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瞭望”镇江!彩虹格外绚烂!
查看: 151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瞭望”镇江!彩虹格外绚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8-7 17: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今天,《瞭望》新闻周刊

多篇幅聚焦镇江!

8月5日,新华社旗下《瞭望》新闻周刊2024年第32期围绕镇江高质量发展工作推出专题,用《镇江向前》《“跨栏”跑起来》《浩荡见风骨》《一生许一城》4篇重量级调研文章,从多个维度对镇江产业经济、历史文化、人才镇兴、营商环境、城市风骨等进行了集中报道。文章立意深远、视野宏阔、眼光独到、文风鲜活,生动诠释了镇江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奋力绘就“镇江很有前途”现代化新画卷的新实践。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是中国大型时事政经新闻周刊。新华通讯社主办,1981年4月创刊。

171035k7zp4p8d7489984m.jpeg
各位读者朋友快来看看吧
瞭望 |
镇江向前
171035ybqpfartfqaz7wpt.png
镇江润扬大桥 石小刚摄

镇江,西邻南京,北望扬州,古称京口,又名润州,因其扼守长江与运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江防要塞和南北锁钥,镇江身处温润江南却不乏塞北血性,自古充盈英雄之气。

1842年7月21日,长江水面,北固山前,英军76艘舰船、725门火炮、1.2万士兵集结完毕,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最后一场也是最惨烈的战役——镇江之战,就此爆发。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守军英勇抵抗后全军覆没。随着城池失守,漕运中止,运河截断,清朝政府39天后签署城下之盟——《南京条约》。历时九天的镇江保卫战,作为近代史上悲壮一页,成为这座城市不畏强敌、敢于抗争的生动写照。

站在历史的经纬线上品味镇江,绝不只有醋的色香酸纯浓。独特的方位、地位和定位,让历经磅礴大海、延绵长江、繁华运河的镇江,对于沧海桑田、王朝兴衰和历史轮回,早已处变不惊。

初识镇江,先感其坚韧精悍。因山为垒、缘江为境,从生子当如孙仲谋坐断东南的雄图初现,到寻常巷陌刘寄奴气吞万里的金戈铁马,再到韩世忠于黄天荡大破金兵的传奇之战……“天下第一江山”目击了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吟唱过壮怀激烈的慷慨悲歌,亦孕育出“天下英雄谁敌手”的勇毅风范。

171035o3oazplplzkuclkc.jpeg
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 石小刚摄

细观镇江,渐识其开放包容。居江河要津、控漕运咽喉,镇江见证过长江入海、承载了运河兴盛、庇护了衣冠南渡、流转过四方珍奇。从古时“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一万家”的繁忙富庶,到近现代“五业兴盛”的工商业探索,再到改革开放后“四千四万”的先行先试,南来北往带来的见多识广,滋养了镇江绵延不绝的商业文化,也赋予镇江人江河般包容开阔的眼界心胸。

深研镇江,更知其文雅睿智。三千多年建置史,一城山水半城诗。在镇江,北固山神州形胜的豪迈、西津渡春风明月的深思、芙蓉楼玉壶冰心的澄澈,一方文脉绵延千古;梦溪园中包罗万象的笔谈、圆周率里目尽毫厘的精确,《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的遗惠,八面智慧光照至今。如此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无怪乎文豪巨匠纷纷流连于此。

放眼当下神州各城,镇江亦堪称优等生。伴随时光流逝、世事流转和区划变迁,曾为江苏省会的镇江,几经调整,面积不复当年,声量不如往昔,虽人均收入仍位列江苏前五,但面对周边城市的强手林立、沉疴旧患的隐隐阵痛、发展时钟的嘀嗒作响,是在沉默中淡入云烟,还是在奋进中再辟天地,已成镇江的必答之题。

宜,是镇江最初的名字,意为所安也。这里曾为辗转流民提供安身立命之所,也在命运起伏下追寻安居乐业之道,还因疾进中累积的巨额债务一度徘徊踟蹰。最终,镇江在五味杂陈与进退周旋中,领悟到唯有稳步发展才是最大安全,唯有自强不息才得最稳动力,唯有矢志向前才有更好明天。

重压无法阻挡镇江前进的脚步,正如困难从未成为镇江躺平的借口。能上能下,能屈能伸,酿酒既醇,造醋亦佳。每逢抉择时刻,镇江都会以“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气魄,展现“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的智慧。重燃激情,在奔跑中奋力跨栏;负重前行,于浩荡中尽显风骨。像化解债务那样,镇江用“骑车”的惯性保持平稳,用“划船”的技巧找准航向,通过打好手中之牌,聚集周边之力,营造争先之势,一幅幅“很有前途”的现实图景,正在“跑起来”的镇江徐徐展开。

171035mx6jzdp71j9xpyd3.jpeg
南山北部景区

蜿蜒间大江东去,恰似曲折中历史向前。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前夕,英军重巡洋舰“紫石英”号违反禁令擅闯防线,遭人民解放军炮击重创搁浅,3个月后狼狈逃窜。西来之敌,向东夜遁,百年轮回间,同一片江面,从俯下身,到站起来,镇江再次见证了“炮舰外交”的终结和古老民族的新生。

此后又四十年许,乘着改革开放春风,镇江港迎来1949年后第一艘外籍船舶,开启了又一段波澜壮阔的城市传奇。如今,从高端船舶发动机到新型医疗器械,从集装箱运输船再到低压智能电气装备,镇江货已行销全球。心许此地的镇江人凭借创新和努力,正在让近悦远来的镇江城与长三角和世界同频共振,为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写下别具特色的镇江注脚。

前路并不平坦,前途注定光明。镇江的不屈和不懈证明,只要初心不改、步履坚定,一串串前进的脚印与一代代前行的人们,必能接续理想之火,传承希望之光。当春风又绿江南岸,潮平两岸阔的新航路上,镇江大步向前的足迹清晰可见。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郭奔胜 夏宇 王仁贵

瞭望 |
“跨栏”跑起来

◇ 镇江深知,只有跑起来,才有冲劲去跨越道道难关;只有跑起来,才能跟上周边诸强前进的步伐;只有跑起来,才能让高质量发展真正落地生根

◇ 化债的过程痛苦而漫长,但也让镇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要基于自身实际,处理好量与质、快与慢、舍与得的辩证关系

◇ 虽然困难重重,但镇江决策者本着对国家、对百姓、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树牢“新官要理旧账”“化债也是政绩”的理念,在这一问题上不搞击鼓传花,不将难题转移

