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1 B( q3 C5 A* g# O* h4 v- b+ h" w- U# a
/ h% ~! \5 l3 T+ z我家宝贝都一岁半了还走不稳,是不是有问题
: T8 |1 T$ w1 v8 M0 f8 {; C( Q…宝宝身高的“疯长期”在哪,怎么做能让宝宝将来个儿更高?
* P0 Y' h- @( I1 B. N…宝宝体重的“疯长期”在哪,怎么做既不会养出想胖堆儿,又能确保宝宝的营养够?
7 Q& Z9 K& I' h, }) A…宝宝的智商有没有“疯长期”,怎么做能让宝宝更聪明?
/ y( [2 i+ {( @…不同月龄的宝宝该有哪些标志性发育,怎样做能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些“疯长期”?
3 @) c* ~1 c5 Z; j* @* s- l
/ Y2 P) D. t s6 J. }" M身高“疯长期”
奠定宝宝一生的高度
. }+ T! H7 i1 S4 N+ k/ }$ G
多数宝宝出生时身长在50厘米左右,出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大约会长25厘米左右,
是宝宝身高的第一次疯长期。这一年,妈妈做到这些,将为宝宝以后的“大高个儿”打
下好基础。
9 F% u4 a) h& I0 y7 ^( x1 B
促使身体长高的是大脑分泌的一种生长激素,它只在宝宝深度睡眠后才会分泌。每天
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生长激素才会分泌更好,帮助宝宝长大个儿。
. k5 Y# _1 d) E1 b# A3 i/ p; _4 }& P* {
晚上睡觉别开小夜灯,小夜灯会影响褪黑素分泌,褪黑素减少分泌会不利于宝宝进入
深度睡眠状态,间接妨碍生长激素的分泌,不利于宝宝长高。
5 u9 u( _. w" ]% \1 b! g
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其中的钙含量都是可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如果宝宝没有挑
食、偏食的毛病,坚持喝奶、晒太阳,基本上就不需要额外的补钙。补钙过量还会使
孩子的骨骺加速钙化,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最终身高。
# `# k2 d& } }3 L, n
除了极端天气,比如大风、下雨、雾霾,不管是冬天冷,还是夏天热,都应该每天带
宝宝外出活动至少20分钟,晒太阳尤其关键,能促进宝宝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
骨骼对钙的吸收。另外,适量的运动会可以刺激宝宝的身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骨骼
发育!
5 p" Y) Y0 e, s$ |$ x" _" P很多新手爸妈会人手一份这个表,恨不得每天都对着表看宝宝的身高在哪个水平,但
很多爸妈都看错了!
; v+ E) R, t6 h1 J) s
9 n. F& X7 Y! n& Y2 R. J) T5 v8 Z* y6 O( b2 v% S
/ A6 d4 r8 \: T3 ~! a这两个表,正确的参照方法是这样的:
3 I( q9 m' T8 l" X) I
表最下面的一条曲线为3%,意思是有3%的婴幼儿低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发育
迟缓;
; Y' G, y) I- |# c) u, `
最上面的一条曲线为97%,意思是有3%的婴幼儿高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过速;
中间的一条曲线为50%,很多宝妈误以为宝宝的身高,至少要在50%上才放心,但并
不是!只有两种情况需要引起家长关注,或去咨询医生:
8 `/ v* j2 c2 \" ?( L! n# Y( ~
第一,身高发育在97%以上,或3%以下时,说明宝宝可能存在发育迟缓或过速,最好
带宝宝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 Q1 [6 u0 z# Y: r5 v# n
