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像
季子(前576年—前485年),春秋时期吴国贵族,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吴王寿梦第四子,世称公子札、吴季子、季子。被封于延陵(今江苏丹阳一带),号“延陵季子”。季子守礼谦让,曾三让王位,高风亮节,更以诚信著称。
贡祖文(1103年-1182年),字仁德,追谥文宪,原籍河南。靖康时,金人侵犯中原,与挚友岳飞等仗剑从军。公元1142年,岳飞受秦桧的陷害,贡祖文为保忠良之后,救下岳飞三子岳霖,并以年老体弱为由,辞官隐居于丹阳柳茹。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即位,岳飞冤案得到昭雪,后岳霖第三子岳珂任丹阳县令,为感激贡祖文的恩德,岳氏宗谱将贡文宪与岳武穆并列,永志不忘。
明 董其昌 《延陵村图》
此图以鸟瞰的角度取景,描绘延陵村的整体风貌。构图内容丰富,运用山势的转折、峰峦的呼应以及烟云的空间留白营造出广阔辽远的空间,表现出延陵村的地理风貌。
明 董其昌 《延陵村图》 局部
本幅自题:“延陵村在茅山之东,有张从申碑。从申,唐大历时司直。赵子固称其书品在李北海之右。玄靖天师碑与延陵季子此碑皆在华阳,笔法类徐浩三藏法师碑。延陵碑萧定作也。略曰‘听乐辩刊国之兴亡,审贤知世数之存没,挂剑示不言之信,避国保无欲之贞,玄风可想,至德如存云’。旁有四贤,以祀董永、韦昭、王素与季子而四。癸亥二月,画于丹阳舟中,因命之延陵村图并书此。董玄宰。”钤印“董其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延陵季子墓碑拓片
民国时期 延陵镇地图
民国时期 丹阳县延陵镇中心国民学校 校钟
1939年1月,丹阳民众代表在延陵柳茹慰问新四军将士。
1942年12月,为粉碎日伪的金融封锁,新四军江南财经局在丹阳延陵镇开设惠农银行,并发行惠农币。
延陵惠农银行旧址
抗战时期 延陵公记 代用币(贰角)
1948年 丹阳县延陵区营造同业公会 证章
1949年 丹阳县九里乡中心国民学校 聘书
上世纪五十年代 延陵区人民政府 证章
上世纪五十年代 丹阳延陵中心小学 校徽
上世纪五十年代 丹阳延陵中学 校徽
1978年 丹阳县延陵杭甲小学 毕业证书
1984年,中共丹阳县委员会、丹阳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延陵战斗胜利45周年,建立“延陵战斗纪念碑”,由开国中将王必成题写碑铭。
上世纪八十年代 建亭保护的延陵季子墓碑
上世纪九十年代 季河桥
上世纪九十年代 延陵柳茹村 眭氏节孝坊
来源:路边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