◇ 转型升级,知易行难。对镇江而言,要续写好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需要更多决心、信心和耐心,推动产业向新、向轻、向绿

171035jmd1gpgngbd1qjdd.png
镇江造小飞机批量验收 马镇丹摄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地处苏南的镇江,是一处襟山带江、江山清绝的形胜之地。万里长江与千年运河在此交汇,锁钥之地留住了南来北往的过客脚步,也沉淀下名城镇江的厚重底蕴。

《宋书·文帝纪》说:“京口襟带江山,表里华甸,经途四达,利尽淮海,城邑高明,土风淳壹,苞总形胜,实唯名都。”《南齐书·州郡志》也称这里:“望海临江”“内镇优重”。运河时代可谓是镇江的高光时刻。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在此留下了千古诗篇和无尽感慨,甚至给予了镇江“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

历史上的镇江曾经大名鼎鼎,当下的镇江依然令人侧目。超5000亿元的经济总量,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放眼全国城市,是不折不扣的优等生。

但在苏南腹地,万亿级城市环伺,镇江依然倍感压力。正如当地学者所言,“成也区位、困也区位”,当原有“津要之地”的优势不再,镇江成为了人才、资源、货物等各种要素流通的通道,却难以形成承载地和集聚地。

结果便是,和自己比,镇江已跑出了不错的加速度,但在苏南各个城市的赛跑中,却显滞后。

2023年,镇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64.07亿元,在江苏省13个地市中位列第十。处于第九的江对岸泰州自2009年反超镇江后,发展势头迅猛,与镇江的差距呈拉大之势。紧随其后的苏北城市淮安,2023年GDP突破5000亿元关口,距镇江仅一步之遥。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作为“尖子班”中的“一般生”,镇江何去何从?

躺平,镇江没有资格。在苏南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你追我赶已呈大势,奋斗与拼搏是永恒的主题。更何况,镇江还有不少欠账要补。

退缩,镇江没有理由。无论历史上,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抑或是改革开放以来,镇江都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在镇江的基因里,就没有“退缩”二字。

迎难而上,是镇江唯一的选择。关键是,如何向前?

2020年初,新任镇江市委书记不久的马明龙,尝试给出一种新解法——发出“跑起来,镇江”的动员令,要求全市上下以时不我待精神,加快书写“镇江很有前途”的崭新篇章。

这注定不是一段轻松的赛程。对于体量不大、优势不多、困难不少、压力不小的镇江而言,面临的将是一场“背着沙袋”的负重前行。这就好比一场跨栏跑,虽然直线距离相当,但中途要跨过多道阻拦,既考验耐力,又比拼技巧,难度陡增。

这显然不是一场盲目的攀比。宁镇扬一体化战略的居中之地、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地带”……镇江的区位优势依然明显;扬中的船舶海工产业、丹阳的眼镜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句容的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镇江的产业基础仍旧厚实。“跨栏”跑起来,镇江有基础、有优势、有能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镇江深知,只有跑起来,才有冲劲去跨越道道难关;只有跑起来,才能跟上周边诸强前进的步伐;只有跑起来,才能让高质量发展真正落地生根。

171035anlf0erxyfnoeplj.jpeg
第一艘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品运输船在镇江船厂顺利下水 石小刚摄
提振奋起精气神

精神状态好不好,直接决定“跑起来”的姿态和步速。

在加速赶超“尖子生”过程中,镇江曾走过一段弯路——产业定位不清,偏离发展规律,一味大干快上,随之而来的是发展乏力、债务攀升。

遭遇困境,不仅限制了镇江发展建设的能力,也消磨着当地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精气神。”初到镇江,当地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让马明龙感到忧心:队伍士气不振、干部脸上无光、群众人心不齐。

“垂头丧气无法扭转镇江的颓势。”于是,提振士气,振奋精神,成为新一届市委班子施政的首要突破口。

2020年2月底,镇江“新春第一会”——产业强市大会上,“跑起来,镇江”成为最响亮的声音。

马明龙解释道,一个地方是人心思进,还是萎靡不振,直接决定着这个地方的发展状态和前途命运。提出“跑起来”,并不仅针对经济发展上的“跑”,更是寄望干部队伍在工作中呈现出“跑”的状态。

慢慢悠悠不行,拖拖拉拉不可,只有“跑起来”才能给人以活力、给人以希望。

针对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状态不佳、动力不足等问题,镇江明确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通过持续推进“一线建功”工程,落实激励干部敢为善为十条举措,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释放“三项机制”的引领力穿透力等政策组合拳,强化正向激励和负向鞭策,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让有为者有位。出台镇江市激励干部敢为善为十条举措,推动“干部敢为”发挥关键引领作用。仅过去一年,镇江就先后对产业建设、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方面工作突出的63名科级以上干部予以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开展职级晋升111人次。

——给敢闯者松绑。强化容错纠错机制,划清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谋私的界限。丹阳市商务局一名干部在丹阳成品油综合整治工作中出现一定失误,考虑到其出于公心且无借机谋取私利的情形,丹阳市对其予以容错纠错,免予党纪处分。

——对躺平者动真。仅镇江新区近三年就累计编发督查提醒单100余份,运用通报表扬及通报批评200余次。对照能上能下有关办法,该区近年来调整34名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强化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鲜明导向。

镇江决策者明白,只有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才能引导干部把全部心思放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

鼓足干劲,更要找准思路。只有认知上厘清楚、思想上弄明白,镇江才能真正“跑起来”。

化债的过程痛苦而漫长,但也让镇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要基于自身实际,处理好量与质、快与慢、舍与得的辩证关系。

——蓄势而发的镇江,需要理解量与质的关系。

产业项目,是推动镇江“跑起来”的基石。对于项目的引进,如今的镇江有一套严格的准入标准。

“2020年起,我们舍去高污染高投入高风险的项目,不追求基建类、金融类、地产类项目,其他项目如果投资太大、回报周期太长,我们不敢要也要不起。”镇江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章存保说,不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不主动招,主动找上门的项目需要通过严格的研判评估。

——奔跑追赶的镇江,需要平衡快与慢的关系。

一旦镇江跑起来,什么样的速度最合适?狂奔还慢跑?对此,镇江党政干部的共识是,应该如“骑自行车”一般,维持“跑起来”的动势和惯性,太快或太慢都容易摔倒,适当的速度最稳健。

