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挖煤小子”逆袭成为博士:无法决定起点,仍可定义生命
查看: 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挖煤小子”逆袭成为博士:无法决定起点,仍可定义生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7-18 21: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转自:https://news.ifeng.com/c/8l5ePZ5jJPk

这两天,被一个“挖煤小子”感动了。

据报道,一篇自述“从跟着老爸挖煤到博士毕业”的博士论文致谢文章,引发全网关注。这篇博士论文致谢,以质朴的文字、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寒门学子的奋斗史。比如,从小跟着父亲下小煤窑挖煤,经过两次高考19岁考上了专科,一路专升本、考研、读博。为了继续求学,同时减轻父母的负担,他每个寒暑假都在外打工挣钱。

027cfad9a2b5a5a9b75fb675c5b877d7_E8DD818B092FEA076CFC9B228BF1B2240CD0C2B4_size10.jpg

相信读了致谢文章的人,没有不动容的,也没有不点赞的。可以送给这名博士两句话:一句是,你昨天搬的砖,如今已变成你脚下的台阶;你昨天挖的煤,如今已点亮你的人生。另一句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历经磨难,看尽千帆,你的未来一定光彩夺目。

这名博士在致谢文章最后写道,“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这句话出自辛弃疾的词,后一句是“看试手,补天裂”。抖落一身征尘,抚摸博士学位,作者是有资格踌躇满志的,也有理由豪气干云的。他“生于井隅,心向璀璨”的追求,他“身如苔米,亦绽牡丹”的人生,对生于底层、处在困境中的人是一种激励,激励他们不认命,而要相信“石头缝里也能长出树”,奋斗一定可以改变命运。
c78a7326be4997bf2004ecb0880fa1e4_A6A3F88E81B38A3F125E7154371901F6524CC114_size46.jpg


作者之所以出人头地,不仅在于他努力向上,“煤灰蒙眼时,我以心为灯”,还在于他碰到太多帮助他的人、鼓舞他的人、陪伴他的人。从导师、课题组老师,到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再到专科、本科室友及女友,给他力量的人不胜枚举。作者特别提到,本科室友对他进行了资助,“使我考研时可以不去食堂打工,读研时还送给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机,现在唯一的两条裤子有一条还是他的。”可以说,这名室友是善良的,也是可敬的。正是包括他在内无数人的托举,才有作者的今天。

有句话说得好,逆袭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弱者的“结盟”。更准确地说,逆袭靠的不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一群人的互相激励。作者是令人感佩的,他在成长路上誓“把伤疤铸成铠甲”。他又是足够幸运的,一路走来,碰到足够多的好心人、遇见足够良善的同行者。作者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不会孤独;足够向上,就不会独行。

“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作者展现了满怀希望的奋斗人生,因此他的人生是丰富的。但愿每个人都摆脱绝望,充满希望地逐梦;但愿每个人都能记住帮助他的人,并传递善意。同时,别沉溺于悲情叙事,要将苦难转化为专注当下的行动力。请记住,你无法决定起点,起点是别人给的标签;但可以定义生命,终点是自己铸的勋章。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5-7-18 21:33 , Processed in 0.09544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柯本光学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