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糊涂的阳城
0 }" O: h1 R* x: {! V L& @+ ?
0 g' a" G {- T9 N唐德宗时期,有个叫阳城的隐士,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0 F% C' M/ _6 s# z9 ?! d2 E
O0 R9 ?& A6 O8 \$ M
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
+ M# `/ D; p8 i1 {1 p) P) `- A' h) C; l- R/ l: s: h( x, A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等到他出任官职,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
0 g, M/ E) }+ V* O3 f5 i7 b# V+ |4 E& o7 I; x2 F
但是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琐碎的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却与他的两个弟弟招请宾客,日夜畅饮。
1 L7 s0 B1 p- X1 L
8 Z' V- j( V1 u- \5 i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
, U' p' T) s6 v+ b* o1 {' X! M1 V# D" o( v, a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繁杂琐碎的事他也不管,但是真正遇到大的问题,别人都害怕的时候。
A' J, I# }# e/ b, w/ L* J( r( @9 R8 b" m! O
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拾遗王仲舒一起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
' y) p) [/ x( y+ h0 \+ O D: Y. S
. ~# \, B0 {; ]; H# c5 Z+ H/ e后来唐德宗终于收回成命,陆贽得以免罪。
7 M! [! W9 I0 }7 L
# `% \% G+ w6 |: |/ [" L7 W5 ]" O- L所以阳城不是浪得虚名,关键时候显身手。
5 ~6 D$ V F) g) g) l; `6 H8 \" R( S9 b/ q, ^0 J& a
在无人敢说话的时候,阳城站了出来,正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d2 h& Y% p! E( [ h8 j! a4 D- e, ^! z" v4 Q7 Y( A' [
就象人的交往一样,平时都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是看不出人心的。" Z7 e# r+ G' a$ j# Y
- y, i+ O& ^6 x' T6 K) U* {
锦上添花人人都会,不稀奇。雪中送炭那是真性情,那才显得可贵。3 b3 Q" D' I& `7 }' K- i8 V
3 G6 I3 H$ Y) z U只有在利益冲突的时候,或者权势的倾压下,还能够仗义执言的,那才是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吧。
8 A8 j! M0 }5 u# r$ T" K
9 M1 j8 e, f7 h; u' V4 ~阳城应该就是这样的人,可敬、可赞!8 E4 `, Y5 Y P! N( w+ G( |1 B; o a
3 n1 q8 q" a' i+ d!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