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是体检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在人体很多重要器官中可以检测出,比如肺、甲状腺、乳腺、前列腺等。 但很多人对此不甚了解,看到“钙化”这两个字,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疾病。
钙化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样的钙化需要重视?今天为你一一解答。
钙化,指人体内的钙离子以磷酸盐或碳酸盐形式,发生沉积的过程。很多钙化是在人体病变修复过程中形成的,整个过程和伤口愈合结疤类似。通常表现为钙盐沉积在受损组织中,使这些组织变得坚硬。 有些钙化本就是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一部分,比如头颅内的松果体(生物钟调控中心)钙化,一般2岁开始就可能发生,到了青少年时期发生率为40%,40岁后发生率高达70%。
人体绝大部分组织和器官内都可能出现钙化,比如头颅的脑膜、基底节区,胸部的肺、肋软骨、胸骨剑突,腹部的肝脏、肾脏,以及甲状腺、乳腺和前列腺等腺体,还有遍布身体的大多数动脉和静脉血管。钙化存在的广泛性也使得它成为体检和平时检查中影像学报告上的“常客”。
钙化几乎可以出现在人体任何器官或组织中,尤其是甲状腺、乳腺、前列腺、冠状动脉,且良性及恶性疾病中均可发生。
前列腺钙化,指在前列腺组织中出现的钙盐沉积现象,可能与前列腺增生、尿盐沉淀、前列腺反流及感染等有关。对于无症状的前列腺钙化,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随访和复查。如果伴有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检查,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规范治疗,日常保持心态平和,戒烟戒酒,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熬夜和久坐。
冠状动脉钙化常发生在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部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严重冠脉钙化预示着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较高。
如果能将血压、血脂、血糖等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冠脉钙化,延缓病变进展。
除了及时揪出恶性病变,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外,澄清有关钙化的误区同样很重要。
钙化不是钙过量所致,人体能自动调节体内钙含量,多余的钙不会被吸收,而是会直接排出体外。因此,为了避免钙化而谨慎补钙或不吃含钙食物完全没必要。
钙化并非“中老年专属”。年轻人出现钙化无需过度焦虑,及时诊断排除病理问题、定期复查监测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