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翼网
标题: 丹阳校园之最 [打印本页]
作者: 爱尔兰咖啡 时间: 2025-11-9 09:57
标题: 丹阳校园之最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丹阳鸣凤书院改设学堂,初名官立高等小学堂,这也是丹阳近代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小学,民国时期,更名为丹阳县第一高等小学校、又称“鸣凤小学”,后历经更名。1988年更名为丹阳市实验小学。
私立正则女子学校,为丹阳第一所接收女子就读的学校,民国元年(1912年),由吕凤子先生创办,初设小学及妇女补习,民国6年(1917年),增设初中部,民国九年(1920年),增设女子职业学校。正则,也是丹阳第一所教育集团化的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被拆分重组,并入了今天的丹阳师范学院和正则小学等多所学校。丹阳县第三高等小学校,初创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位于吕城,原为初等小学,民国四年(1915年),改为高等小学,更名丹阳县第三高等小学校,又称“吕城小学”,为丹阳地区乡镇第一所高等小学,民国七年(1918年),丹阳县立通俗教育馆创立,设图书、博物、讲演三部。民国十七年(1928年),丹阳县立通俗教育馆更名为丹阳县立民众教育馆,承担民众识字、科普、文艺活动等主要功能,下设图书室、文艺社团、民众学校等机构。解放后,人民政府改组民众教育馆,更名为丹阳县人民文化馆。1951年,更名为丹阳县文化馆。现名丹阳市文化馆,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民国12年(1923年)秋,皇塘荆氏创办私立吴塘初级中学。解放后,学校改为公办,后历经数次更名,2017年,更名为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
丹阳第一所设立党支部的学校---丹阳县第二高等小学校丹阳县第二高等小学校,又称城西小学,初创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原为初等小学,民国2年(1913年),改为高等小学,民国14年(1925年),学校青年教师戴盆天、夏霖、钱正表、吴起文与进步商人黄竞西由恽代英、侯绍裘、刘重民等分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之在校园内建立最早的中共丹阳支部。学校历经更名,成为了后来的丹阳市西门小学。如今,学校已撤销,并入丹阳市正则小学。民国14年(1925年)秋,由吕凤子、林立山、韩笔海、陈湘圃等创办。初名丹阳县立初级中学,自此,丹阳有了第一所公立中学。后经数次更名。2003年,为纪念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此执教,学校更名为吕叔湘中学。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吕凤子在重庆璧山创办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吕凤子率师生迁校丹阳,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成为了丹阳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府,也是当时全国著名的艺术类学府。解放后,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改为公办,部分专业参与组建了今天的苏州大学和扬州大学,留丹部分发展成了今天的丹阳师范学院。民国三十年(1941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创建于四川青木关。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迁址丹阳,成为了丹阳第一所高级中学,也是丹阳第一所完中。后经数次更名,发展成了今天的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为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民国37年(1948年)夏,为纪念丹阳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马相伯,在县城东河路创办丹阳县相伯初级农业技术学校(简称相伯农校)。解放后,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后丹徒谏壁农校并入,1953年,学校停办,学生分别并入镇江蚕桑学校、宜兴农校、句容农校、浒墅关蚕桑学校和南京农校。
解放初 丹阳县相伯初级农业技术学校 校徽
--------
丹阳第一所干部学校---丹阳县机关学校
1952年,为了提高机关干部文化素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丹阳创办机关学校。1954年7月,更名为丹阳县干部文化学校,原址西门,后迁址南门外。建校宗旨是提高工农干部的文化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
--------
丹阳第一所卫生学校---丹阳县卫生学校
丹阳县卫生学校,创办于1958年9月,原址在公园弄内,1959年迁至三板桥东,1961年扬中县卫生学校并入,1962年停办,1976年在人民医院西北角复办,1982年更名丹阳县卫生进修学校,1983年改名为镇江市丹阳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现已撤销。
上世纪五十年代 丹阳县卫生学校 校徽
--------
丹阳第一所体育学校---丹阳县云阳中学
丹阳县云阳中学,成立于1985年,又名丹阳县体育学校。2009年,与丹阳市云阳一小合并成立丹阳市云阳学校。多年来,学校除承担中小学教学外,向省队、国家队、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和体育生400多人,取得了省级以上冠军一百多项,获世界冠军十余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丹阳市云阳中学 校徽
--------
丹阳第一所老年学校---丹阳市老年大学
丹阳市老年大学,成立于1992年,秉承“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方针。为我市老年人提供了学习知识和丰富生活的社会平台。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丹阳市老年大学 校徽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1999年创办于南京,由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创办。2017年,迁址丹阳。成为了丹阳第一所本科类院校。
作者: 快乐一代 时间: 2025-11-9 10:18
这些都是值得收藏的
作者: ybyjly12587 时间: 2025-11-9 15:20
这就是校牌
作者: 叮咚872296237 时间: 2025-11-10 07:23
为什么民国时期出这么多人才。小丹阳也出了这么几位名人,反观现在呢?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民国时期教师工资是最高的超过了所有的岗位。
作者: 家娃子 时间: 2025-11-10 15:08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是佩戴勋章。
| 欢迎光临 丹阳翼网 (https://bbs.21230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