稳中求进,连续8年出现在镇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着镇江对于发展快慢的辩证思考。镇江要跑起来,必须“稳”字当头,谋深谋实每个决策事项,凡事都要尊重规律、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更要“进”字加压,谋定后动,确保在“稳”的基础上“进”得更快更好。

——负重前行的镇江,需要懂得舍与得的关系。

近年来,镇江关紧财政支出“水龙头”,全面压缩政府行政开支,每年七成以上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保障基础持续夯实。

翻开镇江账本,2019年至2023年,民生保障累计安排十三大类民生支出2036亿元,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8%左右;人均民生支出由2019年的11767元增加至2023年12771元,人均民生支出水平列全省第5位,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十二连增”,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在化债压力下,连续多年‘三公’经费与一般性支出‘只减不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能做到这个程度,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保障民生的决心。”镇江市财政局局长林海说。

量与质、快与慢、舍与得,表面看是产业规模、发展增速、财政收支的加减乘除,实则是发展观念的转变、发展思路的调整和发展方向的纠偏。

从犹豫到坚定,从踱步到起跑,从畏首畏尾到迎难而上,镇江强烈意识到,躺平退缩没有出路,畏难犹豫没有前途,唯有沉住气、鼓足劲,先把腿从泥潭中拔出来,调理好身体状态再重新起步、轻装上阵,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力奔跑。

这种共识,对镇江而言来之不易,今天的镇江十分珍惜。

171035tgo77dkooi8p85p6.jpeg
繁忙的镇江大港港区 石小刚摄
搬掉前行“拦路虎”

要跑起来,最好轻装上阵。但债务,一度成为镇江发展的沉重包袱。

2017年前后,镇江大小平台类国有企业超过百家,政府性债务率居高不下。在关于债务风险的“红色”预警里,有关部门负责人私底下给了镇江超出最高警戒的“血红”警示。

“曾几何时,外地省市谈起镇江就是‘债务重’,金融机构讲起镇江就是‘风险大’,镇江被债务拉入‘泥潭’、陷入‘困境’。”林海如此描述镇江当时的困局。

负重奔跑,难度可想而知。要真正“跑起来”,镇江必须努力卸下包袱。

2018年起,镇江全域陆续进入全力“化债模式”。虽然困难重重,但镇江决策者本着对国家、对百姓、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树牢“新官要理旧账”“化债也是政绩”的理念,在这一问题上不搞击鼓传花,不将难题转移。他们明白,对镇江而言,化债躲不掉、藏不起、遮不住,必须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决绝直面挑战。

但难题比想象中还要多:发展惯性下,这边在封堵债务敞口,那边却继续开“水龙头”;有机构打着民生旗号,脱离实际盲目要求上项目;在已有高铁站成为“摆设”的情况下,却还有干部继续申请建设高铁站;巨大的财政压力下,如何确保基本民生刚性支出的可持续……

面对这样的局面,镇江要想实现自我救赎,不仅要拿出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更要具备破解难题的智慧和能力。

卸掉包袱,先要明白为何背上包袱。经过充分调查和细致分析,镇江干部心中有了清晰答案:一段时期内,政绩观出现偏差。

因此,要卸掉债务包袱,先要抛弃观念包袱,校准政绩观成为头等大事。一个贯穿始终的理念是,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一张蓝图绘到底,绝不允许拿着党和政府的资源谋取个人政绩,绝不允许为了谋求当前政绩把压力和风险留给后人。

镇江对症下药,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持续优化考核内容、评价机制、评判标准,加强过程管理、预警监测、综合研判,既看指标数据、工作进展,更看数据背后反映的质效、工作背后反映的理念,统筹考虑当下与长远、显功与潜绩、个人与集体、主观与客观等因素,校准政绩的底色和贡献量,考实政绩的成色和含金量,引导各地各单位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干出真业绩、跑出好成绩。

这一理念指导下,镇江停掉了所有不必要工程,砍掉了所有不必要项目。全部开工项目都必须经过一整套体系的反复评估,对项目的必要性、科学性以及资金保障的可持续性进行论证。种种举措,有力遏制了各级政府盲目投资、盲目上项目的冲动。

如今,历经化债的“洗礼”,正确政绩观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口中的高频词汇。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还是不同领域的人士,谈及镇江近年来的变化时,都纷纷表示当地干部政绩观已经实现了显著扭转。而这正是镇江近年来能够迎难而上、取得一系列发展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更新观念至关重要,机制保障亦不可缺。

为扎牢“债务管控”的制度篱笆,镇江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市级地方债务管理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全市化债工作;构建起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板块、平台公司等各层级参与的会议制度,定期调度推进化债工作,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经过艰苦努力,镇江实际隐性债务化解进度已完成过半,政府性债务率明显压降,债务结构明显优化,融资成本明显降低,实现从“ICU病房抢救”到“普通病房打点滴”的转变,正向着“康复出院”努力。

2023年,镇江两家城投公司获得AAA主体评级,市场对镇江的信心开始回来了。在2023年江苏省对全省各地市的高质量发展考核里,镇江交出了名列第4的答卷。

事非经过不知难,如今镇江党政干部谈起这场化债之战,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依然让他们心有余悸,因为他们明白,当初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重大风险。

最终,镇江挺过来了。虽然化债任务还远未完成,但胜利的曙光已经越来越清晰。

171035yln65l7jhilggx3j.jpeg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碳纤维智能生产车间 石小刚摄
筑牢转型“奠基石”

如果说努力奔跑的镇江,需要一条宽阔坚实的路基,那毫无疑问就是产业。镇江要“跑起来”,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

进入21世纪后,长三角区域乃至沿海地区迈进重工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经过多年发展,镇江制造业已形成门类较全、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开放度较高的产业体系。

厚实的产业基础,得益于镇江多年来对产业的高度重视。采访中,听到频率最高词汇之一,依然是产业。

但成也产业,困也产业。

从外部看,镇江西接省会城市南京,毗邻常州、无锡、苏州,这些GDP总量超万亿的巨无霸,对镇江的资金、人才、技术、产业等发展要素,甚至是城市吸引力形成虹吸效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镇江的产业竞争力。

于内部看,镇江产业结构偏重偏化。20世纪90年代初,镇江工业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期,但轻工、化工、建材及钢铁等产业,存在产业层次偏低、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并逐步成为拖累镇江转型发展的顽疾。

