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状元章衡0 G/ I5 @3 B' {* F; X+ H6 n
1 i4 |. r8 `) ^
章衡是北宋人士,在考第一榜中力压苏轼,成为状元郎。$ B& `7 s* }- m. W/ K; {& \" i
. }# x5 T& @0 ]苏轼说他论才学,百年无人望其项背,但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 q- G2 q7 T, w. s7 f
% U8 r& b) g1 F' j$ W N2 B: j" l
然后他被派到湖州出任通判。
% O0 Y& v( U. W( ?% |* Y$ Z: U! `/ L$ W3 i! L; G. S
到任第一个月就发现兵部名册写驻军十万,实际点卯只有七万,三万人头的军饷全被吃空了。漕运衙门更离谱,运十船粮食报十五船损耗,多岀的五船就进了贪官的口袋。
0 I1 d5 n9 c0 d) k
- a' K7 N4 A& W- R0 }* H, R, @于是章衡给朝廷上了折子,把情况一说,得罪了很多人。
! Y8 X. {$ D" Y
0 K. J5 g! o; l& D" N此后的十余年章衡被外放汝州,颖州等地。直到熙宁元年,又被贬到郑州当知州。
C7 v/ ]' s- n4 H
% j D0 o/ B2 y& O走遍郑州十二县,发现四千二百顷本该种庄稼的良田,竟被圈成皇家墓园的风水禁地。3 Q6 L+ Q0 ^" |+ p& S% x
/ q% i8 |) b" X8 W) R! Q+ @+ S
他写就《请垦废田疏》直扺中书省,说与其让狐兔做守陵官,不如叫百姓做种田汉。0 m& l4 Q: R3 { W7 R& K0 r
- }8 O: i2 I, E$ J- x, z3 U2 k当年秋收,郑州官仓多成三万石新粮······
' G! E% d3 G( X: w, j$ P
( {$ v3 G& h; F0 o/ B% B6 C之后他又调任真定。那年夏天,沱河水暴涨,面对泛滥的沱河,四十出头的章衡赤脚站在烂泥里、比划着要筑起二十丈的石堤。部库主事掰着算筹哀嚎,大人三思,这至少要花上三年的赋税。章衡打开《水经注》,你看看因为溃堤,多少百姓流离失。2 n5 t" c/ V# c- c. @
9 {1 w. h4 b2 U! A4 [) D章衡一生辗转多地,历任多个州府知州,每到一地都是清正廉洁,为民办事。他不在乎个人的名声,只专注为百姓谋福祉。
1 Z4 w7 T: W7 A5 D4 V- U' X6 E- d2 E4 k0 |& B
元符二年,七十五岁的章衡离世。
. ?$ }) L z) _; t# I$ _. g# Z! P- H b, H2 M6 ?
出殡那日恰逢盐船过闸,船工们把桅杆降下半截,满河白帆化作素幡。$ i8 x& P& S6 _ b0 Z
7 K- q7 i0 E& A( ?9 y真定府的农夫挑着清明新笋行过堤坝,总要往二十丈石墙上洒杯黄酒,这是章公当年顶着暴雨抢修的保命墙。
, X$ J0 x% I( M9 a8 M% E9 P/ `. Q7 d& K
人走了,能够让船工和农夫惦记他的好,能够发自内心的去祭奠他,也是没有白来世间走一遭。
5 y/ J# V2 B& w) a1 o
4 {) C9 u1 ?; v1 ]9 J2 u+ g8 X所谓:公道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论。
$ y6 G- |" c* m1 r; q! _+ e, b: ]" W1 {4 Y6 n/ P" z
他的一生没有做到什么高官,也没有攒下多少钱财,但是却让曾经受益的百姓难以忘怀。
* v. O. i4 Z- D, B% X, @4 }+ Z3 I( s& Y3 G f
心中装着别人的人,别人的心里也会装着他!
: l7 g3 g" n' R- U
* o. W' M: Q6 T# O;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