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伯温买黄牛 K; S5 V- d- N: B* f+ v5 J
( I# c& O6 d X8 k" ]0 @* E买条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
: @4 V0 i* l7 M5 k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3 y; i4 g" \& ?" E# x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
' s1 n8 @0 ^2 h& s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p. E" W$ v6 E l9 ~" L
: {4 e: r7 G: I( O, C7 H) b* h% w. V
这是明代开国功臣刘伯温作过一首养生“退休诗”。) w% Q/ Y9 @: c* D5 k
1 P4 n' I& Y+ u当时,刘伯温刚满60岁,便急流勇退,归隐山林,给自己身心一派绿水青山,实现了返璞归真,怡养天年。
7 ^9 D& V# l) c* o6 `8 T/ A6 ?1 `/ N( V( T
去过那“能诗能酒总神仙”的无拘无束轻松愉快逍遥自在的日子。0 Z0 t1 i1 D& ?( p" G
, [) M) G1 J9 ~- @刘伯温的能耐很大,但是在完成他的使命后就功成身退,不再留恋高官厚禄。
9 q( Q6 L" y9 R$ Z7 t
% a. C. N, Z- D" E0 E本来他可能就不是为高官厚禄而去的,天下平定,自然就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人归故里。, K0 F3 @8 |* i
; W: T: B3 }7 f# Z! [拿得起,放得下,很是洒脱自在。6 j* C' G. J* B
1 F" B5 r# c, h) d) x5 K当然那是他看的透,所以才能如此的潇洒,就象张良、范蠡一样归隐山林。9 V# _0 q9 L$ ?% n, r8 R
2 F5 p5 }/ {: X$ @/ y那么大本事的人要卖头牛去种田,就是亲近天地自然,身虽劳而心却安逸,不用劳神费心的为吏为官。
/ _2 G( C t x
: L7 H' X3 }: {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 n* z e& z4 V" h) M2 G# ~, g* M* G& y
这一句写出了人生的终极问题,人生短暂,世事短如春梦,而人情却薄似秋云。
0 X& s# m# z% {! D# P9 p' j- m' ?7 \9 `3 l4 w5 J
就象有人说我等发了财,功成名就,我就去赋闲享受生活。
0 H% o8 |9 w% m4 x' l4 A1 K6 y5 v$ y1 v4 U
可以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大多都是忙到最后,忙忙碌碌为那般?4 d+ s3 i7 [5 U$ x* S I9 k
% h. [7 u' I3 s, Z$ _
百年后,功名富贵能带走哪样?哪样也带不走,但是没见几个人主动看淡放下的,大多都是最后无可奈何的撒手而已。4 X f" C* n5 q$ L
( }9 O6 P$ f4 v3 u3 m s- S其实生活不要等到那个时候去悠然的生活,当下就可以。& p: q! @ \ Y+ F4 p( f
% R7 ~; y2 i4 V. @6 S& u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5 N6 w G) s7 n5 m% k7 c$ M' Q5 ]0 T* a& y# {/ F( l4 T8 b- w _
年青的时候干什么都在憧憬好的未来,学习、投资、积累,但是老了什么都没有那么有价值了。: |+ D1 \2 `. }" Z) J( S# ?
% q9 c! F: l5 e5 v, `因为你怎么努力都绕不过日渐衰老的身体,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那么身体都保不住了,身外之物还谈得上什么值钱不值钱。
6 T- g, w( L+ k! y8 A I
5 ?* S2 [! ^7 m# U5 y0 l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4 Y5 e8 C# C
! _# R6 H4 X U% m
大意是:虚名和身体,哪个更亲?当然身体更亲,身乃神之宅也。
# R% E& t+ h' g8 a
3 _; _/ M( C" E7 Z, [身与身外之物,哪个更贵?当然身比物更贵了,没听说可以用万贯家财再买过五百年的光阴来长寿的。3 ?; W0 ~4 l9 X9 ^4 Y3 @: F$ s
! w7 `& _( J$ E所以和身体相比,什么金银财宝、美玉豪宅都是过眼烟云而已。
' \& S5 ?5 ^8 c7 A4 F/ O/ o: a! a1 H% b% I
所以刘伯温看的很清楚,既然明日阴晴未定,何不暂且饮酒赏花,享受片时欢笑。
+ z* {0 U/ s4 s# y. N1 E) d0 M+ @0 n$ z; |- y C. I/ I$ u: B2 Z
所以不必好高骛远,要珍惜当下。- Q1 F) @0 D& @# J# t
6 |2 r2 C- E8 }6 O8 f1 z8 U' t
珍惜在茫茫人海这一趟艰辛的旅程中,我们曾经相互搀扶,同甘共苦,拥有了一起共同走过的岁月,拥有曾经点点滴滴的温馨和酸酸楚楚的苦痛。
$ t8 L* x2 q7 Z3 V
/ A5 E: x# F' j. T5 b! [5 _当我们依次到达各自的终点时,没有辜负,不留遗憾,心中无愧,曾经的苦难和幸福都化作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则无愧于在人世间结下的尘缘。
! P' |5 E# B8 j/ b1 @( w8 X& k) E* z* K4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