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身为佣劝兄长" V; _5 v5 Q* Z1 |5 w4 T( c
" d! d4 \% D7 X0 a/ X. C* p
东汉名士郑均,史称白衣尚书,因为他他的哥哥当任城县小官,经常收受礼物,郑钧多次劝谏不听。
& _% P% F$ ^6 V" h
: R; D3 d2 x/ [, J' @( ~一般来说,人是不会管这些闲事的,因为讲不好会伤感情的。
. f9 h: u! n' S7 |5 w- e) e H' j/ z
& J# ^- N4 L) B再者,劝谏一次,不听也就算了。因为你已经为他考虑了,他一味的要那样做也没办法。+ d. G7 }2 l) B
6 `$ k$ a* X( Q, C. q% ]
郑均不一样,他是多次的劝谏,你不听,要反复的讲,估计是每讲一次,哥哥的脸色都不好看,忠言逆耳呀,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郑均这样执着真的是为了哥哥好,是谓君子爱人以德。
6 \$ K: h- V6 R4 b& L8 [( P$ Q: a/ W+ |
如果一味的纵容或者不闻不问,说不定哪天他哥哥就翻船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_# w. X, B9 |- D. f1 G+ S) S
2 v0 U" B, \3 Z7 t* |. D4 H& C
即使这样,哥哥还是不听,弟弟心里这个急呀,哥哥贪恋钱财,危险呀。为了不让哥哥再处于险地。
5 k% x1 M$ Q* Q7 a& c# A) n5 @. j O, w
郑均做出来让人震撼的决定,毅然脱下读书人的长衫,给大户人家做佣人,一年多后,把打工挣来的钱帛交给其兄。并说:“东西可以失而复得,为官贪赃犯罪,一旦出事,这一辈子就完了。”
3 e" p8 v% A! q6 u5 C
% g. K, x3 ^& P. Y; U. i1 e到了这一步,看到弟弟用一年多的辛劳,把挣来的钱给自己,哥哥可能真的是被感动了,就此收手至终。
1 Z3 E1 X. Q8 h# |; r
; v) Y+ e1 H* f; Z# P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m* b" O/ L( m3 K8 c: E+ S7 w
: v. S% g4 e6 e: H9 l7 ^不过换做一般人,哪有这个耐心,哪有这样为了别人付出,自己什么也不图。真的完全是为了对方好。# K+ `9 _" P( c
}; a$ p, W2 J5 A! m1 U. A+ V
因为至纯,所以才感人,所以才能感动这个曾经贪财的哥哥。
: E" X4 N( ~8 S) \& Q/ u
! H# Y5 J, l u郑均的德行,真的是不一般。以至于后来辞了尚书的职位后,皇帝还亲自去看望他,并赐予钱帛。
2 k& d% \, t( l
) _+ [ ~! g" F% c) M+ r6 u( l2 q所以后来大诗人李白曾在郑均的故里,任城县衙大厅墙壁上题写《任城县厅壁记》,挥毫写下: u' h8 m" x1 y! I1 V' c1 @
) c! z( m7 o( x* M" M“青帝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土俗古远,风流传高,贤良间生,掩映天下”。
! K0 e/ w$ b' A: O& b# R* g) D3 l
% l( m; p- d* p7 ~盛赞白衣尚书郑均的品德。
5 Z9 @7 Q% y7 M Z c" `1 J3 q' z1 X, l! R. ^
4 l8 }2 q) l6 X0 \" w6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