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散文
宦新华
说起胡高路,当地老百姓对它有着太多的感慨!它的身躯,饱含了许多的沧桑、痛苦、彷徨、勇敢、奋起、希望和梦想……胡高路是丹阳境内一条重要的东西向道路,起于镇常公路(现346国道),经过高桥村、倪山村、郭家村、管山村、金家村、建山村,最终连接胡桥(现丹界公路)。孩时的记忆中,对胡高路有一种既神秘又敬重的情感。因为听村上的老人说,1937年,丹阳沦陷前夕,在胡高路边上的倪山村,有一个叫管文蔚的人,率先组织成立抗日自卫团,高举起了抗日救国大旗。现在回想,胡高路当初的模样,是那么原始、天然、朴实。公路大约只有5米左右宽,路上铺满了石子,呈中间高,两边低。人走在公路边上,扭头见的都是高山,山坡上林木茂密,古树参天,有时山谷里会突然传来几声婉传的鸟鸣,给人一种幽深空旷的山野感觉。16岁那年,就是从这条几乎原始的胡高路,我和几个小伙伴,满怀着去看看城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冲动,步行好几个小时到了丹阳。当看到那黝黑发亮,如平镜般平坦的柏油路面,着实让我们的小心灵兴奋了好一阵子。回家的路上,我们畅想着,如果家乡的胡高路有一天也能变成这样平坦的柏油路,那该有多好!然而有时候,时光总是会把另一种出乎意料的现实展现到你面前。20世纪80年代,因社会发展迅速,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石料。几乎一夜之间,胡高路周边跟风般涌现出许多采石厂。从此轰隆隆的炸石放炮声打破了这里的平静,满天灰尘笼罩了这里的大地。就连农田里的庄稼、蔬菜也被弄得灰头土脸,无力地挣扎着。到了90年代,许多采石厂改为机械化开采,留下伤痕累累的破碎山体。当时开采下来的山石,都是靠那种四轮拖拉机、后八轮和大型装载车,满载运往九曲河边卸货。大的石料直接上船,小的片石由人工用那种有弹性竹柄小铁榔头敲至鸡蛋大小,堆集成小山样时再联系专业民工上船。那时的九曲河边煞是热闹,附近村民靠一把小铁榔头敲石子挣钱的男女老少数不胜数,忙着卸运石料的车辆络绎不绝,九曲河里一条条运石头、石子的船更是来回穿梭。2002年,当兵回来跑了几年供销的我,决定改行。当我四处寻找商机时,我发现胡高路沿线开采山石的生意正红火。我当机立断在胡高路与镇常公路交界处开一家超市。超市开后,确实生意不错,特别是一到夏天,冰好的饮料最好卖,当时我备了三个冰箱都不够。生意好归好,但令我烦恼的是,沿街的灰尘真是太大了,几天工夫,超市的货架上所有商品就会落上一层像雪一样的灰尘。没有办法,超市只能安排两个手脚麻利的年轻女服务员专门负责清理。而清理这种灰尘还得有“技巧”,只能用不干不湿的毛巾擦,用太干的,灰会跑到鼻子里,用太湿的,会把货品擦得布满泥污,真是又好气又好笑。2003年,为扩大超市经营规模,我搞起了批发业务。因许多村民家里办事订的货要送上门,自然我就要经常开面包车去帮客户送货。开面包车去胡桥方向,车越往里开,越是难开。由于加足油门的运石粉、石子的车辆横冲直撞,很是危险,加上超载车撒漏严重,导致天地间一片灰蒙蒙的,而路旁的骑行下班的人则掩面低头,有的索性穿上雨衣防尘,像难民一样逃回家去。这样长年累月,成百上千超载车辆的碾压、破坏,终于让胡高路变得不堪入目。车行在这样大小凹塘一个接一个,摇摇晃晃的路上,简直让人心惊胆战。有次傍晚时分我开车去胡高路管山村送货,不料突遭暴风雨,因没看清楚公路上的大凹塘,不慎搁了车底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开上来,弄得我一脸泥水,狼败不堪。后幸遇一从田里劳作经过的村民,是他好心喊来几个村民,村民们从家里弄来几捆稻草才帮我解了困。多年的胡高路沿线炸山采石,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危害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多年来,胡高路沿线村民白天不敢开启门窗,晚上睡觉要戴口罩,对此周边上万居民饱受灰尘之苦。2006年11月17日《扬子晚报》以:出门穿雨衣睡觉戴口罩“沙尘暴”害苦丹阳人,为题报道了记者亲临胡高路现场,跟踪调查,见证触目惊心的“沙尘暴”危害实况。镜头一:按照居民指点方向,记者来到丹阳后巷高桥集镇,一进集镇,记者便被“卷”进滚滚“红尘”,挡风玻璃很快蒙上一层灰,于是司机赶紧启动刮雨器。镜头二:面对记者,一药店老板气愤地说“过去居民的衣服全都晒在外面,你看,现在谁家衣服还敢拿出晒,全都挂在家中晾干,只要在外面晒一会,一抖就是一层灰。”一位姓孙的居民说,原以为晚上可以打开窗户透透气,哪知道第二天起床,鼻子里全是灰,被子上也是灰,所以晚上睡觉我们也只好戴上口罩。镜头三:走出居民家,记者发现胡高公路格外忙碌,几乎7秒钟就有一辆运石车通过,记者几次想穿越公路,都没有成功。每辆货车驶过,都卷起漫天尘土,能见度确实如老百姓所说,只有五六米。