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豆粥之谊 ? X8 j3 d" ~. J' I
8 F: ?4 @" q' y: w) ?$ G s/ a冯异治关中三年,有人说:“异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 E% A+ v2 C# c
$ `, H& r1 Y8 O3 J' t5 X7 W: `异惶恐,上书陈谢,请求调离关中回洛阳入京避嫌。光武帝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 T& K6 Y7 E6 R& J s" v' j+ D+ ?6 l
冯异自长安入朝,光武帝说:“当年困顿时你在芜蒌亭为我煮豆粥,在虖沱河为我做麦饭,厚意至今未报答。”当年刘秀被排挤,身边缺衣少食,缺兵少将,冯异一直追随,且忠贞不二,所以光武帝感激。
9 S6 L3 {( G' F% M
% c1 l! n& H9 q1 V0 U3 N当然这个时候光武帝已经称帝了,不比当年困顿,不离不弃的患难之交,当然要感谢。
; @+ L8 X/ e0 A# [- F/ Y5 z/ D U% y" R7 r
冯异稽首谢道:“臣闻管仲对齐桓公说:愿君无忘射钩,臣无忘槛车(管仲曾经射过桓公,也曾被齐桓公押在槛车中)。如此国家赖以安稳。
/ u$ U6 a, m8 b& z! g7 L x7 R3 b
h! a5 }* C1 ^ c( r1 m$ z% s臣今亦愿帝不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愿陛下勿忘河北的苦难,我不会忘记在巾车乡您对我的恩德)。”# s- i1 n5 U. u7 @5 f$ y* W
6 R& g( n0 l+ G |刘秀当年对冯异有赦免之恩。/ _4 d2 A: n8 R8 V' R! y
8 y' b4 k0 }, R7 ^当年刘秀攻颍川,冯异被刘秀所捕获,刘秀没有杀冯异而用之。所以冯异提到的不敢忘巾车之恩的来历。9 C7 s( y4 ]; C2 @
. T' M0 U3 U0 x# M i
之后冯异要求留下妻子儿女在洛阳,实际上就是表明我没有贰心,如果有贰心,妻子儿女任由刘秀处置的意思。而刘秀却安排冯异的妻子儿女随冯异回关中,也表达了刘秀对冯异的绝对的信任。
! N! A" e I5 g% N% u) L( _2 s5 }: {" P/ [- N
君明臣贤,彼此信任,坦荡豁达,也是东汉的一段佳话。
: n' B6 c0 b) F2 E- I/ N, ?
6 S0 b/ m, d: f光武帝不忘饭粥之谊,冯异不忘赦免之恩,天下初定后,二者又恩恩相报,而且均不忘本,所以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U2 Q+ `7 Y+ E; a5 n. F
9 B& M+ q& i" Y
就象管仲提醒齐桓公一样,不要忘了当年的艰难,不要忘了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1 C0 c7 t" T$ f% O; L3 k# d/ T4 y* B) g% ~+ ^* j% b
为什么要提醒,因为人在困难是往往会兢兢业业,谦虚礼下;而一旦事业有成,往往会沾沾自喜,妄自尊大,甚至于忘乎所以。这是人性的弱点,所以要尽量的去克服。6 W/ x* _0 I( t
% r5 P" k) K/ q9 B3 b# j* P! B3 Y就象晋武帝灭掉吴国、隋文帝征服陈国之后,也是心逾骄奢,自大自傲,臣下不复敢言,政道因此弛紊。% C) f& G- {4 ^ B
, ^: e( {6 l5 [- Y, P& N* U
满则损,谦则益。能盈而不能谦者,虽成必败。
6 j7 ~. P9 W8 ^' A
( r \" g" A3 z4 H6 v6 ]东汉的宋弘说: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说的也是人不要忘本吧!* t+ b8 r4 s2 Q+ [2 O9 a9 t
: [; [* W$ |$ B/ e* z所以人最好不要忘本,方得长久。
4 M9 d# J$ C% A
! q: |+ M8 a5 x6 H常将有日思无日,就不会到后来后悔:待到无时思有时!
3 v1 }0 G" J# F j: W. E% @9 L! {+ {: } r( B: R1 o i( i4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