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彦光的教化
% G- z1 _* M7 U( M' e- l3 [/ g/ v/ A1 J4 e! J! m5 p
隋朝时期,梁彦光转任相州刺史。当地民风很差,梁彦光想要革除弊病。) n2 R$ E X4 c+ K7 P0 g. b
; }: m/ S& \6 q& v) @
于是用自己的俸禄,招纳山东的有名气的儒生,在每一个乡设立学堂,不是圣哲的书籍不能教授。经常在季月召集学生,亲自出题考试。
1 R, p( q3 J6 Z" ^5 M! I- L* c8 a7 G" e7 s/ }1 O7 Q
有特别勤奋好学、聪明闻名的,在厅堂设宴席,其他人一起坐在走廊下。有喜欢争辩是非、懒惰学业无成的,坐到庭院中,用草具设坐。于是人们都克制自励,风俗有了很大改变。
1 d( A9 A1 F# r% W O K ]- o: a$ J" y! h. _
有叫焦通的滏陽人,喜欢酗酒,侍奉亲长的礼节缺少,被堂弟诉讼。
7 a& N/ j4 ^3 @2 N
: _! {$ B. D, b6 E! o( Y* W梁彦光没有处罚他,而是把他带到州学,让他在孔子庙观看。
4 g* S* P2 Q1 K* T) V. n/ q5 s; O( z$ c4 q+ p+ Y" T
当时庙中有韩伯瑜母亲打他不痛,他为母亲力气衰弱而悲哀,对着母亲哭泣的塑像,焦通就有所感悟,又悲伤又惭愧,无地自容。
) A; S- j" X" N) R. `( I) A. N- o; J% Z2 ^
梁彦光训诫之后让他回去。后来焦通改过自新,勉力培养良好的品行,最终成为善士。* z9 x; Q% G; e. M) j. L% ~" {
. c- P+ V6 a( T$ ~9 y+ |' e7 M
以德化人,教化一方,让人发自于内心的改变,那才是真正的改变一个人。
$ W* Z* d9 \% w' I( T& r; `) W9 @: I$ D9 Z( v6 j D0 a" v
而外在的法律,或者是强制的手段,能够起到暂时的效果,但是如果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他可能还是要做不好的事,因为那不是发自于内心的改变。
- m0 F% y1 G& N, u: n2 O
( c) T9 Y8 T! M5 U9 V, q! t很象中医治本,而西医治表的道理。
( Y+ B, l/ }/ ^
9 R( p6 [. s$ i3 p% m治表的话,到一定的时间还会复发的。
. A3 @$ ^, F* E4 ~! P$ O! v' W# ~6 j# o
所以过于讲移风易俗,那就是从根本上引导人自觉的去做好,而不是靠外在的强制因素。: O# Y" z/ N; S/ E8 P6 `# l
0 H+ n9 l7 N J3 c8 _8 N
就象焦通没有受到惩罚,但是通过道理和过往孝顺的故事,却真正的改变了,可见梁彦光的高明之处。
( l. h" N2 v# S+ ^3 G: \4 k0 _! ^% r, `3 |% Y, g. E; L3 m
让一个人真正的明白道理,比给他多少东西都强,所谓爱人以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7 y! W3 Y8 C7 m, ?) Y1 [) P2 k! |
$ X5 {8 j8 J2 g- j- ]0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