在不到7公里的路上,记者清楚地看到路边有好多轧石场,灰尘像云烟一样飘向四方,远处的山上还不停的升起烟雾,村民告诉记者,那里都是采石宕口,大约有60多个。镜头四:在管山村路边,记者突然发现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几个大字“环保人人有责、救救我们的命”非常醒目。村民胡某告诉记者,竖起这块牌子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在他家一公里范围内就有20多家采石宕口和轧石场,整天噪声不断,尘土飞扬。此《“沙尘暴”害惨丹阳上万人》一稿见报后,当地居民奔走相告,当天高桥集镇两个报亭的扬子晚报在短短半小时之内抢购一空,不少居民骑车到邻近乡镇去购买,整个集镇居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到处有人议论这事。《扬子晚报》对丹阳后巷镇高桥一带粉尘污染问题进行曝光后,引起江苏省和镇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丹阳市采取果断措施,成立“两办”一抓到底,对全市所有采石场进行停产整顿,遏制“沙尘暴”卷土重来。2008年底丹阳市对胡高路片区采石企业全面实施关闭。2017年10月21日,时任丹阳市委书记陈可可,带领交运、住建、规划、城管、国土、城投、水务等部门负责人,深入丹北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现场胡高路视察。胡高路改造工程于2017年6月份进场施工,7月份封闭道路全线展开作业。交通施工方克服丘陵地区地势落差大,施工难度高等困难,科学统筹调度。胡高路全线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二级路标准,路基全宽12.5米,面宽11米(部分段路面全宽7.5米或9米)。胡高路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丹阳中心城区和丹北、界牌城镇组群的路网结构,加速实施丹阳城乡一体化战略。同时由于该项目位于水晶山齐粱文化旅游度假区,建成后还将支撑丹阳市东部旅游产业发展,整合沿线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区域旅游发展。2018年3月28日中国江苏网发布了消息,丹阳胡高路改造工程己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工程总长7.8公里,预计4月底竣工通车。当胡高路片区上万居民听到这期盼己久的喜讯时,个个喜笑颜开,奔走相告!记得胡高路竣工通车当天,我和几个朋友还特意开车感受了一次驾乘体验。新建的胡高路比老路足足加宽了一倍多,有11米左右,沥青路面平整、无接缝,行车平稳舒适。摇下车窗,但见经过多年综合整治覆绿后的山体己郁郁葱葱,公路边成片的各种花木摇曳生姿,新建的管山新村整洁亮眼,彻底改变了以前胡高路满目疮痍的情景。驾车行驶至建山村一拐弯处时,一处风景更是吸引了我们。驻车欣赏,一口足有几亩田的河塘映入眼帘,河水清澈,河边绿树环绕,河塘后面只有十几户人家,一幢幢白墙黛瓦,淡然站立在一座保存尚好的高山前,抬头看,一朵朵洁白的云像棉絮样飘逸在蓝天,给人一种宁静的美。就想,要是油菜花开的季节,那一大垄一大垄明黄的、金黄的花,相互映衬着这山,这民居,这河塘,该会有多美!如今的胡高路己真正由“沙尘路”变成了“康庄路”!胡高路沿线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座落在胡高路的管山村,在数十年的采石破坏后,2008年管山村抓住关闭采石宕口的机遇,努力把疮痍荒山“复原”为青山。围绕“茶”产业下足功夫,大面积种植茶叶,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700多亩。管山村还精心打造“茶博园”,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帮助农民在家创业,在家致富。有个毛湾里自然村村民管汉文承包了10亩地种植茶叶,每年茶叶种植收入能达3万元。村里每到采茶季,村里还会组织劳动力采茶,不仅时间自由,离家近,更为部分村民提供了增收渠道。在胡高路管山新村的南面,从2008年开始,管山村大力发展经济林,陆续种植了樱花、海棠、茶树等观赏苗木。近3000亩的樱花林不仅带动村民就业,还发展成为丹阳地区有名的赏花圣地,网红打卡地。每到樱花盛开的时候,整片的樱花如云似雪,软糯粉嫩,山风吹过,绰约摇曳,浪漫唯美。醉了每一双少男少女的眼眸,醉了每一对幸福的情侣!醉了每一条山村的路!
作者简介:宦新华,退役军人,丹北镇后巷人。丹阳市作协理事。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金山期刊》、《镇江日报》、《丹阳日报》、《新长江文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