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丹阳诸葛氏(葛氏)
查看: 42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丹阳诸葛氏(葛氏) [复制链接]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4 1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首页芙蓉楼首页
丹阳老林村诸葛氏始迁祖考
2024-11-28 09:41来源:京江晚报

老林村大华余荫堂宗谱

云阳三顾堂葛氏家乘内封

《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碑下落款 图:卢政 提供

丹阳老林村
文/卢政
在丹阳陵口镇的最南端,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名为老林村。由于跟周边村庄相比特别古老,所以自古以来人称之“老村”。村子东距越渎河一公里,南濒煤炭河,西毗刘巷里村,北与郑店村隔田相望。
老林村历史悠久,据当地人口口相传,在唐代,诸葛亮的一个嫡系裔孙骑驴下江南任职,途经此地,发现该地绿树成荫,古树成林,且林中有溪,沟塘相通,一片沃野,视若宝地,就此歇脚,筑庐开田定居。几代以后便发展成为当地较大的村庄,老林村因此得名。查丹阳老林余荫堂以及大泊三顾堂《诸葛氏宗谱》,这个始迁祖确有其人,名叫诸葛神力,是诸葛亮第11代裔孙。
家谱文字存信息
家谱中从诸葛亮到诸葛神力这一段世系清晰明了。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可这个诸葛神力是何许人也?生平如何?
查遍史籍及地方志,均无详细的记载。家谱中也仅在世表中有一段简单的文字:“神力,永徽三年(652)进士,官平江尹,太宗命镌圣教序。”这短短的19个字,透露出四个重要信息。一是诸葛神力唐永徽年间在世,是初唐时人;二是诸葛神力是个读书人,永徽三年获进士功名;三是诸葛神力当过官,任过平江尹;四是李世民曾命他镌过《圣教序》,故而是书法高手。
永徽,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个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六年(650至655),在这一段时间内,国家昌盛,史称“永徽之治”。有关“永徽三年进士”资料,查徐松《登科记考》卷二,永徽元年有进士14人,永徽二年有进士25人,然而永徽三年进士人数不明。但此书引《云麓漫钞》于制科及第下注云:“(永徽三年)是此年有制科也!”说明永徽三年也曾开科取过进士。诸葛神力在这年中进士合乎情理。
有关“平江尹”,应是唐代一个地方官职。平江在哪里?查《中国地名大辞典》,称过平江的地方有两个,一是湖南平江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汨罗江上游,南接浏阳市、长沙县,北连通城县、岳阳县,这里是古罗子国地,唐代称罗县,后改昌江县,后唐同光元年(923),改昌江县为平江县,属岳州。另一个称过平江的是苏州,北宋这里置平江军,政和三年(1113)升为平江府,治吴县。元改为路,明初改苏州府。可见,这两个平江均为唐代以后的地名,而唐代的平江在哪里?是县还是州?这成了历史之谜。
考虑到家谱是宋代以后修的,宋代以降,文人习惯将县令,知府等称为“府尹”“县尹”等,“平江尹”可理解成平江县令或平江太守。总之,诸葛神力在唐代至少任过县令一级的官员。
笔者推测,诸葛神力在永徽三年中了进士后,可能授过苏州守官,在江南一带任地方官。偶然途经曲阿老林时,看到这里水土宜人,就此安家,从此开支散叶。由于这支诸葛氏于宋代绍圣元年(1094)就兴修家谱了,时苏州已称平江军,政和三年又改为平江府,极有可能是早期修谱者将诸葛神力的官职按当时的叫法写成了“平江尹”,意即苏州守官。
再查江阴上湖草堂民国三年(1914)修的《葛氏宗谱》世表,也有类似的记载:“神力,永徽三年进士,官平江尹,太宗命镌刻《圣教序》帖行世。”江阴这支葛氏是从丹阳迁过去的,始迁祖是诸葛神力的玄孙诸葛炳,到江阴后,为了书写方便,又改回单姓“葛”。
太宗钦点刻名碑
丹阳谱与江阴谱都提到了“太宗命镌刻《圣教序》”一事。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说明诸葛神力早在中进士之前的太宗时期,已因书法镌刻技艺高超而闻名于世,被李世民钦点镌刻《圣教序》。
