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未成年人 很多都是网络达人 会上网购物、玩游戏、追明星周边 当心!!! 诈骗分子已经将黑手伸向孩子 <section data-bastyle=background:url( ) no-repeat left top/100% 100%;box-sizing: border-box;padding:10px 20px 15px; data-md5=1c17b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s://bbs.212300.com/plugin.php?id=wcn_editor:wx_img&url=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JYfaAWDDSUcJAAeW37F4q3Gubv95VDdnxFDhQ9p4UxOgAoG7NCdY3rARsbZIkESwvxfJUVNeG1Kib6lZUnxJbog/640?wx_fmt=png&from=appmsg);background-position: left top;background-size: 100% 100%;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background-origin: initial;background-clip: initial;padding: 10px 20px 15px;>家住丹阳的笑笑小朋友 通过网购平台给好朋友挑选礼物 在留言询问她看中的一款毛绒娃娃是否有货后 一个网名为“七月”的人 添加了笑笑的微信好友 “七月”告诉笑笑 毛绒娃娃要75元一个 笑笑同意购买 并扫描“七月”发来的收款码付款75元 “七月”称,笑笑的订单“被冻结” 需缴审核费、实名认证费共计160元才能解冻 并告诉笑笑,解冻后,160元会原路返还 为了顺利买到喜爱的娃娃 笑笑又转账160元
随后“七月”又以 “扫码支付失误导致微信账号冻结” “解冻失败”等种种理由哄骗笑笑多次转账 期间,还怂恿笑笑去找朋友借钱 截至当天下午笑笑母亲发现微信零钱余额异常 笑笑共计被骗3500余元 12岁的小张看到一则短视频里写 “关注视频号、加QQ群 可以免费领取明星周边” 小张心动了,加入QQ群 群成员热烈交流明星周边的事 还有人说“真的领到了,谢谢群主!” 小张询问群管理员“如何免费领周边?” 此时,管理员在群里说: “有人涉嫌诈骗混进了这个群 这个群已经被‘网络警察’监控” 还在群里发了几张警察的照片 要求群成员带进群截图找管理员 证明自己不是诈骗犯 看着这些消息,小张慌了 害怕自己被当成骗子 赶紧找管理员说自己是刚进群的 管理员说: “不仅要证明自己不是骗子 还要证明家里其他人也不是骗子” 让小张把家里人的钱转进 “警方提供的账户”进行验证 随后,小张根据管理员的指令 把外婆的银行账户、转账验证码 发给了对方 先后被诈骗分子转账9次 共计损失1.2万余元
高中生盼盼刷短视频时收到一条“私信” 对方称要高价购买某游戏账号 让卖家添加QQ号进行交易 互加好友后 买家让盼盼下载“某游”APP 根据该APP里客服的要求 盼盼上架了自己的游戏账号 随后客服发来交易链接 称要缴纳1200元“账号过户费” 还表示,买家已垫付300元 盼盼还要支付900元即可 转账900元过户费后 客服以盼盼没有备注“账号过户费”为由 让盼盼缴纳1200元罚款 并称如不缴纳罚款 卖家盼盼需赔付平台20000元 其后,客服还对盼盼发出 报警、上门抓人等各种恐吓 盼盼意识到被骗,随后报警
1.孩子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一定要在家长的监管之下。合理安排使用时间,既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可避免孩子受到哄骗、胁迫后被诈骗分子利用。 2.培养孩子识骗防骗的能力,告诉孩子: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添加来历不明的陌生人为“好友”,当遇到威胁、恐吓时,不要自己解决,要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者公安机关求助。明确告诉孩子,警察不会以办案的名义要求转账。 3.除上述三个案例,诈骗分子还会以免费赠送游戏皮肤、游戏装备等为诱饵,引导孩子点击不明链接下载安装有屏幕共享或者远程控制功能的软件。告诉孩子:同意屏幕共享或者让对方远程操控手机,相当于将自己的钱包送到了对方的手里。 4.家长不要将大额资金放在微信钱包、支付宝上,并对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设置安全措施,关闭“免密支付”,保管好支付密码。告诉孩子:需要支付任何费用须经家长同意,并由家长进行操作。 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成熟 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容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让我们共同做好孩子们的网络安全教育 -END- 来源:丹阳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