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肺部肿瘤堵塞支气管,重症肺癌患者吕大爷(化名)的指脉氧浓度一度跌至60%,生命岌岌可危。
关键时刻,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联合重症医学科,创新开展全市首例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呼吸介入四级手术,为老人缓解呼吸困难,为后续治疗赢得机会。
情况危急,肿瘤堵住“进气管”
今年62岁的吕大爷(化名)家住丹阳,4个月前,他因咳嗽、胸闷到当地医院做CT检查,发现左下肺门影增大,当即转至南京一家医院,被确诊为肺癌,接受了呼吸介入治疗。缓解症状后,吕大爷回丹阳接受了3个周期的化疗,后因病情仍有波动,他再次踏上就诊之路,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丁浩处就诊。
“这名患者肺鳞癌局部晚期,存在大气道不全堵塞,当天就被紧急收治入院。入院第二天清晨,该患者病情急转直下,血氧饱和度持续进行性下降。”丁浩介绍,医护人员发现异常后,根据救治需要,为吕大爷先后进行了高流量呼吸机及有创呼吸机通气治疗,但其血氧饱和度仍只能维持在60%-70%,仅为正常值的六七成,这种氧合状态,显然无法接受呼吸介入紧急手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吕大爷很快就会因为严重缺氧失去生命。
情况危急,到底如何为患者保命,是摆在各位医生面前的一道限时题。
丁浩立即联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杨宏峰,二人就吕大爷的整体病情进行紧急评估。根据老人之前的手术经历及近期胸部CT检查结果,医生初步判断是肿瘤气道内堵塞导致的急性左全肺不张,只要把“堵头”移除,就能解除“生命警报”。
专家认为,吕大爷当时属于重症肺癌但不是终末期肺癌,在ECMO的支持下,通过支气管镜清除病灶,缓解气道堵塞,是改善呼吸困难,挽救生命的最有效方法,而且未来结合肿瘤综合治疗仍有很大机会达到生存长久获益。
科室联合,ECMO支持下成功手术
人工肺又称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人工心肺机,主要用于重症心肺功能衰竭的抢救。准确来说,ECMO并非治疗方式,而是一种医疗手段支持,通过为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氧合与循环支持,减轻患者心肺负担,为医生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ECMO主要有两种模式:VV-ECMO通常用于呼吸衰竭,VA-ECMO则用于心脏衰竭。此次采用的是VV-ECMO,主要目的是为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保驾护航。
手术当天,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团队联合,先由杨宏峰率团队展开ECMO技术支持,置管、预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救治现场紧张有序,环环相扣。
在成功完成ECMO上机后,随着ECMO的顺利启动运转,吕大爷体内的血液被引出,经过人工膜肺氧合后变为鲜红的血液再输回身体。70%、80%、90%……短短两三分钟,老人的指脉氧得到了迅速改善,很快升至95%以上。
呼吸衰竭暂时缓解,等候在旁的丁浩团队迅速接手。术中,纤支镜发现肿瘤已由左肺下叶延伸至左支气管开口,立即给予分次圈套电切+活检钳钳夹+冷冻探头冻取,将气道肿瘤取出。
“考虑到ECMO支持需要使用抗凝药,患者后续存在出血风险,我们按照手术预案,在其左主支气管预置好封堵球囊,为术后出血做好止血准备。”术后复查床边胸片,肺不张得到明显缓解。3天后,老人成功撤除ECMO和呼吸机,险情暂得排除。
为了让吕大爷的后续治疗得到跟进,从ICU成功转出后,丁浩还贴心地安排了全院多学科会诊,制定了个体化诊疗方案,为延长患者生命提供可能。
多举促进,让更多患者看到救治希望
近些年,ECMO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但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在一些严重心肺功能损伤患者的救治中起到关键作用的ECMO,其适应症正在逐步扩大,甚至在重症肺癌救治过程中,也有一席之地。
与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的终末期肺癌有所不同的是,重症肺癌患者会出现一些可逆性急性并发症,比如气道狭窄或阻塞导致呼吸衰竭,再比如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出现免疫性肺炎等,虽然病情危急,但只要及时发现,在ECMO等技术的支持下,纠正可逆性因素,仍可能赢得一线治疗机会。
采访中,杨宏峰还透露了一个利好消息,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调整,原先ECMO的开机费用起步要10万元,现在已降至6万多元,医保参保患者也有一定报销比例。
来源:金山网
欢迎光临 丹阳翼网 (https://bbs.21230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