第二,如果宝宝之前都发育的很好(在3%-97%之间),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减缓或增
加。比如宝宝一直在50%,最近突然掉到25%,就需要爸妈注意了,要回想一下最近
宝宝的饮食、睡眠是不是不太好,导致了宝宝身高发育的降低。突然增高也一样需要
爸妈格外关注,及时找到原因,调整养育方式,或者去咨询医生。
I* o+ [& D2 u也不用太焦虑
3 @; [" A& I$ A8 |. i. ]9 g, R- k
2 j" ]# J! z* g* s
2 c- e6 [: G8 \( B$ u8 l1 b+ {
体重“疯长期”
拒绝养出小胖墩儿
% W5 g' U5 G3 C8 Z, d1 |& O$ a
宝宝体重的增长,也许并不像身高增长那样受到爸妈们的关注,但它却能看出宝宝的营养
1 L, y3 M2 ]+ V7 B4 W
状况,比如体重过重,可能提示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体重过轻,通常是营养不良,
都需要爸妈及时调整宝宝的喂养。宝宝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3千克,1岁内是宝宝体
重增长最快“疯长期”。1-2岁内,体重平均增长2.5千克。
' x t* _: n0 B5 J6 U4 Z
和宝宝身高曲线比照方法一样,妈妈定期记录宝宝的体重变化,若体重超过最上面那条线,
就是超标了。在最上面和最下面两条线之间都属于正常。低于最下面那条线说明体重增长
缓慢,需要调整宝宝喂养或去咨询医生。
! O: x4 t. M2 y/ ^
现在的宝宝,基本上很少有营养不良、体重过低的状况,反倒是营养过剩、体重过重的宝
宝特别多。但宝宝体重超标,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等问题,进而出现佝偻病,较大儿
童导致抽筋等缺钙表现,而且会增加成年后换慢性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的几率。不
想宝宝体重超标,家长要注意:
# |& q7 w: x( S" d5 L* G# e5 W6 U& k# c
用奶瓶比直接母乳要喝得轻松不费力,往往会喝得比较快,而且妈妈总想让宝宝把奶瓶里
的奶都喝光才好,即便宝宝已经喝饱了,也难免被迫“干杯”。所以,只要宝宝不再吃了,
剩下的奶也别逼宝宝喝光。
母乳中含有大量好的菌种,吃母乳的宝宝一般都不会太胖。如果因为某些缘故,宝宝
只能喝配方奶,就一定要注意奶量不要过量,或奶粉冲调过稠。
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宝宝吃的不够,会影响身体的发育。即便宝宝已经吃饱了,也还是
要追着喂几口。尤其是姥姥、奶奶觉得宝宝只有胖胖的才是健康,但其实吃的过多很
可能对宝宝的生长激素分泌不利,不仅会让宝宝长不高,而且长大后更容易变成大胖
子。
" D* N- v6 Q4 q! A4 Q) \
宝宝出生时,脑重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5%;而宝宝3岁时,脑重就已经相当于成人脑
重的85%了,这说明0-3岁,是宝宝大脑的快速生长期!在宝宝大脑发育的“疯长期”,
家长这样做,将来宝宝更聪明:
2岁内,尽可能久的母乳喂养
DHA对小孩大脑发育是非常关键的营养素,而DHA是无法自身合成的,需要从食物中
摄取,母乳是宝宝最好的DHA来源,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母子之间的皮肤接触、目光
交流,母亲的爱抚和哺乳前后的语言交流等都有利于婴儿的感观知觉和神经元发育。
如果母乳不足的话,就需要配方奶粉中含DHA或者单独补充DHA。
宝宝有了安全感,大脑才有能力去发学习、去探索、去发育智力;宝宝没有安全感,
大脑就会不遗余力的去不断寻找安全感,忽略其他发展。
而3岁内,宝宝的安全感完全来源于父母,包括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对宝宝需求的及
时回应、父母的认可,以及父母的情绪平和,和夫妻关系的融洽。想让宝宝更聪明的
父母,就要努力做到这些。
% k, B& R9 |' W4 G2 ^4 `$ o# Q
