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迎马灯,家家喜盈门;马首生辉映,年年保丰登。”2月12日晚,丹阳市皇塘镇锣鼓喧天、灯火如昼,一场别开生面的“马灯阵舞非遗展演”在皇塘镇文体广场火热上演。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场融合民俗风情的传统舞蹈表演,以奔腾的“马灯”与铿锵的鼓点,为元宵佳节注入千年文化韵味,吸引近千名群众驻足喝彩。
战马奔腾闹元宵 非遗技艺展新姿
2月12日晚7时许,随着三声震天铳响,4名骑着“红马”的“骑手”跃入广场中央。表演者将布马扎于腰间作骑马状,以马步腾跃模拟战马嘶鸣。演员们扮相精彩,“引路长者”高举莲花灯,“济公”手持蒲叶破扇,“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逗得沿途观众哈哈大笑。队伍时而“一字长蛇”疾行,时而“双龙阵”迂回穿插,配合铜锣、战鼓的激昂节奏,演出精彩纷呈,现场掌声雷动。
据非遗传承人唐阿龙介绍,马灯阵舞可追溯至唐代,历经近千年演变扎根江南民间,形成“梅花阵”“提篮阵”等8种阵型。该项目于2011年被江苏省文化厅公布为第三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名录。
老中青三代同台 非遗传承迸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马灯阵舞”队伍中既有78岁的老艺人陈志昌,也有“10后”初一学生许嘉琪。许嘉琪说:“小时候看爷爷跳马灯只觉得热闹,现在自己参与才发现每个动作都有讲究。寒假跟着老师傅学‘走步’,希望毕业后能组建青年马灯队。”
为破解传承断层难题,皇塘镇文体中心计划采取“非遗进校园”与“文艺骨干选拔”双轨并行的策略:一方面在中小学开设马灯阵舞兴趣班,定期组织传承人授课;另一方面从镇文艺演出队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队伍,让古老技艺焕发青春风采。
科技赋能非遗 千年技艺破圈新生
本次展演首次引入数字化手段,由无人机全程航拍记录阵型变换,同时5G直播让外地民众同步观赏演出。此外,抖音、微视频等作为线上展演活动平台,助力非遗文化发展,让千年非遗真正“活”在当下。
马灯阵舞不仅是民俗“活化石”,更是凝聚乡情的精神纽带。夜幕下,流光马灯如星河蜿蜒,铿锵鼓点似历史回响,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正以昂扬之姿书写非遗传承的当代篇章。
来源:今日镇江
欢迎光临 丹阳翼网 (https://bbs.21230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