2016年,党中央提出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严格的环保政策之下,镇江大量关停化工企业,积极淘汰落后产能。面临长江大保护带来的约束,面临产业大转型带来的压力,镇江曾经的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必须作出调整。

转型升级,知易行难。对镇江而言,要续写好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需要更多决心、信心和耐心,推动产业向新、向轻、向绿。

在镇江的“十四五”规划中,产业策略被确定为“4+8”。“4”指的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8”指的是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材料、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海工装备、智能农机设备等八条产业链。

如果说准确的发展定位,为镇江前行标明了方向;那么清晰的产业思路,则为镇江奔跑注入了动力。

当地干部清醒认识到,推进高质量发展就像跑马拉松,对镇江这样的负重奔跑者,直线追击很难,弯道超越体力消耗更多、技巧要求更高,必须开辟新赛道。实现新路超越,关键就在布局未来产业,比如,低空经济、细胞与基因技术、前沿新材料等。

近年来,镇江聚力打造“四群八链”,2023年销售规模已突破4100亿元,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同时也撑起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到“十四五”末,镇江将力争“四群八链”应税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形成4~5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集聚资源、发展产业,既要靠政策,更靠环境。正在稳步起跑的镇江深谙,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突出重围、争得主动,关键在于良好的营商环境。

“与镇江打交道,并不是与招商部门单一对接,而是一个团队在为你提供保障,真正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政府服务。”作为外资企业负责人,芯视达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锐表示,这是企业落地镇江的原因所在。

如今,“签约后百日开工”“拿地即开工”在镇江成为常态。哈电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基地项目作为江苏省重大项目,在市、区两级审批部门的紧密协作、精准服务下,刷新了镇江项目建设的2项速度:7个小时内“五证联发”,在土地出让挂牌结束后第2天可开工建设。

产业转型发展,短期看招商引资,中期靠营商环境,长久支撑则是人才保障。

在镇江贝斯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院红印象中,过去公司很难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招到应届生,今年公司已在两所高校招到10多位毕业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惜才爱才的镇江,坚持当好“金牌店小二”,择之以才,待之以礼。通过人才“镇兴”行动、大学生“聚镇”计划、青年人才“归雁”计划,不断厚植“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让这片土地汲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如今,产业发展的“软环境”,正在成就镇江发展的“硬实力”。2023年镇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额达1650亿元,增长66%。

镇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表示,围绕“四群八链”这一产业强市的“四梁八柱”,以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勇扛重任、踔厉奋发的镇江正在奋力交出“镇江很有前途”的时代答卷。

重回主赛道,打造增长极,镇江正以奔跑之姿继续作答高质量发展这道考题。这既是镇江当下的努力尝试,也是面向未来的主攻方向;这既是今日镇江的必答题,也是全国各城的共答题。

“跑起来”的镇江,前途有戏,未来可期。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郭奔胜 王仁贵 陈燕 史佳庆

瞭望 |
浩荡见风骨

◇ 崇实雄豪,包容厚重,趋义从善,坚韧不拔……奔腾的历史长河中,镇江的地域和地位虽在不断变化,但其独特的城市风骨始终未变

◇ “一座山水城,半部江南诗”,诗意风骨早已镌刻在镇江的基因里,流淌在镇江的血脉中

◇ “体量不大”是这座苏南城市的显著特征,但行走镇江,在体验到“小”的精致隽秀之外,更能感受到“大”的磅礴深邃

◇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这是一片竞逐的土地,争先进位是蕴含在镇江血脉里的气质。困境处坚韧不拔,低回处百折不挠,镇江争雄竞先的勇气从未消退

171035f9szxxoxpd7cpsxg.jpeg
金山湖 赵羽摄

扬子江滚滚东逝,大运河贯通南北。江河交汇处,便是镇江。

考古发现,早在更新世晚期,就已有“古人”在此劳作生息,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

六朝时,“东南锁钥”的军事地位和“永嘉南迁”的移民浪潮,推动了镇江崛起。隋唐时,京杭大运河贯通,更是让镇江兴盛一时。此后,镇江一直为“江南名府”。

显赫的历史地位,铸就了镇江的文脉悠长。

历史长卷中,无数文人雅士在这里挥毫泼墨,无数英雄豪杰在这里挥斥方遒,无数名流贤达在这里挥洒意气,留下众多传诵至今的名篇佳作。

直到今天,镇江依然在用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个省级文保单位以及115个市级文保单位,诠释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和魅力。

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是这座江南城市最鲜明的标识之一,也给这里塑造出独具特色的精神气质。正如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所言:“一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城市,一定是有点风骨的。”

镇江的风骨,写就在《文心雕龙》之中,南朝刘勰以手写心、以文化人,为当朝和后世点燃文艺理论之灯;

镇江的风骨,回荡于北固亭之上,南宋辛弃疾发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铿锵之音,以“天下英雄谁敌手”的战斗情怀,为后世书写了一幅英雄侠义的磅礴画卷;

镇江的风骨,耸立于西津渡之畔,当地乡贤捐资成立救生会,专司打捞沉船和江上救生事宜,凡人义举持续200多年之久;

镇江的风骨,贯穿于化债除疴之中,当地干部群众不躺平、不逃避、不畏难,最终实现从“ICU病房抢救”到“普通病房打点滴”……

一座城市的风骨,源自于其内在基因。“天下第一江山”的镇江雄秀兼备,风骨天成。崇实雄豪,包容厚重,趋义从善,坚韧不拔……奔腾的历史长河中,镇江的地域和地位虽在不断变化,但其独特的城市风骨始终未变。

这是镇江的魅力所在,更是镇江的希望所倚。

171035mg8sougd9udc9s1d.jpeg
北固楼多景楼 石小刚摄
在诗意中立志

周末暖阳下,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的乡情研学之旅从西津渡开启。站在待渡亭旁,指导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当年王安石过江写下这首诗,就是从这里乘船北上……”

假如给镇江贴上标签,有两个字或许最为合适:一个是“醋”,一个是“诗”。

如果说“醋”代表了镇江对于美味的向往,那么“诗”则彰显出镇江对于风骨的追求。

李白两次游历镇江,留下“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苏轼客居镇江多次,甚至有意在此长住,因此写下“蒜山幸有闲田地,招此无家一房客”;陆游曾任镇江通判,他眼中的镇江是“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细细数来,这一方古老的江东吴地,文人墨客前赴后继、浩浩汤汤,竟挥就了一万多首诗词。其中《全唐诗》《润州唐人集》中,与镇江有关的诗近2000首;宋时有340余位诗人、词人在镇江留下名篇;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文中,与镇江相关的有6首,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镇江与诗词结缘,源自于得天独厚的形胜之势。