爱笑的宝宝长大后多较聪明。犯了错被父母训斥、吃饭慢被父母催促等时常处于不高
兴、爱生气的宝宝,目光更呆滞、反应更迟钝。而那些父母多与宝宝接触,并用欢乐
的表情、语言以及玩具等激发宝宝的快乐情绪,促使其早笑、多笑,能够促进宝宝的
大脑发育。
宝宝接触到不同的新鲜事物,大脑突触会被刺激,促进脑发育。多跟宝宝互动,多带
ta去外面看看走走,多摸多感受不同的事物……都是在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而手和
口,分布于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最多,多和宝宝说话、开心的和宝宝玩一些手部游戏,
更能刺激宝宝的脑发育。
宝宝从出生开始,几乎每个月都会“长本事”。不同月龄的宝宝,在大运动发育上都会
有一些标志性动作:
, c3 c0 R* f5 \8 C% A" d8 V
针对不同月龄宝宝的大运动发育特征,家长可以这样做:
9 T1 r9 G1 y$ j' l
趴非常重要!是宝宝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动作,是宝宝所有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起点
。满月起,就开始让宝宝趴着,有助于宝宝练习抬头,同时锻炼到宝宝的颈部肌肉、
到背部肌肉、到腰部肌肉,为之后的翻身和坐做准备。
0 U% V# X9 d$ x- W
我们可以用一个小红球,在距离宝宝眼睛越30厘米处左右移动,来引导宝宝转头;或
者通过躲猫猫的方式来吸引宝宝转头。
+ j) B% @6 B9 B$ h5 p
用宝宝喜欢的玩具,在一层逗引宝宝抓够、翻身,如果宝宝能稍稍翻起,但不能完全
翻过来,可以轻推宝宝助力。即便还是翻不过来,也不必勉强,可以经常这样引导宝
宝学翻身。
T- Z5 g9 h2 U6 n/ }
宝宝仰卧于床上时,大人握住幼儿的手,将其拉坐起来。大人切忌过度用力,要让宝
宝自己用力坐起来。
% N: H9 j: g# O9 I/ X6 t
将宝宝放在有靠背的沙发或者椅子上,让其练习靠坐,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撑,支
撑力量要逐渐减少,训练时间为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
& c0 i' G6 u* T5 ?, ]
独坐是在靠坐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幼儿靠坐较稳时,可慢慢抽离其支撑物,切记不可
突然抽离。
* f% Z' ~& |& m1 N3 a
家长可以用一只手抵住幼儿脚底,另一只手提起幼儿腹部,使其不断往前爬行。为手
膝爬做准备。
5 v+ \& j- Y$ _6 x
此时的爬行训练要尽量让孩子的腹部离开床面,可以用一些玩具引诱幼儿爬行。在训
练时,还可以用毛巾提起腹部,练习手膝的支撑力。
/ n: L( v" D' p2 M5 Y" H
我们还要继续帮助孩子爬。因为爬行是大脑综合能力的训练,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非常
重要。
7 v" A6 U) M) o/ A$ k; g# \& ]
坐在宝宝对面,双手伸出,让宝宝拉住自己的双手站起来。这时候家长要注意,切勿
用力拉扯幼儿,让孩子自己发力。
# x: y# {/ T, O1 \ r" V# M3 n6 q% U
11个月的宝宝具有熟练的爬行技能和极强的攀高欲望,家长可以把家里的被子堆的高
一些,让孩子爬行,宝宝应该会十分开心。
3 A% D( H: o. k4 u$ C" E- e x( S
这时的宝宝开始可以自父母之间学着走,因为父母可以随时搀扶,慢慢的,父母要放
开手让孩子独立行走几步,还可以用拖拉玩具的方式可以增加独走的兴趣。
/ k/ y* m5 |2 u5 V' g
给孩子一个很轻巧的球,教他举手过肩用力将球抛出,反复练习,直至能向前方抛球
,以锻炼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
- z, J# d \" a. N
家长可以先跑步,让孩子跟着学。慢慢地,你可以跑在前面,呼唤孩子在后面跟上。
6 f1 B/ y" l- B8 x" @. t, V