《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这成了后世学行书必备字帖。此碑高宗咸亨三年(672)建成于京城长安弘福寺,时太宗已驾崩了23年。
《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碑下落款中有“咸亨三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字迹。碑石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其碑字迹由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故为世所重。碑文选自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他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最为成功。清王澍曾言此碑有唐拓,但未流传。碑石宋以后中断,随着捶拓日久,笔画渐细,后曾洗剜。历代摹刻颇多。现存宋拓本较多。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其他还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唐人敬重王羲之书法的体现,也是众多集王羲之书法碑刻中最成功、最有影响的一通。唐太宗命诸葛神力镌刻此碑,使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和韵味在冷硬的石板上充分体现出来,说明诸葛神力的镌刻技艺极其高超,这是丹阳诸葛氏的骄傲。由此碑可知,诸葛神力当时已获“文林郎”称号了。
书香世家出人物
根据史料及家谱可知,诸葛神力家族是个书香世家。
其祖父为诸葛颖(539至615),字宗汉,丹阳建康(今南京市)人。隋朝大臣、医学家、文学家。聪敏能文,清辩有才。十八能属文,初仕南梁为邵陵王参军、记室。侯景之乱时,投奔北齐,待诏文林馆,迁太子舍人。入隋后,担任晋王杨广参军。隋炀帝杨广即位,迁著作郎,甚受亲幸。著有《马名录》1卷、《洛阳古今记》1卷、《幸江都道里记》1卷、《銮驾北巡记》3卷,另有文集14卷,皆佚。还著有《淮南王食经》120卷、《淮南王食经音》13卷、《淮南王食目》10卷,均佚。今存诗作6首。
其父为诸葛嘉会,生卒不详,唐初敕义民官(一种只有官袍官帽的虚职,没有实际行政权力),生子二:贞,神力。
其兄为诸葛贞,生卒不详,唐太宗时的书法高手,工摹拓古碑帖。奉太宗敕令,与冯承素拓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长孙无忌等人。又与冯承素、赵模、韩道政等人,各拓数本《兰亭序》赠给太子等。诸葛贞的10世孙诸葛思文迁丹阳导墅大华,形成大华支。诸葛思文之子诸葛赓是北宋大臣,宋庆历二年进士,官至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此后这支诸葛氏科举连绵,人才辈出。
从家谱记载来看,诸葛神力唐初已迁丹阳老林村,比诸葛思文定居导墅大华要早9代,堪称诸葛亮后裔中到达丹阳的“第一人”。诸葛神力的后人中也有能人:其子诸葛纵,天宝十载进士,为当涂令;其曾孙诸葛爽,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司空、河阳军节度使。
千年沧桑老林村
诸葛神力来到老林定居后,繁衍生息,最终形成一个大村子。根据乡民们口传,古代老林村较现在要大得多,强盛时期,村庄如城,建筑考究,飞檐翘角,弄巷贯通。
村子四面环水,东南西北有四座石桥作为交通要道,便于防御贼寇。村中有贯穿东西、南北的两条大路(古称火路)四延八方。村中水源丰富,有大水塘,塘中有亭,塘称书阁塘,亭称书阁亭,专供当年秀才、学子、书生读书休闲之用。水中还有园,当年的马园、狗园遗址尚存。
村里有祠堂、学堂、公堂等,新中国成立后被拆除。唯有专供学子念书磨墨用水的研墨塘还存。村外有大庙、小庙、观音堂各一座,气势非凡,建筑别致,后来都被拆毁。观音堂因上世纪70年代人工开挖煤炭河时被拆,现已荡然无存。村外有两座古砖窑遗址尚存,据传,两窑当时除专供村庄建筑用砖外,还为南京城墙建筑提供大量的特殊砖块。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5-2-3 19:42 , Processed in 0.20471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江苏柯本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