“城市山林”的镇江,江河交汇,长江向东奔涌而过,运河南北奔流不息。市内200多座丘陵星罗棋布,60多条河流穿城而过,“南山北水”的城市形态,造就了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的独特风貌。

《文心雕龙》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千百年来,无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在镇江登高望远,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揽景抒情,让这里始终沐浴着旖旎墨香,诗意万千。

镇江与诗词结缘,离不开独一无二的融合之潮。

作为“吴头楚尾”,镇江扼南北要冲,既是交通中转之所,又为文化交融之地。镇江文化学者王川告诉记者,得利于江河交汇的舟楫之便,镇江是历史上中原移民前来南方的“前哨站”。千百年来移民不绝如缕,南北文化在此渗透融合,碰撞催生出开放包容、多彩多姿的文化秉性。

从“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从“一片冰心在玉壶”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论是登山临水的轻快、杏花微雨的自在,还是江天一览的豪迈、心逐浪高的澎湃,都能在镇江找到喷薄出口。

“这是历史赋予镇江的特殊标签,是超越时代高度的城市自信,更是其区别于世间别处的独特风骨。”谈起镇江的诗意,马明龙倍感自豪。

诗言志,歌咏言。镇江的诗词中有杏花烟雨、杨柳残月、长河落日,更有纯粹真挚的肝胆、炽热滚烫的心魂和热血难凉的赤诚。

在这里,王昌龄剑指楼兰的雄心不已,无论时局如何艰难,只道“一片冰心在玉壶”;在这里,陆游饱蘸热血却数度遭贬,依然熄不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情;在这里,辛弃疾叩问“天下英雄谁敌手”,即便壮志未酬,仍向往“封狼居胥”的功业,“气吞万里如虎”的风姿……

“一座山水城,半部江南诗”,诗意风骨早已镌刻在镇江的基因里,流淌在镇江的血脉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命题,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诗篇。三千年的镇江城,已经写下了关于历史、风貌、人文精神的诗篇;新时代的镇江,正以溯流而上的激越和劈波斩浪的豪迈,开启“跑起来”的新征程,在坚韧勇毅中前行,在守正创新中蜕变,在奋发有为中闯关,不断续写新的壮美诗篇。

于辽阔中争雄

在江苏地市中,镇江面积不算大——3840平方公里,人口不算多——常住人口322万,两项指标在江苏皆排末位。

“体量不大”是这座苏南城市的显著特征,但行走镇江,在体验到“小”的精致隽秀之外,更能感受到“大”的磅礴深邃。

镇江有大历史。走进镇江博物馆,白色背景板衬托出青铜器的古朴,倒映出古老的文明。展品错落有致,既有祭祀礼器,也有日常用具;既有农耕用具,也有兵器甲胄。

这中间,一个看着并不起眼的“簋”,却是镇江历史的见证。这件被称为“宜侯夨簋”的青铜重器于1954年在镇江大港烟墩山出土,其上共有铭文12行126字。由此,镇江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早期。

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底蕴,给镇江留下了丰富璀璨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位于镇江城西的西津渡,始成于三国时期。隋唐时期大运河开凿以后,这里成为南北水上交通咽喉和漕运枢纽。

走进这里,青石板路面在脚下蜿蜒延伸,石板中间留下的深深车辙,诉说着旧时的繁华忙碌。街边展示的一处考古挖掘坑,坑内高低错落排列着不同时期的道路基底:清代路面由不规则石块铺设,明代路面是规格一致的灰砖,宋元时期和唐代路面为夯土层,最底层的则是在唐代之前,古人在山体上凿出的原始栈道。

“唐宋元明清,一眼看到今。”来自上海的游客陆先生带着家人慕名前来参观,驻足感叹:“虽然只有短短几米,就已能让人深切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文化的厚重。”

翻看镇江历史,耀眼处比比皆是:吴文化发源地、六朝重镇(三国东吴创业地之一、南朝宋齐梁三朝帝王之乡)、从隋唐至清朝中期千年漕运的江南枢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商埠、民国时期的江苏省会、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茅山抗日根据地……

小城大历史,镇江实至名归。

镇江有大爱心。万里长江至镇江,江阔水深。“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旧时西津渡前,江面每遇疾风暴雨,船覆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

南宋乾道年间,具有官渡和施救功能的水上救生组织在西津渡见诸史册,此后代代相传。清代康熙年间,镇江当地乡贤捐资在西津渡成立救生会,专司打捞沉船和江上救生事宜,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民办救生组织。至同治年间,有商人牵头成立镇江义渡局,集资建造大型渡江帆船,取名“义渡红船”,因不收渡费,往来渡江的肩挑负贩、引车卖浆者受惠不浅。

小城大爱,接续相承。今年4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第22届镇江青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集中行动如期举行。这场持续了20多年从未中断的公益“长跑”,为更多血液病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截至目前,镇江市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达1.8万余人,实现捐献120人,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凡人善举,点亮大爱之城。如今,镇江拥有注册志愿服务团队3994个,注册志愿者64.29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一批批大爱市民聚沙成塔,助力镇江蝉联全国最高等级“慈善七星级城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镇江有大气概。镇江是诗词志,是山水集,更是英雄谱。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镇江之城,英雄辈出,运河两岸,俊杰不断。从巾帼英雄梁红玉,到抗英殉国的海龄;从视死如归、绝不投降的黄竞西,到“4·29”武汉空战中勇撞日本战机的陈怀民;从投笔从戎、绝食殉国的新四军团长巫恒通,到长眠于茅山脚下的7000多名烈士……无数英雄谱写了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英雄之歌。

大江滂滂,长风泱泱;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身处在伟大奋进的时代,生活在英气勃发的城市,新征程上的镇江人民,秉怀初心,阔步前行。

171035p7mkzr6wrk6t3sx2.jpeg
美丽戴庄 石小刚摄
从曲折中奋起

从宋至清代,镇江一直为“江南名府”。新中国成立后,镇江在制造业领域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因为种种原因,镇江发展一度走了弯路,但步伐依然坚定向前。于曲折中奋起的镇江,风骨自现。

