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墅隶属曲阿街道,位于祈钦行政村,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宋云阳刘氏第十世孙于夏季在此建造屋舍,好房屋时称“墅”,又因在夏季建造,故名“夏墅”。
村庄内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包括尹氏、刘氏老宅数十间,以及新建的尹氏宗祠。此外,还有千年古井南斗井和北斗井,以及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大同寺。据《至顺镇江志》卷二记载,元代属上德乡管辖。村内现存大同古寺、尹氏宗祠等传统建筑21处,大同古寺始建于西晋时期,尹氏宅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
在夏墅村村口,一块古色古香的木质牌坊分外引人注目。走进村庄,迎面而来的是一面又一面的文化墙,诸多传统美德、家风古训跃然于墙上,走在村中像是走在一幅古代画卷之中。
宗祠共建房15间,前后分成3进。中厅正中上方悬挂红底金字竖匾一块,内容为南宋孝宗皇帝敕封尹氏南渡始祖和靖公为礼部尚书的诏书,其下是和靖公神座。
历史长河之中,尹氏宗祠历经了多番风雨,据尹氏后人尹强江介绍,在十几年前,宗祠就已经倒塌了一部分。
2018年,村里决定对尹氏宗祠进行新建改造,历时两年,如今的宗祠已经是全新的两间屋子。当初宗祠的物件也尽可能地保留下来,宗祠门口的门当,便是具有700多年历史的老物件,门栓槽、插板印记都在这一对门当上,依稀可见。“三畏堂”的牌匾也悬挂在了宗祠之上,将当年“不畏自己、不畏皇权、不畏金兵”的尹氏家族精神传承给后代。
宗祠旁的建筑,门上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透过虚掩的木门,能看到院内每间屋子。
这座始建于明代的老宅由于年代久远,原先的四间房屋中已经倒塌了两间,目前正在修复中。
除了尹氏宗祠的新建改造,近两年,夏墅村还对村庄现存的古建筑进行了维修,尽可能地保持建筑原貌,保护村里这笔不可复制的历史产物。青墙黛瓦、玉兰花开,行走在夏墅村,扑面而来的除了春天的气息,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韵味。
时光流转弹指间,夏墅村这座百年古村落,在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成为夏墅村民的乡愁,更承载着丹阳历史发展的村庄记忆。
欢迎光临 丹阳翼网 (https://bbs.21230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