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做到底
6 j0 ~' I ^4 {
: `1 a. C! [* x9 V6 t& O6 ^8 w冯谖受命去孟尝君的封地收债,他问要不要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那你看着办,缺啥买啥吧。
$ t' L3 Q: T! P, I3 C
" u( G- K: G+ u( ~7 h0 a冯谖到了薛城,把所有债券当众烧毁。当地百姓大感孟尝君的恩德。冯谖对孟尝君说:我为您买来了义。
5 N3 s0 c7 V3 c& p; p6 L# s; Y8 Y- e+ S' g) P0 o
在冯谖眼里,孟尝君你什么也不缺,有权、有势、有钱、有名,唯独少了点义,所以就买了点回来。: F7 W! i% B, {6 i9 z1 e( O+ u
: c( \% i' j. V7 o3 t t: S; _! A, |0 {不久,齐王让孟尝君交相印,退隐薛城。孟尝君去薛地时,百姓出城十里远迎,感激孟尝君免债的义。齐王知后,深悔,迎回孟尝君并致歉。
P0 d1 N0 S5 j7 e* r6 N) x8 H6 c. f4 J9 v9 }* X
亏了钱,得到了义,有困难的时候,当时受惠的人来迎接等于是伸出了援手,让齐王知道,孟尝君是个有仁有义的人,因而迎回。这就是冯谖替他考虑到的: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再后悔。, F4 z1 ]5 m1 g# w; b. S
: ?; L$ ?# I1 k1 w' T% j
其实冯谖当时这样做,可能并没有想那么远,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行善者,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8 z5 e% r9 y# S1 }4 f' W; x
$ `1 G X2 u4 W明代无锡人盛颙(yóng)辞官回乡后,看到自己的邻居被人关押。
; W0 f* D5 `( i; ?" I. ]7 Z$ E/ d8 F5 e4 q
一问方知,都是欠了自家的钱还不上的人。
, {. f' I6 e2 U% y: X r( I8 E/ }% o- q+ c1 S2 z
盛颙心中惭愧,都是乡里乡亲的,怎么忍心,于是把他们都放了。
4 _- z0 u4 \: J: j4 u, U2 |8 W+ e, |8 C# W2 \# k
好事做到底。* D2 o( M, N( y% [7 P3 f# ~
* ]: \" J; R' U1 v" u/ u% f6 w
然后叫子弟当着众人面把账簿和借据全部烧掉。把人放回家不说,把债也免了。众人当然是感激不尽。& V: V3 Z% K) b
R. [. Q6 ?$ E9 l% g盛颙如此做,损失了钱财,得到乡邻的敬爱。 W! F( Y! u# V$ j" F1 \
& J2 v3 A+ k# B2 ~# U, k/ i; u# A
反过来说,如果盛颙坚持要收债,也没有错,欠债还钱,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那多多少少会让乡邻憎恨的。 g* x1 R, }4 q
' z o) X0 y0 G
一边是吃不饱饭、还不起债,一边是富甲一方,可能仁者心里也难安呀。2 `: T- N+ E9 P( _
6 {2 w( O+ I" o5 o2 s
与其守着权益和别人斤斤计较,倒不如损失些利益而大家相安,被免债的可以身安,舍利的债主也可以心安,这是盛颙的做法。
. L$ H; j/ {5 j$ I9 Z
. K4 {& F( P, V; F( `富而有德,犹如商圣范蠡三聚三散财物。
+ U# g! \7 m- f# `' c
$ \: |8 o8 O$ a& h冯谖和盛颙的做法,应该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君子富,好行其德。”的那种人吧!% N7 W: @. q) M2 L6 v. f, h: u6 |
; |5 u& o8 _- Z2 b2 U
5 x9 S4 `# v* r& t1 f, U8 G j4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