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丹阳城内有自行车的人还是很少的,当时被称为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是代表富有或有身份的人才能享有。笔者还记得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情景,那时在县中读书,几个同学凑足六分钱,就到体育场对面的车行租车,半小时六分钱,大家你扶我,我扶你学骑车,就这样用不了几次,也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当时,丹阳城内的自行车不多,修理自行车的车行更不多,最早的要数体育场对面的车行,另外还有几家车行是和平桥车行、白云街车行、南门轮船码头处车行、老汽车站及火车站等地的车行。当时的车行不允许私人经营,都属于集体性质,城内属城镇,城外的叫城东车行、车站大队车行。车行除了修自行车外,还修理小板车、三轮车等运输工具。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丹阳城镇开办自行车前叉厂,将城内各车行的主要骨干力量调入厂内,因此,集体办车行基本消失,而个体修车铺由此便不断增加。
欢迎光临 丹阳翼网 (https://bbs.21230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