18-21个月,走S形曲线
家长可以用粉笔在地上划一个大约10米长的“S”曲线,让孩子跟着曲线从头走到尾,
如此往复,可以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0 v2 C0 s7 G5 R: @+ @6 _4 Q
踢球是一项能同时锻炼四肢和大脑的游戏。准备一个软点的球,和宝贝一人站一边,
相互踢给对方。
宝宝的精细运动发育也和大运动发育类似,每个月都会有不同的精细。妈妈可以根据
不同月龄宝宝的发育特征,有引导的给宝宝一些练习:
& b% V! V7 N6 M1 T
让宝宝能自由地挥动拳头,用手直接接触空气,和各种材质的物体,有利于早期触感
发育。
2 ~5 W3 Z; ]# S. k
常抚摩宝宝双手,促进抓握反射,选择细手柄的摇铃,放入婴儿的手心,婴儿会马上
抓住小棒,也可以让婴儿学习抓住父母的手指。
! s; x5 M8 D- T' f ?- V
可以在他看得见的地方悬吊带响玩具、缓慢旋转的音乐床铃,扶着他的手去够取、抓
握、拍打。
% K) F& S7 W1 X# x/ W' S, D
很多书里都有一种“响纸”,宝宝一捏到它就会哗啦哗啦的响,或者找一些像塑料纸
那样,一揉捏就容易出声的纸张,放在孩子面前,再引导它用手摆弄,训练宝宝抓捏
的动作。
, @' @) n }7 q" A( }: `$ I
玩玩具时有意识地连续向一只手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让宝宝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
手传到另一只手。反复练习,宝宝就会飞跃到“玩具倒手”。
4 U3 ^9 q/ b$ r- P
训练宝宝双手玩玩具,并能够对击。比如两只手分别拿2块积木,鼓励宝宝完成积木的
碰撞。选择各种质地的玩具,让孩子对击各种声音,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
发展。
( N8 f0 x5 M0 g6 O
宝宝进入手的敏感期,会用食指抠小洞洞。要尽可能让宝宝多抠,以进一步锻炼食指的
灵活性。用指拨玩具可以让宝宝的食指发挥最大的功能,可用食指拨转盘、拨球滚动左
右、按键等。
( p+ J% ?6 L/ X2 z
玩多种玩具,训练他有意识地将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长可给予示范,
让其模仿,并反复地用语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由握紧到放手使手的动
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脑协调又进了一步。
M/ r2 o" X+ w. K( l2 a& y( b2 L+ F
用适合小宝宝用的书(耐撕、大开本),边讲边帮助他自己翻着看,最后让他自己独立
翻书,锻炼宝宝大脑对手指精细动作的控制,和手部群的发育。
- J4 x- L- M. Y0 P: K4 B# Y+ z
3~4块积木“搭高楼”,或排5~6块“接火车”,既锻炼了宝宝抓、拿、放的连续精准
动作,又增进了宝宝的空间感知能力。
5 Q. [. S& y9 P' b9 S
会用绳穿上几个珠子。孩子会将绳子穿入小孔内,但要在孔的另一侧将绳子提起,这个
动作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渐渐可加快速度,并提高准确性。是手—眼—脑协调训
练的好方法。
3 t; K0 J5 B$ M6 s2 J4 |
按大小顺序套上6~8层的套桶,能分辨一个比一个大的顺序,而且手的动作协调,能将
每一个套入,并且摆好。
4 K6 m+ Q- u" S2 g
用一图一物的美丽图片裁成4~6块,让孩子自己拼上。拼图能锻炼孩子从局部推及整体
的能力,又可练习手的敏捷准确能力。
2 n: k% j% K, R( f P8 ~
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发育情况也有个体差异,建议的这些练习,只是为了帮助宝宝
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更好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