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何处不可歇?, W2 ?* \ U* R- E3 o. C5 G) @( }( K
; r/ I+ h0 W0 i6 A# c" Q7 V* b
溪居 [ 唐 ] 裴度& K, {! p7 z! ?; D3 q
7 H) G9 s1 X6 o7 _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Y9 Q3 z+ q' ]" P/ V1 @0 x/ p
+ H) i2 S+ }: D' t6 [- c) I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 X7 }$ D4 ?/ ~' R8 k% A
$ k2 b% ] g2 n# a裴度,后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位高招嫉,数起数罢,后激流勇退,转亲山丘。/ {: z9 } X5 i; x2 p
' u5 _- V3 Q- o退隐的生活,没有了尔虞我诈,一切都回归自然。才有了如此的闲情逸致。
3 S% a% J$ @- N$ i9 d: @4 {$ n4 Q2 X& ?8 B4 r( W& l
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非常的类似: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I1 H- b( R: P1 F7 \+ l4 W6 E+ u
/ h0 a0 U9 i, q, P7 P5 o8 s9 O人的本性原来都是很简单的,没有那么多的心机,但是一到了人群之中便复杂,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越是利益权势集中的地方就更容易产生想不到的飞来横祸。7 I7 f2 h" H2 k) ]
2 u! X8 @6 ^6 M* S) }! i R4 S
陶渊明说三十年来都是误入尘网,在尘网很多事情要违背心意,有的人就非常不愿意这样,所以选择归隐。" B* J/ b6 g3 ^) q/ B8 _! z4 s1 V
! M0 |- r6 Q9 h犹如隐居的龚贤,满船酒具满船书,优哉游哉,生活要求不高,能醉饱,傲侯王,扣舷一曲在沧浪。没有名位、也没有浮华,他也不需要,他自我陶醉的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E9 A" o. |$ S+ i8 n
7 d8 I- N! R' ^& @/ M% {) q4 M/ W; t
苏东坡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人身难得长久,但是人往往在烦躁不安中追求奔逐,好累!何时能够忘却营营?
# e& }/ X' a6 L2 i* B8 _3 H7 b
+ X) a3 ~1 r" h& H0 z当然选择了简单而平淡的生活,当然物质上可能要贫乏一些,但是真正志在山水的人是不会看重这些东西的,正如张志和在《渔父》中所道: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3 B9 y& Z) m, s6 r
( u- S- E# f, @) [* w# Z4 Q1 r以前经常说,我挣够了多少钱,就去享受生活,再也不辛苦奔波了,可是当实现既定目标后,发现后更大的在后面,结果就是没完没了,何时是个头呢?* u" Y$ j0 o* `! |
: G& m& T0 l* b$ m. q#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可是时间不等人,一晃就是朝如青丝暮成雪了。% f v% T1 ?8 e; S
1 b" `; X) j! u8 l9 H6 X+ O
忙忙碌碌,所以才要偷得浮生半日闲,给自己一点空闲,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如果能够做到这样也是不错,因为客观现实不可能象古人那样的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
3 g4 M# _1 c( Q t
0 d R! q( V# ?* |" @3 M) l: s所以很向往苏东坡所说:“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苏东坡足力疲乏,想歇歇,看房子还在远处,那还要等很久才能到,苦中无奈,突然悟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 ]8 Z7 f7 m) O: i$ `6 y
1 f4 r0 y* @5 R6 l' @2 m7 F就是说你随时可以歇歇,不一定非要到达原来规定的地方去休息,累了,随时可以歇脚。
- D9 b4 D0 X( a2 ?6 Y7 _. g6 r
是呀,人生何处不可歇?" N, V8 V+ B: `/ G. Y6 m
( }1 M& O. X; q& O6 Q! V$ P/ @年岁已暮,几人知足,何日踏归途?
$ C! j9 k, g7 ~& W& i4 o/ j5 \5 K, X2 y1 A* D
长夜将尽,好梦难留,梦醒归何处?
/ Z8 _' m- _8 r; \6 U
) Z4 W* H0 p2 g \" G! d/ v,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