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口镇陵口村:强化网格“微治理” 撬动民生“大幸福”
|
【编者按】:网格是基层社会治理最小的单元,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各镇(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不断健全党建引领、多元共治、重心下移、精细服务、科技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变基层“末梢”为治理“前哨”,逐步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自治化、智慧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了丹阳网格新“枫”景。
“小网格”有大作为,“微治理”释放大能量。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陵口镇陵口村党委积极探索“小网格+大党建”网格化治理新机制,推行“微网格、微协商、微实事”三微工作法,全面、深入、细致解决群众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切实推动基层治理“微提升”。
陵口村从“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入手,整合产业服务、民生环卫等多级子项于一体,设定14个网格,通过“红色网格员”、“支部网格”等个体引领单元,延拓四级网格链条,组建了由村党委书记为总网格长,14名三级网格员和105名四级信息员在内的“网格组团式服务队伍”,构建覆盖全村的“格栅”责权分布图,并配套组建村级“红色志愿服务队”,针对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提供点对点动态精准帮扶,建立“心愿清单”机制,党员干部带头领办结对,深度提升管理治理精度和温度。因地制宜建设智能化信息反馈窗口,动态化具象收集展示网格信息波动,变“单向接受闭环”为“多网协同处置”,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和“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的治理目标。陵口村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准确把握网格居民诉求,今年以来,在居民的共同参与下,路灯不亮、居民楼垃圾清理以及消防隐患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
陵口村始终坚持以群众自治为导向,构建议事载体。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打造12个村民自治议事会。完善“察+解”治理机制,常态化组织网格员、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排查矛盾问题,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宅基地安排使用、集体土地租赁等,按照“一人一案、一事一议”要求,开展专题协商。依托“苏格通”平台、“三官一律”进网格,设立“民事微法庭”,建立以网格员、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微型调处机构,结合村规民约和协调议事规则,首创“暖灯下的议事”、“塑料板凳议事”等新式议事载体,把议事活动搬进“田间地头”,让议事“老娘舅”,“走新”更“走心”。随着陵口村“党建+网格”治理模式的精准推进,“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的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村级治理的成效赢得了百姓的好“口碑”,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
陵口村党委经走访了解到陵口村居民因门牌号缺失、不连续等原因导致快递、外卖等无法准确送到居民手中,降低了基层治理效率和居民居住的便捷度、满意度。为解决这一难题,村委会与派出所多次商讨解决方案,决定重新制作最新二维码门牌安装上墙。网格员们随即通过入户走访、居民微信群发布信息等方式,确保辖区所有居民知晓并认可安装方案。“小门牌”安装完成后,解决了居民生活中切实的困难,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居民们的幸福感。二维码门牌和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同时也为网格化精准服务筑牢了底盘,通过小窗口嵌入多种服务,让服务更精准便捷,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
|
|
|
|
|
|
|
2#
发表于 2025-5-16 10: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