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阳市疾控中心 于 2025-4-30 09:47 编辑
市民您好: 关于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血吸虫病的危害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日本血吸虫(简称血吸虫)寄生引起的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人主要通过接触被血吸虫幼虫(尾蚴)污染的水源而感染。感染血吸虫初期以发热、腹痛为主要症状,常易被误诊为感冒而延误治疗,进而进展为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最终导致肝硬化、腹水,严重者可致死亡。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血吸虫的幼虫必须在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才能感染人和哺乳动物。因此,有钉螺分布的地区易发生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丹阳市历史上属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曾有钉螺面积1050万平方公里,病人4.8万余人。史料记载,1962年6月,皇塘公社丁桥大队群众到镇江金山滩采粽叶,导致血吸虫病急性感染52例;1964年4月,荆林公社群众在华甸大队境内九曲河里摸河蚌,导致血吸虫病急性感染22例;新桥镇和界牌镇因濒临长江,群众普遍感染血吸虫病,导致征兵青年体检无一人合格,造成了“十年无一兵”的结果。血吸虫病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大疾病之一,治疗费用高昂,往往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开展药物灭螺的重要性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消灭了钉螺,就可终止血吸虫病的传播,因此钉螺控制一直都是血吸虫病防控的重要措施和环节。我市地处长江下游,气候温暖湿润,境内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广泛存在。2024年,全市有9个乡镇46个村有钉螺分布,钉螺残存面积仍有74.15万平方米。如不加以控制,钉螺分布会加剧扩散,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 春季是钉螺繁殖的季节,也是灭螺的最佳时机。根据江苏省、镇江市的统一部署,每年春季要开展螺情监测和控制工作。通过螺情监测掌握全市钉螺分布情况,并根据螺情监测结果科学制定全市灭螺方案,压缩钉螺面积,降低血吸虫病感染和传播风险。消灭钉螺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我国常用的是药物灭螺,使用的药物名为氯硝柳胺,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螺药剂。由于其能在水中迅速降解,在环境中不易蓄积,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的化学灭螺药剂。 三、健康提醒 根据我省关于切实做好急性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严禁在有钉螺孳生的河道下水游泳、戏水、捕鱼、捉虾等。如您近期有上述行为,且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近至当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进行免费的血吸虫病筛查。 如有疑问请咨询丹阳市疾控中心,联系电话:0511-86560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