于沧桑中蜕变,古渡繁华重拾。历经千年繁华的西津渡,无疑是镇江人最骄傲的所在。时光流转、沧海桑田,由于江滩淤涨、江岸北移,近代以来这座古渡日渐远离江岸。到上世纪末期,这里已不再有渡口,附近房屋建筑岌岌可危,街区基础设施配套匮乏,居民过着生煤炉、倒马桶的生活。20多年前,镇江启动对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秉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修缮原则,健全街区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历史文脉,经过多年修整的西津渡重新焕发生机。这里集聚了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多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镇江最为醒目的文化地标之一。

如今走进这里,游客可以沿着古渡口拾级而上,街道两旁青砖黛瓦,古色古香。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屋檐上挂着的灯笼亮起点点红光,沧桑古街变得朦胧而神秘,仿佛回到了舟楫交织、车水马龙的古代。

于迷途中知返,水清岸绿再现。镇江拥有近300公里的长江岸线。长江北岸的高桥镇与江心洲之间,有一道酷似母亲手臂的江湾。夏日船行至此,两岸绿意葱葱,水鸟翩跹。

回望过去,这里的风景却并不总是如此明媚。破坏环境的发展弯路,镇江也曾走过。化工项目临江而建,侵占长江河道;建筑垃圾废物填占江滩,企业超标污水直排长江……数年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的问题振聋发聩。

知耻而后勇,知短而再进。镇江投入近20亿元资金专项整改,拆除修复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所有生态环境问题逐一验收销号。为保护“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镇江制定全国首部长江江豚保护地方性法规、成立全国首个地方性江豚保护联盟、开展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活动、组织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一场场行动,不遗余力。

“去年有摄影师在这里拍摄到怀孕的江豚在江中逐浪。如今好消息传来,这头怀孕母豚顺利产仔了!”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王召根告诉记者,经过多年保护,如今这里常年生活着30多头江豚,“江豚逐浪”的场景越来越常见,成为当地生态向好的最新力证。

于逆境中奋起,小城知进图强。镇江是江苏省下辖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其下辖的扬中又是镇江“最小”的县级市。2017年前后,这一总面积仅300余平方公里的“江中小岛”,大小平台类国有企业超过百家,政府性债务率居高不下,镇江的债务风险“浮出水面”。

痛定思痛,镇江全域陆续进入全力“化债模式”。当地政府刀刃向内,大力压控行政运行成本,“三公”经费从2018年开始连年下降,降至全省最低水平;建立债务单位研判预警等五道“防火墙”,管控债务风险;通过降成本、控规模、调结构“消炎止血”,运用“组合拳”逐步修复市场预期和信心……如今,镇江实际隐性债务化解进度已过半,正逐步走向健康。

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镇江着眼未来,拿出“杀鸡宰羊待客人”的态度,对人才经费支出只增不减,实施人才“镇兴”行动,每年新引进大专以上人才4万人左右。

人才依产而聚。“只要拿出真心实意,小城也能招得到人,留得住才。”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振说,在政府支持下,公司从全球范围内引进高层次领军战略性人才,并和高校持续深化合作培养骨干,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人才保障。2023年,鱼跃在镇江的纳税达到8.6亿元。

逆境可彰显品质,能体现韧性,更锻炼能力。即便身背重担,镇江依然顽强地逆风飞扬。2014年至今,镇江市用十年时间将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千亿级台阶,从2013年2659亿元跃升至2023年5264亿元、增长了9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3万元、全省排名第5位,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5万元、全省排名也是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至1.82。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也显著改善:能耗强度下降38%,PM2.5年均浓度下降4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16个百分点……

“我们的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人均‘走在全省前列’。”镇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谈到,镇江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和本质要求,集中精力抓经济抓产业抓项目,加快做大经济总量,持续做优发展质量。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这是一片竞逐的土地,争先进位是蕴含在镇江血脉里的气质。困境处坚韧不拔,低回处百折不挠,镇江争雄竞先的勇气从未消退。

江河显气魄,浩荡见风骨!千年镇江,风雨兼程,永在路上。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尚前名 柯高阳

瞭望 |
一生许一城

◇ 众多企业家、文化学者、外国人士会聚于此、栖居于此,与镇江结下不解情缘,在成就着个体梦想同时,也共同绘就着城市的荣光

◇ 选择镇江、爱上镇江、留在镇江,越来越多的人,在镇江这片热土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镇江这块福地找到发展壮大的路径

◇ 艺术家把自己的艺术与城市有机结合,发掘出潜藏在历史里的文化元素,让那些无形且可能已消逝的历史片段,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重焕新生,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形象

◇ 如今,在镇江学习、工作的外国人已达3400余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操着不同的语言,甚至有着不同的肤色,但对他们而言,这里有一个共同的“家”

171035bgd1yszpq9p1kpwz.png
市民在镇江金山湖休闲 胡荣生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000多年前,唐代诗人王湾在途经镇江北固山时,被眼前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壮丽景色所感染,留下了这一千古佳句。

镇江,居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十字路口。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楚汉之地的雄浑壮阔与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在这里自然融合,展现出别样的风姿与韵味。

既吃米,也吃面;既吃甜,也吃咸……驻足镇江,南来北往的人们多少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那一种“味”。整座城市透着的从容与自信,给人不大不小、不远不近、不多不少、不快不慢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刚刚好。“你见或不见,镇江就在那里。”当地一位文旅工作者的总结恰如其分。

三千年江南名城的深厚底蕴,是镇江自信的底气。“一座山水城,半部江南诗”。无数文人墨客曾在此候船或登岸,留下了无数诗词歌赋,诗意早已镌刻在镇江的基因里,彰显着风骨傲然的城市气质。

但镇江不只有厚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川认为,镇江以其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温暖的人文氛围,汇聚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之地,更是处处彰显镇江人民自信风采的璀璨舞台。

历史悠长的文化底蕴、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共同赋予了镇江独特魅力,让镇江人为此自豪不已,令“新镇江人”被深深吸引。众多企业家、文化学者、外国人士会聚于此、栖居于此,与镇江结下不解情缘,在成就着个体梦想同时,也共同绘就着城市的荣光。

171036ju7vklql5zvb8azq.jpeg
界牌农民新村 许建全摄
厚植共进共荣的筑梦土壤

置身群雄环伺的苏南经济高地,跑起来的镇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新目标——创新创业福地。

何为福地?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龙易通)董事长施文进颇有发言权。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来袭,当时在深圳创业的施文进把目光投向了家乡江苏。结果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企业落户镇江之后,会成长得如此迅速。

