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明理
6 R' |% _3 j( Z5 Q2 ~/ q) l: l& G3 d, I( E
刘大櫆[kuí],方苞的学生,又是集大成者姚鼐[nài]的老师.! t8 U0 l: G2 o e' q. U7 s
, X( `( f& [0 C% j! w: o方苞入值南书房,姚鼐入馆编撰《四库全书》,都是文人向往的官职;
: F( z. J# e! J" c" Y* s, [! ]( }7 l
自己的老师,和自己的学生都在身边做事,而刘大櫆却是科举久考不中,最后只好回乡授徒谋生。
0 D0 u5 F7 r! ?1 F( Z0 b8 C7 l3 ^1 }2 F
刘大櫆也是才华横溢,方苞对他的文章也是称赞有加,但他一直考到花甲之年,也未考中进士。* i) C* @9 @* o! C
4 s/ ?0 G: e! `% Q
虽然没有功名,但是他做人、做学问还是首屈一指的,一生无荣华,作为是最底层的读书人,能够安贫乐道吗,也是读书人的典范。
L! i4 P O# ]( `6 x: } s
7 F/ M0 b/ D; H( `1 O% f左宗棠,也是有才华,但是就是考不上,当然他后来名动公卿,从幕僚做起,也做到了封疆大吏。
9 e1 t2 U3 e" ]1 ^0 M7 r: A4 s4 I4 C$ o; a
而且左宗棠,不得志时也自比诸葛亮,他自己号称今亮。不得志时他并不自卑,孤芳自赏的同时也是安贫乐道的钻研学问。; p4 j/ `* @. k4 r! E
/ U, f5 ]& r; j2 W
有才华,不一定考上功名。但是不管怎样,都能够用心做学问,这一点还是难能可贵的。
9 @$ ]0 j: i+ H6 k% l& o3 g$ P3 Z6 Y1 `* B3 [$ o
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读书的真正目地是为了明白天地间的道理,如何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就象陶渊明也喜欢读书,但他绝不是为了一官半职,他崇尚淳朴真诚、淡泊致远的田园生活。
$ L! h5 S, _: N6 ? y7 p. x
6 k' A9 G4 h* G,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即使在物质上匮乏一些吗,但是他的精神上是一个大富翁,所以后来的很多读书人对他都很敬仰,佩服他的气节,羡慕的他的田园生活。. n* j$ i" T/ S# S0 e \3 T0 I
& `, R7 T0 g+ w/ D0 m! `! W. v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 j: y2 c1 s9 {; x/ t# y7 f e2 ^5 i- b0 t9 y
因此处世间有时华彩四射,有时静默无闻。顺其自然,因时制宜。0 P5 F* v( A# g1 n
1 C; c. q6 @# k! c$ W7 O' y+ h穷则隐,达则现。无所求,无所怨。# q _5 U" H8 A8 Y6 W% ?
( l$ l% q0 ~8 b, m- r8 d贫富贵贱,始终乐道。
; N$ a* k r5 V7 Y5 W
) k+ [# |3 q9 N7 u% n N这才是真正读书人的风范!
3 T3 q8 w; q+ y$ F) E2 K
* J$ O$ [5 ^2 [1 K& I7 }( Q( a K5 A$ T, n6 h2 Y6 S: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