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
市局后巷派出所实习生刘煜炜
在协助民警处理一起警情时
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同理心
书写了一段警民鱼水情的动人篇章
当时,一位年逾五旬的当事人
神情异常紧张,双手不住颤抖
这一细节立刻引起了刘煜炜的注意
在完成警务工作后
刘煜炜没有选择匆匆结束流程
而是主动俯身蹲在老人身旁
用平和的语气询问其缘由
老人逐渐敞开心扉
在谈及逝去的亲人时
她的泪水夺眶而出
一句“如果你是我儿子就好了……”
让刘煜炜心头一颤
他轻轻握住老人冰凉的手,真诚回应:
“如果您不嫌弃的话我认您当干妈”
老人破涕为笑的笑容
和临走时久久不愿松开的手掌
定格了这个夏日最温暖的画面
事后
老人执意通过微信转账1000元作为谢意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心意
刘煜炜深知廉洁纪律的红线不可逾越
让老人“拿这个钱多买点好吃的补补身子”
老人却以为刘煜炜“嫌少”
考虑到直接拒收红包可能伤害老人的情感
他巧妙以“想和二哥说说话”为由
获取了老人小儿子的联系方式
在详细说明情况后
刘煜炜将款项退回到老人小儿子账户
这一举动既坚守了人民警察的职业操守
又保全了老人的尊严
更让远在外地的家属深受感动
在将此事报告后巷派出所教导员后
教导员赞许道:
“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创新
更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初心的生动诠释”
从初出茅庐的实习生,到能敏锐捕捉群众情绪变化的“心理疏导员”,再到运用智慧化解风险的“矛盾调解家”,这段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民警的成长轨迹——刘煜炜用行动证明,基层警务工作需要的不仅是刚性的执法能力,更要有“见微知著”的共情力和“春风化雨”的沟通艺术。当警民之间建立起这样真诚的情感联结,执法便不再是冰冷的程序,而成为传递温暖的桥梁,这份源自内心的职业热爱与人文关怀,正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石。
-END-
来源:丹阳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