——两年内,在镇江建成12万立方米成品油油库及5座大型加油站。这样的规模,当时在长江流域同类民营企业中是最大的;

——2003年,踏入从未涉足过的港口产业,在1500亩的“三无”(没电、没水、没路)江边芦苇滩上,建设了8座5000吨至8万吨的对外开放公共码头,首创中国物流港转型为贸易港的第四方物流运营模式,成功实现了传统公用码头向现代物流贸易港的创新升级;

——2008年,敏锐抓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机遇,启动惠龙港国际钢铁物流电商项目,积极发展物流电子商务,构建绿色物流生态体系,并首创了中国无车无船主承运人的多式联运货物运输场内交易电商新模式……

如今的惠龙易通已成长为一家集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七年荣膺中国独角兽企业。‌

与镇江结缘之后,企业能在20多年时间内,一次次成功转型,离不开施文进身上那股子退伍军人的拼劲,更离不开镇江这片创业热土所提供的机遇和支持。

“企业经营发展,总会遭遇各种问题。这个时候,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非常重要。”施文进回忆道,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建设面临诸多困难,政府部门组建团队直接上门服务。针对资金难题,撮合多家银行上门对接,由企业自主选择合适的贷款机构。具体执行中,政府部门则扮演监督角色,督促银行履约,帮助项目落地。

“特殊困难时期,这样的服务保障是雪中送炭,温暖、高效,难以替代。”施文进的女儿施芸,现任惠龙易通总裁,她告诉记者,曾经她在上海有着一份自己喜欢又很体面的工作,但父亲再三劝说她一定要回镇江,一开始她对此很不理解。

“父亲说,回到镇江更有家的感觉,更能做大事业。”施芸感叹,现在她终于能够明白父亲的远见和良苦用心。

选择镇江、爱上镇江、留在镇江,越来越多的人,在镇江这片热土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镇江这块福地找到发展壮大的路径。

位于镇江高新区的芯视达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研发车间内,研发团队正围绕高像素图像传感器进行攻关。这家专业从事CIS图像传感器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获得10项专利。

芯视达图像处理、芯片设计及测试项目,是落户镇江高新区半导体及通信产业园的高科技产业项目。“选择镇江高新区,是因为这里有为半导体企业量身定制的优惠政策,有管委会专业周到细致的服务,有日臻完善的产业配套。”芯视达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锐说,“我们有信心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

越是压力之下,越显信心珍贵;越是挑战之中,越显信心价值。在镇江,无论是集中座谈还是到企业实地走访,多家企业都对在镇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这样的信心,来自这座城市吸引企业的真心实意,来自这座城市服务企业的真情实感,来自这座城市扶助企业的真招实招。

近年来,镇江市聚焦企业痛点,全力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以营商“软环境”成就镇江发展“硬实力”。今年一季度,镇江全市营商环境满意率为99.4%。镇江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表示,让尚不满意的0.6%满意,就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全生命周期机制,确保企业开办0.5天办结、不动产登记常规业务0.5小时办结,同时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建立市领导挂钩服务重点企业微信工作群,实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近期,镇江市印发《镇江市“镇合意”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提升行动方案》,这是镇江市连续第4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文件。用镇江市委副书记陈可可的话说,“企业有困难,我们理应全力帮扶。这是帮企业,更是帮自己,因为企业的背后是民生和就业,我们和企业在共进共荣”。

以全心扶助,厚植筑梦土壤,镇江生机勃勃。

给你一种扎根的力量

一座城市的活力,关键在人。产业发达,美丽宜人,温情洒脱,这样的特质赋予镇江“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的底气。镇江将聚才、爱才、用才的赤诚之心向全国各地人才倾力打开。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实验室主任王中群,毕业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此前在其家乡河南就职的他,为镇江所吸引,并作为人才被引入镇江。

2011年底,王中群第一次来到镇江,他乘坐出租车自南至北,穿梭于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有山有水,南北交汇,民风淳朴且历史积淀丰厚”,镇江给王中群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决定在镇江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挥洒汗水,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王中群表示,镇江市各级部门给予人才的奖励和鼓励,大到科研项目补助,小到游园、公交免费,很多人性化举措都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关怀。比如,镇江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市科技局为其提供了人才项目的孵化、资助服务。刚到镇江时,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给了他足以安家的费用和过渡性住房,并妥善安排了妻女的工作、就学,解决了后顾之忧。虽然王中群不是土生土长的镇江人,但这里让他有了归家的感觉和不断向上的动力。

能吸引人才,更成就人才。镇江深知,这是让人才落地生根的最好方式。

1999年底,盐城纺校毕业、已在扬州纺织企业工作两年的林田中,追随爱人调至镇江工作。2000年,林田中加入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制醋工。

多年来,林田中扎根生产岗位,勤于钻研,坚持技术革新。2016年,他主持公司年产5万吨白米醋酿造项目技改与投产创新项目——“陶瓷膜超滤技术在酿造白醋中的应用”,获得10万元政府奖励资金支持。该项目被列入镇江市“金山英才”高技能领军人才项目。

为了培养更多行业人才,2016年,“林田中大师工作室”成立。在林田中的带领下,工作室先后为行业培养食醋制作高级技师5名、技师56名、高级工98名、中级工126名,锻炼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技术工人队伍。

如果说“中国醋都”的底蕴给了林田中潜心研究的机会,那丰厚的文化积淀则给了龚莉莉大显身手的舞台。

镇江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龚莉莉是扬州人,2012年作为人才被引进镇江,这得益于镇江对传统地方戏曲的高度重视。“镇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推动着艺术事业不断发展和创新。”龚莉莉说。

2013年,龚莉莉迎来了人生重要转折点,她应邀在扬剧《花旦当家》中扮演主角。第一次当主角,龚莉莉潜心揣摩角色,一心扑在戏上。

龚莉莉十分珍惜在舞台上的每一次演出。她表示,镇江给了她扬剧表演的舞台,她也要回馈镇江,讲好这座大爱之城的故事。龚莉莉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近年来,她一直坚持用扬剧讲述镇江故事。“扬剧就是镇江的地方戏曲,用地方戏讲好地方故事,我觉得十分有意义。”从《当家花旦》《完节堂1937》到《红船》《茶山女人》,龚莉莉细数着她这么多年来表演过的扬剧剧目。“现在我们团队也吸纳了很多新鲜血液,我们要用百姓声音讲好镇江故事。”

