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形的援助- Y$ s1 B- N, }( U# h) z |
. J, G6 _) r- J& y5 ]' q1 \
清朝富商张安仁,家有几千石粮食,饥荒来了,别人劝他高价卖粮。
4 E3 S+ y+ M1 Z7 D$ X0 e u( L1 N9 Y7 N# C% n+ w
他说:“我难道是图利之人吗?”
! J$ ], b1 e9 P5 @, F* r
2 i0 J3 c6 w% r6 P* U又有人劝他布施,他依旧摇头:“我难道是图名之辈吗?”% K8 s0 C5 X9 p' n0 {
3 G7 m# P" L% @; \# g
然后他把粮食拿出来,雇人修路一百八十里,筑堤四十里。
4 B9 E3 V$ W1 H' t" y0 B+ r
. g& Q2 o( X2 b( e' k路是可修不可修,但是他决定在这时候修,就是要把粮食拿出来,但是也不会让人白拿,得有一定的付出。
3 A9 M1 C b1 W* ]( w4 w: x- f6 j4 Z: W i8 p9 \' m) b/ g
百姓争着来干活,既赚了粮食养家,又修了路和堤坝,一举多得,造福千秋!, F* _# k4 m. Y0 F6 S$ b' V+ a1 e
% d/ I2 ^) f; Q
张安仁活到93岁,子孙个个科举高中,福报连绵不绝。
* k! T) u. f( Q/ v5 L
/ \5 _7 u+ i8 P: w& _( i3 b2 A4 g他这样做真的非常的切合实际。
7 r/ K; {; b$ _- k4 I. _2 H, n' \4 S5 a4 I& |+ b( |
如果是一味的施舍,白给,那就是不论勤、懒,那会让有些人钻空子。
- U( ^* `. ?* ~6 X0 N* X2 d
. Y1 K! [/ x( z4 T4 K; B2 W而且也会造成人的心里不平衡,想施恩弄不好会造成仇怨来,想做好事弄不好成了坏事。
- w2 p) P8 L+ T8 R- w2 [) R" v) z) s: _% h$ Q& N
比如说,人家一看白给,都来要,你给不给?那就会造成给也不是,不给而已不是。
" j. D& _% \/ r7 D' s! T
/ g9 M* H/ T4 ^5 \仁者多智,富者有德。! {6 [& ?9 @ J0 ?5 v; l' H" ^
% Q$ B* @9 y( u7 }- Y% Z
雇人干活,干活领粮食,你付出就有回报,天经地义。
4 u4 T% W1 d* s
8 N2 z e/ T0 e( K. B6 {* a" x干活的也不要觉的欠人家多大的恩情,毕竟是自己付出了劳动。不干活的也别想白拿。
1 e/ p: i, V. P1 \& q/ ?- W# D6 l0 X# F' y, @9 h
雇人修路的张安仁也不会觉的自己有恩于人,毕竟是他要修路,大家给他出力干活,当然路修好了大家共享。
8 E; A+ _1 s0 M1 b
% X; v @0 B; h( `$ Q. K' u很象那个乔家大院也是在饥荒的岁月,去花钱造个大戏台、大房子,很浩大的一个工程,大到乡亲们都可以来干活,管饭,还有工钱,大到乡亲们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有收入,都能够度过灾年,不露声色的造福一方。
, G9 n. a1 T) H( x* S* T
0 |, D: r& U- v/ E0 d) H5 Y救苦难于无形,积阴德于无声。; W* e6 n; r+ B# r! O. O
; V" F7 B; y r1 a7 }% ?
但是为什么这个时候修路、盖房子?大家都心中有数。
9 a. [2 L0 R- J+ |& `6 ?% u! I6 O- M! _
不露声色的做善事,同时还能够考虑到对方的尊严,可见宅心有多么的仁厚。
1 j# V0 ^ N& c0 O4 R3 A+ j% V% W5 C R$ Q4 s# f9 y- C
让别人体面的接收好象不是援助的援助,也是一种富有仁德的君子之风吧。; l: Q, A4 [9 u# E' V5 D* \% ^% h- }
" B, ]0 e* M9 s! [# K( O2 C5 r2 |# Z8 y1 p, v; q4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