; ?% s& U+ z5 X
中间一百年,做得几何事。: G% e6 p) c3 w
, D+ m, o3 @) f" }
又况人之寿,几人能百岁。
8 d2 W" h6 w O" B8 Y2 \ {* r3 Y/ x& e+ }( W- [
如何不喜欢,强自生憔悴。 B2 J- ]8 I: ]" I: i8 l. z j
5 c. t9 c4 x0 T+ r; L
如此看来,真的是不必太勉强自己了。
5 d& X- w# b9 r) Q& `/ [ C
+ [" a$ K9 A, j. K4 e如何不喜欢,强自生憔悴。. d. p2 X3 N6 v7 W
) O# S7 Y- q5 D虞舜用他光彩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一条可以参照的路!
/ Y$ D' E+ P8 I1 }0 X H1 N9 ~, P1 ~% C% k6 ^" k
: v" \- @4 R+ E 节选于《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传》
; J1 l# [- t; _; I8 H* n4 |3 F x! s i7 ` |-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