艺术家把自己的艺术与城市有机结合,发掘出潜藏在历史里的文化元素,让那些无形且可能已消逝的历史片段,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重焕新生,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形象。

自“人才镇兴”行动启动后,镇江市人才办、市人社局推进“金山英才”计划、大学生“聚镇计划”,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66.17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15万人,位居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第39位。

采访中,王中群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透过医院病区窗户,远眺襟山带江的北固风光。看着眼前壮阔景象,回忆在镇江取得的成绩,让他更加笃定13年前选择来这里发展是最好的决定,因为“镇江不仅有山有水,更有包容和温情”。

以成长机遇,铸就扎根之城,镇江魅力无限。

171035th9h0007hlhuobpv.jpeg
校园国际文化节中外学生展风情 王呈摄
邂逅自己的“诗和远方”

2023年12月2日,第六届中国城市建设峰会暨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2023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分析报告”,镇江以0.8047的指数排名全国第18位、江苏省第5位。

镇江,以其开放包容,吸引了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们来到这里,共同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活力与创意。无论是本土居民、外来游子,还是国际人士,都能在镇江找到归属感。

赛珍珠,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892年6月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出生后不到四个月,赛珍珠即被身为传教士的父母带到镇江,并在此生活了18年之久。她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当地的生活经历和悠久的中国文化对她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获诺贝尔奖的主要作品正是反映中国文化的《大地》。

旧时的中国让赛珍珠感动不已,当下的镇江则让王江润惊喜不断。

171036uion3oy6imai5z6o.jpeg
京口区古城社区邀请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留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吃美味饺子品镇江风俗”活动,教留学生学包饺子,了解镇江的民俗,感受镇江风俗文化 王呈摄

阿润·库马尔,印度籍,中文名叫王江润。2006年至2012年,他在江苏大学完成了医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后,继续在江苏大学攻读管理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完成学业后,选择了留校,在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王江润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平时还经常参加中文诗朗诵、故事大赛,成绩不俗。

谈起在镇江这些年的变化,王江润说道:“2006年来江苏大学的时候,学校周边还没有这么多建筑,但现在完全不一样,镇江在交通、城市建设等方面发展非常迅速。”

“对于外国人来说,在镇江办理签证或工作许可材料都非常快,特别是镇江对于外籍人员的管理做得越来越好,外国人也可以使用‘镇合意’App,平时的生活非常方便。”王江润说。

2020年,王江润在镇江成了家。2022年5月,女儿的降生让他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他平常喜欢摄影,用镜头记录下镇江这座城市的发展。如今,这位“新镇江人”,希望自己能和镇江这座城市一起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同样,在镇江安家的还有奥马尔·凯色比。

今年30岁的奥马尔,出生于叙利亚,13岁跟随家人来到中国,在中国多年的学习和生活不仅让他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能背诵不少古诗词。

2016年,完成大学学业的奥马尔从广州来到丹阳,并在父亲创立的丹阳凯色比工具有限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丹阳位置优越,对于我们五金工具行业的贸易出口来说有着很大优势。”奥马尔说。如今,奥马尔和家人全都定居在丹阳,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奥马尔一家都十分感兴趣。做月饼、学非遗、剪窗花,奥马尔经常参加政府外事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平日里,他也会开车带着家人到丹阳万善公园、镇江西津渡等景点打卡。

“走进镇江、亲近镇江、融入镇江,你一定会发现,这是一座宝藏城市。在镇江追梦逐梦,有绿水青山环抱,必定能邂逅自己的‘诗和远方’。”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向八方人才发出真挚的邀请。

如今,像王江润、奥马尔一样,在镇江学习、工作的外国人已达3400余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操着不同的语言,甚至有着不同的肤色,但对他们而言,这里有一个共同的“家”。

以宜居之美,营造归属之所。在新时代镇江,一生许一城的生活故事、奋斗故事、跨国故事,每天都在书写着。

171036sinbalvnbdb34pd2.jpeg
留学生“拜师”赵亚夫 杨雨摄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尚前名 史佳庆 王剑英

来源:《瞭望》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24-8-7 22: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建议发到0511论坛,丹阳论坛谈丹阳事
     
3#
发表于 2024-8-8 09: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加油,既然改变不了,那希望镇江越来越好吧
     
4#
发表于 2024-8-8 1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把资源投到能产生效益的地方,门口罗雀的某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避孕套,应该拉直,搞得弯弯的,纯属浪费资源。
     
5#
发表于 2024-8-8 11: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周123456 发表于 2024-8-8 10:04
把资源投到能产生效益的地方,门口罗雀的某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避孕套,应该拉直,搞得弯弯的,纯属浪费 ...

别胡说,人家丹徒站的定位可高了,目标客流无锡站
未来客流辐射范围巨广
     
6#
发表于 2024-8-8 12: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南京小虾米 发表于 2024-08-08 11:51
别胡说,人家丹徒站的定位可高了,目标客流无锡站
未来客流辐射范围巨广

搞一个**套式样的大拐弯,一年要浪费多少钱,按照2千万客流计算,一个人多出十元里程费用,一年至少浪费人家2亿元的费用,还没算铁路建设成本,火车线路维护成本,车辆燃料消耗,客人的时间成本。
     
7#
发表于 2024-8-8 13: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周123456 发表于 2024-8-8 12:22
搞一个**套式样的大拐弯,一年要浪费多少钱,按照2千万客流计算,一个人多出十元里程费用,一年至少浪费 ...

丹徒站发送客流如何?
貌似不查吧
     
8#
发表于 2024-8-9 11: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要点脸不?
     
9#
发表于 2024-8-9 12: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常州市
尽管镇江在江苏省内落伍了,然而她的美景依然无可替代,希望镇江越来越好吧
     
10#
发表于 2024-8-9 13: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镇江这么好的话,那就实实在在的做个榜样,给丹阳的人民做点实事,譬如把丹阳送给南京或者常州
     
11#
发表于 2024-8-9 13: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299 发表于 2024-8-9 13:04
镇江这么好的话,那就实实在在的做个榜样,给丹阳的人民做点实事,譬如把丹阳送给南京或者常州

哈哈,这个。。。你是要它命啊
     
12#
发表于 2024-8-29 10: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南京小虾米 发表于 2024-8-9 13:58
哈哈,这个。。。你是要它命啊

要的就是一个真诚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4-11-22 01:25 , Processed in 0.17378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