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泥于形式
/ c8 S* O8 A' }" x t1 ?3 n+ v6 O6 P* ^
出自《周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4 N: i8 S6 w% ?$ [6 s, }
3 U# O6 x2 Y% Q3 @( F8 G& n ]9 T5 e几,即机会,或者是苗头,可以预见一件事情的走向。
/ @: | m3 L! m6 w9 M- o6 r8 B! \: T3 ~$ ~& M
不俟终日,就是指当机立断,不必死板板的拘泥于什么教条、陈规陋习的东西。7 K6 n" B4 _0 j5 b. j: `0 g
X% |2 ?7 k- r4 u. X
西汉末,王莽辅政,尚书陈咸感叹:易称“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吾可以逝矣。: r) g& u: z. K1 G0 c- a
8 S) ^, `& O" u5 Y& [即辞官回乡,后来王莽篡位,招之做官,称疾不应。因为陈咸知道王莽险恶,所以也叫自己的三个儿子辞官归乡,闭门不出。* K; U" J2 h: {
( `1 [0 [3 s, X& f8 A/ i司马光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y* Z0 \$ [4 @2 D& ~# A
' g4 t2 l, b% h$ x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继续做王莽的官,很可能要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于心不忍;不做,可能会带来杀身之祸,届时会身不由己,進退两难。# }8 F5 f% M8 n' Y' r2 e
8 [0 N* c3 a8 t9 R' R* l M所以就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不要等到想回头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了退路,这个是隐士普遍的做法。
# ^1 m! K$ ~- B
; g2 G5 O7 v9 O! E( ]) D不能达济天下,最起码也能明智保身吧。/ h! Y- s6 f/ d) _
/ @! U( J3 ~# q9 V! y$ a0 {1 D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时事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一直要审时度势,见机行事。/ J3 j V. d/ U0 A$ m
6 X- V6 ~5 d, n4 K" i3 r: z什么叫当机立断,就是因为没有时间可以拖延,想做马上就要行动,否则悔已晚矣。
0 c, Z- {/ g! Z1 h
2 b: ]1 t, B4 ~: x很多事情是讲时机的,过去说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了。
4 }' l$ U0 F% Y$ q
, m7 E9 r- S, A& r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不种,后面再种就来不及了,就没有了秋收了。
7 Q+ ?, E2 ]5 N+ B n+ K! \3 o/ L U$ J4 e, C' L* Z
比如小孩子学习舞蹈也是,小时候身体软,容易出功夫,大了再学筋骨就很难拉开了,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很吃力了。( c4 T) }1 Q$ W. c* d
0 v! B( {; S$ L( a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0 W. t3 R# q4 w: A5 ^
! h$ U. L: l% m# \4 u9 p看到《资治通鉴》中陈咸说: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觉的讲的很有道理。
, D* Y1 A5 N5 F- O: h; v$ }- V* ] }, J% ^5 ~$ E, w, n4 b
农事,错过一春,那可能就是错过了一年。
) \; x/ a% i/ a& F: G' V' [. L" q, E& K
5 p& x+ J0 h7 ^% K人生的路,错过一步,那可能就会错过一生,是谓,一步错,步步错。
, _- ^8 q6 W+ ?( F' S# k3 u
8 `% n5 a- |) e, R$ `8 I* k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a: _; Y0 c
7 o+ ?; d. Q1 Y, O2 [
但愿人人都能审时度势,把握时机,见几而作,
& j8 Y8 Q5 D8 I' k* S* H6 }. v& p6 @- t2 p+ Q
都能够达成自己的宿愿,
( K T- U9 I8 {2 a& A& b; y' b- u& H c* |% R
都能够有一个幸福的未来。1 U: B: m6 R% [; T, h6 A" a. y
; D7 H- ?/ e* P6 `* s; ?9 t- F4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