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家居 手机版
一進一退当三思
查看: 13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一進一退当三思 [复制链接]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5-8 09: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
一進一退当三思: T% i  h# E/ C* P8 X, U2 e

0 q8 \5 i. u# Z北周宇文护权倾朝野,拥立宇文觉建立北周;三年内连杀三帝。
& d& d& B( l6 g, D5 d
* u) o* ^, e( c# I/ b- Z0 m2 v) a大夫庾季才劝他说:“公宜归政天子,请老私门。此则享期颐之寿,受旦、召之美,子孙常为籓屏。不然,非复所知。”6 n- Z+ O( J9 K; B8 V3 }( A
7 O, e: ^) q, f% K; D+ B3 e
就是告诉宇文护要早日隐退,这样可以安享晚年,有周公、召公护佑周成王的美誉,子孙也可以富贵长久。
$ `; Z4 y% h% h1 s. ^# a; A5 c" Q, k. {$ c
否则的话,后果就难以设想了。" @( D8 w$ |/ j% v. n! L8 q
9 s. a# p* O' t2 M* e' I
侯龙恩为宇文护所亲,其堂弟侯龙植看到了宗族的危险,让侯龙恩劝说宇文护早日还政于帝。侯龙恩没有当回事。5 z! t3 R, \; k4 I1 O% x* E
+ R$ C+ c3 k0 _! p/ A; Q' P3 M
后来侯龙植又对宇文护说:“公以骨肉之亲,当社稷之寄,愿推诚王室,拟迹伊、周,则率土幸甚!”
. s2 L" k, B4 P
5 W! I. |, S% @9 c7 |3 G3 t侯龙植看到了宇文护的危险处境,也看到自己的宗族也会因为他而被牵连,所以一再劝说宇文护要象周公和伊尹一样退避高位。
% w) B6 x3 C8 j( A, `
+ m# E( Q: x6 u+ I" D忠言逆耳,出事前总会有一些征兆或者良言相劝,但是在被万人簇拥的荣华富贵面前,人是很难去静心思考的,不去想一想,一旦失势,面临的就是灭顶之灾,再想过着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也不可能了。! N8 [3 y* i/ G+ e

# G* `9 R" T6 i3 M就象李斯临死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3 i; \) B$ t5 u; \
3 Z, p6 ~* ~5 n; N7 f. P# W
果然,宇文护被除,几乎是满门抄斩。侯龙恩当然不能幸免。而侯龙植因为進忠言,特免其子孙。
% C" ?0 g2 S( \/ i4 H" ?/ P& q  {1 u
: l& M* r4 H9 v  }* O侯龙植真正的是为了宗族的考虑,说了逆耳的忠言,但最终他的子孙得以幸免。所以,做什么事情都不会白做,也都是为自己做的。6 P) j& W- [! G' m6 I. ?! y

' c5 H; _; L: u; t8 t9 i宇文邕查看宇文护的往来书信,有假托符命妄造异谋者,皆坐诛;唯得庾季才书两纸,盛言宜返政归权,帝赐季才粟三百石,帛二百段,迁太中大夫。
- ]) U. L8 L  C3 e" ]1 \" c9 r$ D' m: Z! D( n0 i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W  T4 d; n$ H" C
1 J7 @! V$ G5 z2 Q4 a# }那些巴结奉承宇文护的人,写了恭维拥护的话的人都被处死了。  X- _/ ^! d4 u% F! i% F9 C

+ X: M0 I5 d; T/ q% s只有庾季才因为忠谏而得以善终和褒奖。' ^( d* x' Q0 n, J& X( d
9 y! t6 c% l2 [/ l* K3 N
其实如果宇文护要听了庾季才的话,那就一样可以长久的享受荣华富贵。
" S  U. ^# R, |; l6 W# K' L6 K- K6 i. O9 ]- n+ c- M! R3 R
人做什么、说什么造成的后果,有一天终究会回到自己这儿来,或者这个家族中来。所以过去讲要为子孙积德。就象范仲淹说的给子孙留钱留田不如留德。
- b4 R  f- }* t+ l: f) Y, K9 \0 F8 [
庾季才、侯龙植都不会去阿谀奉承,都是在为了别人好,也是为了自己好,说了让别听了逆耳的话,但是那是真正的对别人好。
! a7 n5 b5 t* N4 a+ r( g6 c; h) x
虽然别人听不進去,但是也尽心尽力,不能力挽狂澜,但也可以独善其身。# ^9 c2 `1 W: D9 G; n
9 F/ h( l0 B' l# ~$ B# v
一个善念、一句善言,给自己也给子孙留下了善果。
+ X4 E8 b  x5 H) D, c5 A7 U. h5 z8 `% o" I4 O, i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果然是真是不虚的!  k3 u6 X+ _6 i+ Q: K
# u( L6 g1 `# _. @/ u3 L
仔细去品味,人做什么最终都是给自己做的,焉能不慎?  l" O, Z0 v$ h& i, @2 \9 ^( G
7 V" z, r- _) u! t- ^- t9 E

/ v$ b/ f& g5 d2 x7 F, i# q

006X9lIbly1i16upd5ve6j30rp0gndob.jpg (90.76 KB, 下载次数: 19)

006X9lIbly1i16upd5ve6j30rp0gndob.jpg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25-5-8 10: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
这段故事寓意深刻啊,忠言善举留善果,行事还得慎之又慎!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处理|手机版|帮助中心|法律顾问(丁律师13706106116)|

客服:0511-86588000 广告部:0511-86580666 15605290000 微信:dyhuajun QQ:6078942 技术:18006100669

丹阳翼网 ( 苏ICP备05003134号 经营性ICP证:苏B2-2014021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172号

GMT+8, 2025-5-24 08:24 , Processed in 0.11188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系统支持: Discuz! X3.2

柯本光学

互联网电子公告专项批文号:苏通【2009】312号

版权所有:丹阳翼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