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翼网

标题: 从村口老槐树到行业大舞台——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必修课 [打印本页]

作者: yuyuyum    时间: 2025-8-26 15:25
标题: 从村口老槐树到行业大舞台——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必修课
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张会计总爱戴着老花镜,在村委会的旧账本上写写画画。谁家要盖房贷款、村集体分红计算,都得靠他那一手打算盘的绝活。后来才知道,老人家是全县最早的一批会计师职称获得者。如今在省城工作的表姐告诉我,她公司最近评项目经理,那些有职称的同事不仅工资高半级,还能参与高铁站这样的重点项目设计。这让我忽然明白,职称就像新时代的"手艺认证",只不过考验的不再是打算盘,而是驾驭5G基站调试、智慧农业系统设计的硬本领。
一、乡土根脉里的技术基因上周回老家,发现村口的变压器装上了智能监测终端,王电工正用手机APP查看负荷曲线。他感慨道:"现在修电路不像过去,既要懂传统电工,还得会看物联网数据。"这恰恰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变革:
就像我二叔常说的:"土里刨食也要刨出新花样。"职称评审,正是给这些"新农人"技术能力盖个红章。
二、在城乡之间架起能力阶梯论坛里的小林给我算过一笔账:他在开发区工厂负责自动化改造,中级职称每月多拿800元补贴,更重要的是能接触到德国进口的工业机器人调试。而他的同学阿强,凭借高级工程师资格,被县里聘为智慧园区建设顾问,直接参与政府招标文件编制。这些故事告诉我们:
记得论坛技术版块的老周分享过,他在准备职称论文时整理的《农村电网智能化改造案例》,后来成了县供电公司的培训教材。
三、成长路上的"乡亲互助"上个月论坛聚会,大家自发成立了"技术成长互助组",已经做了三件事:
就像当年村里互相帮工插秧,现在我们也需要这样的"技术帮工"。下个月计划邀请市里电子协会的专家来做客,重点聊聊:
四、给乡亲们的三条实在建议最后想说,职称不是目的,而是让我们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既能守住乡土情怀,又具备技术话语力的那根平衡木。就像村口老槐树,根扎得深,枝叶才能向着阳光生长


作者: adijie    时间: 2025-8-26 16:00
文章讲述职称重要性,从乡土到城乡,还提及互助组及后续专家交流计划。




欢迎光临 丹阳翼网 (https://bbs.21230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